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哪有重來的機會?這句話,有的父母等了一輩子

世界上最可悲的事莫過於,父母在等孩子一聲感恩,而孩子在等父母一句道歉。


無論現在是十幾歲,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四十幾歲……你有沒有偶爾回想起過去的某一個時刻,那個讓你總是不時想起卻心懷遺憾的一刻。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你最想回到哪個時刻,跟你的孩子,或者跟你的父母就某一件讓你遺憾的事情,做一個完美的收尾。


夏天是一個做不完的夢

人生哪有重來的機會?這句話,有的父母等了一輩子


01.雞腿姑娘的童年


不久前,小編在b站上面看到一位up主講述自己小時候的不幸經歷。或許用不幸這個詞彙,顯得有些冰冷和不合時宜,我們姑且先不去給這段經歷下定義,先來聽小編講一講這位up主的經歷。


我們就叫這位up主為雞腿姑娘,至於為什麼叫雞腿姑娘,大家且先聽下去。雞腿姑娘家境殷實,上有兩位極其優秀乖巧的哥哥。照理說,上有兩位優秀的哥哥,作為幼女的雞腿姑娘應該備受寵愛,但現實往往沒道理可講。


媽媽

人生哪有重來的機會?這句話,有的父母等了一輩子


早年因為父母工作十分繁忙,雞腿姑娘只能跟著思想傳統的奶奶生活。雞腿姑娘的家庭像極了中國很大一部分的家庭,有著明顯的重男輕女的思想,當然奶奶也不可避免的不太喜歡雞腿姑娘。


奶奶思想傳統又十分節約,家庭還算不錯雞腿姑娘卻過著尚且溫飽的生活。雞腿姑娘患有先天皮膚病,為了省錢,奶奶能不帶她去醫院就不去,導致雞腿姑娘小時候皮膚病十分嚴重。


反反覆覆的皮膚病,不僅給雞腿姑娘留下了一輩子無法去除的印記,還有偶爾從白色校服上面浸透出來的皮膚破損的液體,招來了同學的語言暴力和排擠,以及之後多年的校園暴力。


雞腿姑娘奮力反抗,學校也多次介入,可是同學不接受她,父母看不見她……勢單力薄的她,反抗無效。


02.雞腿姑娘的遺憾


雞腿姑娘大一些了,父母的生意走上了正軌,她終於可以回到自己的家去生活。可是由於長期不在家,雞腿姑娘跟家人格格不入,父母甚至因為她的皮膚病而無比厭惡她,帶頭給她取侮辱性外號,常年把她關在家裡不準出門丟人。


她羨慕過哥哥滿屋子的樂高、遊戲、名牌,偷偷進去看過摸過,又被父母打罵著出來;她害怕一個人睡覺,希望媽媽能夠陪伴一下,換來的是媽媽的不耐煩,最後還被嚇的尿了褲子;她遭受校園暴力曾向爸媽尋求過保護,換來的是“性格古怪”、“不懂事”、“厭惡”、“轉學”……


人生哪有重來的機會?這句話,有的父母等了一輩子


跌跌撞撞,雞腿姑娘在自己堅持下,終於到了大學,可是與家人的關係依舊沒有緩和,橫亙中間的溝壑越來越深。一次放假後,雞腿姑娘開開心心回到不那麼溫暖,卻還是記掛的“家”裡,結果等來的卻是爸媽的黑臉。


之後,整整八年,雞腿姑娘都儘量不回家,就連過年也是如此。或許是爸媽年紀真的大了,偶爾也會主動來到雞腿姑娘租的房子裡看看她,爸爸也多次找雞腿姑娘談心,希望可以冰釋前嫌。媽媽也終於生平第一次把她從小心心念念卻吃不到的雞腿夾給了她,雞腿姑娘吃著雞腿,卻覺得索然無味。


如果給雞腿姑娘爸媽一次機會,他們會願意回到哪一刻去改變彼此之間的關係?是雞腿姑娘需要陪伴的時候,是她因為校園暴力求救的時候,還是她想要吃一個雞腿的時候?


