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宋代"外賣行業興起"入手,分析宋朝經濟繁榮的表現及影響

引言

外賣,想必各位都不陌生,臨時加班或者不想做飯,打開手機下單,半個小時就會有熱騰騰的飯菜送到面前。人們都把點外賣作為一種現代城市生活方式,但實際上,早在歷史上的宋代,中國就已經有了外賣行業,不僅平民百姓會點外賣,而且連當朝的皇帝都會點,,這就更拉動了外賣行業的發展。在《清明上河圖》中,畫有一個酒店夥計,他一手託著兩隻碗,一手拿著筷子,這便是宋代飯店提供的叫餐業務和送餐服務了。

在宋代,酒樓飯館在街道兩旁隨處可見,北宋的都城開封和南宋的都城杭州,酒樓的數量更是遠多於其他城市,根據史料記載,在當時的開封就有著七十二家酒樓正店,有的正店前有樓後有臺;有的正店,足有三層樓高,建築富麗堂皇;有的正店,進入其中後,可以發現飲酒吃飯的地方被隔成了一個個單間,就如同今天酒店內的雅間,使酒客飲酒商談時不會互相干擾。有了這麼多酒樓在,外賣業務也就有足夠的供給保障。

由宋代

古代酒樓、客棧圖

在宋代,飯店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正店、腳店以及分榮。正店相當於現在的高級會所,只為王公大臣,有權有錢的貴客服務,不提供外賣業務。腳店,就如同現在的普通餐館一樣,接待的客人也都是處於社會中層的人,這種店通常有外賣服務,不過在腳店點外賣,是要付配送費的。分榮,則相當於現在街邊的大排檔,在宋朝,這種餐館的生意最為火爆,就餐者大多是平民百姓,分榮同樣提供外賣服務,並且是隨叫隨送的。

吃外賣的不僅僅是平民百姓,皇帝亦是如此,根據史料記載,馬上皇帝宋太祖,將自己的生日定為"聖誕",與文武百官共同慶賀,每到這一天,光祿寺的官員就會派出許多人到宮外酒店和飯攤上採購菜餚與主食。每年的元宵節賞燈日,開封城裡賣小吃的攤販也都會趕在皇宮門口,等著皇帝叫外賣。宋朝之所以有外賣行業興起,正是因為經濟的繁榮,百姓生活富足,衣食無憂,但論起經濟繁榮,不僅僅體現在外賣這一個行業之上。

《東京夢華錄》裡面記載:"坊巷院落縱橫萬數,莫知紀極,處處擁門,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飲食。市井經紀之家往往只於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

由宋代

《清明上河圖》中送外賣的小廝

農業手工業的發展

宋代時期,經濟繁榮,所以可以大規模的興修水利,開墾荒地,並對原來的農具進行了改造,農業發展迅速。而在宋朝,還出現了梯田、沙田、淤田等新型的耕種方式,增加了土地的可耕種面積;農業發展最為迅速的地方是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種桑養蠶和麻的地區也在增加。南宋時期,稻米產量居全國之首的地方為太湖區域,以太平府為代表,所以在當時有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話語流傳。

宋代的農業之所以可以迅速發展,一來是因為當朝統治者重視農業,制定了一系列的獎賞政策,鼓勵農業種植。二來就是因為宋朝的商品經濟繁榮,稅收主要來源與商品交易,✓農業生產的徵稅很輕,農民樂於種植。在宋代,南方農民還培育出了許多優良稻種,並引進外來的優良品種。比如說自越南引進的占城稻和自高麗引進黃粒稻,對當時以及後世的農業發展起到了深遠影響。

宋朝時期人們開始對礦藏進行大規模的開發,絲、麻、毛紡織業也十分發達。宋代造紙的材料豐富,並且發明了活字印刷術,致使印刷業繁榮。宋代還有刻書流傳於世,因為紙墨精良、版式疏朗、字體圓潤等一直被後世所稱讚。宋代人經商運糧,免不了要走水路,海上作戰也是要依賴船隻,因此宋朝的造船業也十分發達,發明了各式各樣的戰船,宋朝造船的技術水平在世界上都是位居首位的。

《宋史》中對發明的農具有這樣的記載:"未至,屬時雨沾足,帝慮其耕稼失時,太子中允武允成獻踏犁,運以人力,即分命秘書丞、直史館陳堯叟等即其州依式製造給民。"

由宋代

宋代"踏犁"示意圖

商業的繁榮

宋代的城市商業十分繁榮,沒有了地點和時間的限制,而且突破了市坊界限,在街道兩旁或者住宅區域,都可以進行買賣交易。而隨著早市和夜市的形成,交易更是可以全天候不斷。在城市之外的農村,也有小販走街串巷,吆喝販賣。宋朝的商品種類較之前朝也大大增多,最顯著的便是農產品成為了商品的一種,而且宋朝手工業發達,大量的手工業產品進入市場,使得交易商品的種類不斷細化。

