每日一膳|“十八羅漢齋”太複雜?教你一個家常版

飲食小知識:廣府齋菜(上)

現代人在大魚大肉後,時想吃點素的平衡一下,但傳統的齋菜口味偏清淡,所以講究飲食的廣府人花盡心思,在齋菜的材料和烹飪上下足功夫,務求另齋菜也能鮮香美味。

今天給大家介紹是廣府的“羅漢齋”。早在南宋時期的《萍洲可談》就提到“廣州飯僧設供,謂之羅漢齋” 。雖然當時的羅漢齋是用什麼材料、怎麼做的,不得而知,但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廣府人創造了創制素齋中最高上素——十八羅漢齋。它是由三菇六耳九筍組成,即為三菇(口蘑、草菇、冬菇)、六耳(榆耳、桂花耳、銀耳、木耳、石耳、黃耳)、九筍(蘆筍、風尾筍、冬筍、毛筍、吊絲筍、豬肚筍、甘筍、姜筍、菜筍)。

不過現代人工作繁忙難以這麼講究,所以懂得選用最當令的瓜菜搭配,再輔以巧手烹製、精心調味,家常版的羅漢齋依舊深受大家喜愛。

今日推薦——家常版羅漢齋

每日一膳|“十八羅漢齋”太複雜?教你一個家常版

材料:

香菇6只,腐竹150克,粉絲20克,幹黑木耳20克,金針菇30克,花生油、食鹽、胡椒粉、生抽、蠔油適量。

做法:

(1)所有食材清洗乾淨,清水泡發半小時。

(2)熱油起鍋,下切片的香菇爆香,再加入金針菇爆炒。

(3)最後加入腐竹、粉絲、黑木耳,待各種食材都炒香後,加入蠔油、食鹽、生抽、胡椒粉調味,然後加少許清水,蓋上鍋蓋,燜5分鐘即可。

每日一膳|“十八羅漢齋”太複雜?教你一個家常版

欄目特約養生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

專家點評:

家常版的羅漢齋雖然沒有十八羅漢齋這樣材料豐富,但是勝在材料容易準備,烹飪方便,可謂省時省力。中醫認為香菇、金針菇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但性味稍偏涼,因此配伍胡椒粉能調和其性味。而腐竹、粉絲均為豆製品,營養豐富,雖為素菜但完全滿足一家大小的營養和美味的需求。

本期值班醫師:

每日一膳|“十八羅漢齋”太複雜?教你一個家常版

原嘉民,主治醫師,醫學碩士。擅長運用中藥湯劑、膏方、食療等方法,調理各種偏頗體質狀態和亞健康狀態,例如:怕冷、失眠、疲勞、消化不良、便秘 、腎虛、容易上火(反覆口腔潰瘍、痤瘡)、容易感冒、容易腹瀉、容易咳嗽、兒童體質調理、孕前調理、產後調理等。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讓我們一起健康為樂,助人為樂!

【記者】嚴慧芳

【作者】 嚴慧芳

【來源】 每日一膳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