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将剿灭走私团伙,含冤自杀,戚家军解决麻烦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有转载,敬请标明!

中日两国仅有一海之隔,从古至今矛盾不断。公元1565年,戚继光和俞大猷率领三万大军,跟一直在广东作乱的倭寇,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戚家军水陆一起进军,杀了15000多倭寇,大败敌军。侥幸逃走的倭寇,疯狂的向海边抢船逃走,发生踩踏事件,死了不少人。第二年,在戚家军的不断追击下,无路可逃的倭寇头领自杀身亡,至此为祸百姓的倭寇被全数歼灭。

明朝名将剿灭走私团伙,含冤自杀,戚家军解决麻烦

为何倭寇频繁骚扰东南沿海地区无人解决?原来这都得从十六年前的双屿岛之战说起。福建本来山就多,耕地比较少,到了后来,根本就供应不了众多人口生存。福建人的脑子比较聪明,为了生存就开始了海上生活,凭借着对外贸易发家致富。

他们的这种做法,被当时的明政府以违反祖训之名,下令禁止有人出海。为了生存的福建人,偷偷和日本、葡萄牙的商人暗中勾结,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走私路线。由于利润比较大,很多人都加入了走行列。看着很多人都因此发了财,福建当地的富豪就更坐不住了。靠着家族世代人脉关系的庇护,官商勾结,很快走私这个队伍势力越来越庞大。

明朝名将剿灭走私团伙,含冤自杀,戚家军解决麻烦

到了嘉靖初期,这个走私团伙,在浙江双屿岛建立起了走私基地。由于双屿岛两面环山,中间有空地,船只运输十分方便,于是乎这里就成了走私的聚集地。嘉靖中期的时候,双屿岛每日都有许多外国船只,利益的驱使吸引了更多的人,而海盗就成了维护这座岛的主要武装力量。

明朝名将剿灭走私团伙,含冤自杀,戚家军解决麻烦

1545年,由于汪直跟这些海盗关系很好,日本人借此邀请他去日本做客,并让三名武士去协助汪直走私。1547年朱执是当时福建、浙江两省海防的最高领袖,主要整顿双屿岛走私问题。朱执四处走访,了解到双屿岛走私问题之所以严重,是利润驱使下的农民、富豪、官员、外国人,这四类人构成的,为了能更好的解决这件事,朱执决定先解决海盗的来源,颁布保甲法,用连坐的方法相互制约;随后,围剿双屿岛,彻底消灭走私团体。

1548年,朱执没有调用浙江当地的军队,从福建调来1000水军,又从浙西的民兵里抽调了1000人,突然向双屿岛发动攻击。仅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在此期间一直骚扰百姓的倭寇全部杀死,海盗头目被抓。汪直乘乱逃走,招募倭寇打造船只,等着报仇雪恨的时机。

明朝名将剿灭走私团伙,含冤自杀,戚家军解决麻烦

朱执的行为,激怒了当地的富豪和一些官员,被诬陷落马,最后以死明志,服毒自杀。就这样躲藏许久的汪直,开始肆虐起来。最终还是被戚继光和俞大猷消灭。到了1567年,隆庆帝登基,解除了海禁,开始了贸易时代。

如果对小编的文章感兴趣,不妨关注一下,有好意见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小编沟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