宋朝還出現了區域性的交易市場,由於水運的發達,眾多的水陸幹線將全國各地的區域性交易市場相鏈接,逐漸形成了一個全國性的商業網絡。早在北宋時期便形成了以首都汴京為中心的北方市場、以蘇州杭州為中心的南方市場、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蜀市場和以陝西為中心的西北市場。到了南宋時期,又形成了以長江中下游和沿海地區為主的商業網絡,這也是宋代經濟繁榮的標誌之一。

說起宋代經濟繁榮的標誌,便不得不提紙幣"交子"的出現了。宋代商業的繁榮,致使一大批的人經商致富,成為了富商。根據史料記載,北宋時期首都汴京成有眾多富商,家產十萬貫以上的富商多如牛毛,而資產上百萬的人也是不足為奇了,更有一些在海外經商,從事跨國貿易的商人,一年的收入可以達到千萬之巨!這就使得國家發行的貨幣供不應求了,於是實際上第一款紙幣——交子,便應運而生了。

《廿二史劄記》中記載道:"是北宋已有交子之法。而範鎮疏言"商人輸粟河北,取償京師,而榷貨不即與鈔,久而鬻之,十才六、七。"則是時已有留難之弊。"

由宋代

交子

造船業的發達

北宋時期,為了將糧食自江南運到首都開封開封,需要大量的船隻,所以北宋時期建造了大量的漕船用來運送糧食;南宋政府為了守衛長江以及海上作戰,製造了大量的戰船。兩宋時期,只要是水路經過的地方,只要原材料充足,都會開設工場造船,所以官方建造的船隻數目十分可觀。三個造船場,每一個造船場有兩百人工作,一天便有一艘船造成。根據史料記載,僅僅是至道三年,官方便造船三千餘艘。

宋朝的船隻已經有了專業化的發展。根據用途、航道以及水域製造不同的船隻。根據承重量來看,宋朝已經有了不同噸級的船。宋朝曾有一種運糧船,載重量達一萬石。而在在水淺灘多的東面沿海地區,所使用湖船、刀魚船等船體較小,吃水較淺的尖底海船。在內河航運方面,躲用落腳頭船、大灘船、舫船等載客或者運送糧食。遠洋船的發展是宋朝造船業最為突出的成就。雖然自唐朝開始中國便進行了海外貿易,但當時的遠洋航行卻幾乎被阿拉伯商船壟斷。直到宋朝發明了自己的遠洋船,中國商船才真正的活躍於東亞和東南亞海域。

宋朝已經可以生產不同類型的船隻,用來適應不同水域和發揮不同用途了。在各式各樣的船隻之中,只有遠洋海船才能反映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技術,宋朝的海船無論是在設計方式上還是在技術運用上,較之前朝都有了很大的改進,宋朝的遠洋海船以船體龐大且堅固聞名於世。除此之外,宋朝在出海時,還率先應用了指南針來辨別方向。宋朝時中國的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都是處於當時世界領先地位的。

《宋史》中對宋朝的海軍有這樣的記載:"朝廷下福建造海船七百隻,必如期而辦,乞仿古制,建伏波、下瀨、樓船之官,以教習水戰,俾近上將佐領之,自成一軍,而專隸於朝廷。"

由宋代

宋代船隻

評價

宋朝的經濟水平之所以達到了頂峰,與先進生產工具的普及是有著很大關係的。曲轅犁等先進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致使大量的農業勞動力得以解放,從事手工業和商業。宋朝還興修水利,將許多荒地開墾成了良田,大大增加了糧食產量。在手工業方面也有很大的發展,大量商品流入市場,為商品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上的保證。

宋朝的統治者一直重視農業的發展,減輕稅收,自法律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雖然宋朝的土地兼併現象十分嚴重,但是租佃制卻在宋朝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較為穩定的租佃關係自此成型。這樣一來,既可以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也能更加充分的對土地進行利用。因為勞動力不足而導致良田荒廢的現象不再發生。

在商業和工業方面,宋朝不像前朝一般嚴格控制地域與時間,使得宋朝的市場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交易區域二十四小時人流不斷。隨著商貿的繁榮,還出現了更加便捷的紙幣——"交子"。 宋朝的對外貿易也十分繁榮。在與遼西夏議和,簽訂了現在看起來喪權辱國的條約後,實際上宋遼,宋夏之間貿易卻因此發展起來。每年為宋朝帶來一筆不菲的財政收入,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穩定,也推動了宋朝商業的發展。

自秦漢終明清,沒有一個朝代的經濟實力能與宋相比,當時的小農經濟蓬勃發展,帶動了商業的發展,擺脫了農業畜牧業為主的經濟模式。推動了整個宋王朝經濟的飛躍,以商業經濟及遠洋貿易經濟模式有效地鞏固國家的財政收入,使得富於達則民也。使得漢唐以來的北方農耕業為主的經濟模式被改寫,逐漸奠定了明清乃至現代以南方商業經濟為主導的經濟命脈鏈。

參考文獻:《東京夢華錄》、《廿二史劄記》、《宋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