03.“無可救藥”的孩子和“十惡不赦”的父母


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有類似雞腿姑娘這樣的經歷?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伴隨的後遺症可能是一輩子的。


我相信,很多家庭即便不是十分的美滿幸福,也不會像雞腿姑娘這樣層層疊疊遭遇這麼多不幸。好在雞腿姑娘是個堅強又樂觀的人,她努力的熬過了這段時間,現在也過得十分幸福,希望可以一直這麼幸福。


人生哪有重來的機會?這句話,有的父母等了一輩子

前段時間看了由央視社會與法制頻道10年醞釀,兩年攝製的,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紀錄片。紀錄片主要講述了,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


人生哪有重來的機會?這句話,有的父母等了一輩子

張釗,17歲,原來成績很好,突然不願意上學,甚至將父母趕出家門,直接還手打父親。跟父母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多次想要自殺跳樓。問及原因,張釗表示,每次他表示要自殺,父母就會說:“你跳下去,你讓他跳,你看他敢?”


人生哪有重來的機會?這句話,有的父母等了一輩子


家明,15歲,沉迷網絡,不願上學,多次自殘,最後被父母送入“特殊”學校。敞開心扉之後,家明說,父母只是嘴上說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實際上什麼都不會讓他做,父母從來沒有尊重過他,也沒有做到過自己說的話。


人生哪有重來的機會?這句話,有的父母等了一輩子


澤清,14歲,宅家一年,整天上網。面對母親的關心,被說成“賤”。失控的時候毆打母親,甚至拿過刀。問及原因,澤清說,父母很少時間陪伴他,脾氣暴躁,不管對錯都會認為自己是對的,父母之間有什麼不能解決的事情,通常也是用暴力解決。他認為,需要被教育的應該是父母,而不是他。


雞腿姑娘的父母可以說是可能真的沒有那麼愛她,那麼這三個孩子的爸媽也不愛嗎?事情發展到最後不可收拾的地步,是孩子無可救藥了?還是父母十惡不赦了?


如果給他們彼此一次機會,我相信這一切都不會發生,無論是這些“無可救藥”的孩子,還是這些“十惡不赦”的父母,他們一定都能達成和解。


可是,沒有如果,也沒人可以回到過去。我們能改變的不是過去,而是面對未來。但往前走的時候,別忘了偶爾往回看看,有些錯既然已經發現了,就不要繼續下去了。


人生哪有重來的機會?這句話,有的父母等了一輩子

04.諒解


在這裡小編為大家粗略的提出幾條建議,希望對大家有用:


①給孩子安全感。學會傾聽和陪伴,只要有了足夠的安全感,你會知道孩子真正的想法,以及他真正想要的東西。


②先關注情緒、感受,再關注事情。不要忽略孩子的情緒問題,當孩子出現煩躁、沮喪、挫敗等情緒時,其實是在傳遞一個信息:我感覺自己不被認可、沒有價值。那麼就試圖理解孩子的情緒,再來考慮如何解決實際問題。


③給孩子和自己一點時間。有些問題出現已經不是一兩天了,可能短期的努力見不到很大的成效。這個時候就給自己和孩子一點時間,你的努力從來不會白費,事情已經在緩慢變好,但這個過程可能有長有短。


④給孩子和自己一些獨立空間。不要做《小歡喜》裡面的宋倩,也不要把孩子變成下一個英子,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需要一些自己的空間,或學習,或玩耍。


希望這世上雞腿姑娘可以少一點,希望已經出現問題的大家,都能有機會跟自己的孩子達成諒解。


世界上最可悲的事莫過於,父母在等孩子一聲感恩,而孩子在等父母一句道歉。


希望大家等來的不是對不起,而是,我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