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高級的情商:冷淡

採訪現場,有人刁難蔡康永: 如果女朋友突然說,“親愛的,我做的菜好難吃”,我該回應?蔡康永不假思索回答:我應該賺多一點讓阿姨做飯,不應該讓你這麼辛苦的。

全場為他的幽默和高情商折服。

蔡康永的高級的情商:冷淡

蔡康永一直是“高情商”的代名詞。在《康熙來了》、《奇葩說》等節目裡,總能恰到好處的表達自己,能在頒獎典禮上侃侃而談,《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賣出了400萬冊,靠傳播情商就創造了超級暢銷書。

什麼是情商?就是讓別人舒服嗎?

年輕時候,蔡康永也是這麼認為,但是30歲之後,他慢慢意識到:高情商不是迎合別人,而是認識自己。

蔡康永的高級的情商:冷淡

和蔡康永聊天時,這位娛樂大咖對人說:“我已經不祝別人生日快樂了,什麼都不說”。

他巧妙地用這種冷淡,迴避廉價送出的祝福,然後把溫暖留給自己真正重視的人。

迎合別人,不過是簡單地模仿。活明白了,才知道舉重若輕、才懂怎麼取捨。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蔡康永的高級的情商:冷淡

正如他的新書《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中的一句話:

我們不是扭曲自己去討人喜歡,而是因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令身邊的人也放鬆了,而討人喜歡。


1

高情商的人,懂自己, 勇於選擇和承擔,才算享受人生


我覺得低情商的人會選擇逃避一切責任。

低情商的人覺得,應該照著別人的想法去做,最後事情出差錯,他們也會統統都算在別人的賬上。

關鍵是,算在別人的賬上對自己沒有幫助。你指責這個世界的時候,世界不會拍拍你的肩膀說你辛苦了,我補償你,不會,沒有這個世界。

蔡康永的高級的情商:冷淡

就像有些人被爸爸媽媽綁架了,不做反抗,爸媽叫我嫁誰,我就嫁誰,爸媽叫我搬去哪裡,我就搬去哪裡,然後遭受痛苦之後就跟爸媽哭訴說,你看你們叫我嫁這個人,結果害得我離婚了。

爸媽一定無法彌補這些,我們叫你結你就結嗎,你幹嘛不能自己選一下,結了婚沒有好好經營,離了婚怪在我們頭上。

高情商的人一開始就會知道爸媽不是用來服從的。

所以愛情是我自己選擇的,婚姻是我自己選擇的,而不是倒過來去埋怨爸媽說,你替我決定要不要嫁吧,替我判斷這個人夠不夠好。

蔡康永的高級的情商:冷淡


我們在面對選擇的時候,說放棄也無所謂,那是自己的人生,要放棄就放棄。

蔡康永在《奇葩說》裡說過,沒有上進心不是“過錯”,可是他也相信沒有上進心會“錯過”。

他坦言,現在不相信很多約定俗成的說法,比方說不要浪費你的寶貴的光陰做某件事情,我就會想說很多的光陰根本就不寶貴,隨便浪費算了。

蔡康永的高級的情商:冷淡


2

我們一邊“做自己”, 一邊遷就別人


金庸小說裡面,比較引起共鳴的這些俠士,像令狐沖,像楊過,其實都頗為做自己的。

可是當那個英雄,還沒有成長到自然做自己的時候,讀者常常在書外著急。比方說張無忌,張無忌常常會壓抑自己,郭靖常常會委屈自己。讀者反而會覺得你幹嘛不就做自己呢?

可是輪到讀者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們卻都比較像張無忌跟郭靖,我們常常委屈自己,常常在覺得這個不好吧,我們還是合群一點吧,配合一下別人吧,就是活在這種氛圍裡,所以很妙。

我們心裡面其實隱藏著,對於令狐沖跟韋小寶的認同跟嚮往,可是我們又不敢付出行動。

蔡康永的高級的情商:冷淡

3

把人生的鏡頭拉遠一點,所有的問題都不值一提


我覺得歷史上人都悲慘,每一個時代如是,只不過以前慘的人我們聽不到他的聲音。

就像唐朝一個種田的,辛苦種田卻收穫不好,他沒機會留下文字,哭訴心中的悲慘而已。只是我們現在展示焦慮的手段變得很多,展示焦慮的速度變得很快,然後很容易放大焦慮。

蔡康永建議大家,沒事就把人生的鏡頭拉遠一點,你不要老是特寫,你知道我們講的販賣焦慮的人,就把鏡頭特寫在每一個焦慮上面。他覺得流行歌曲,連續劇,其實就是放大了人們的很多情緒,才得以形成藝術創作。

蔡康永的高級的情商:冷淡

可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經驗當中,真正為了愛而生死相許的人沒那麼多。我們就是要保持清醒,不要被這個方式帶著走,覺得這個情緒真的那麼重要,那麼大。

你一把鏡頭拉遠就發現,它只不過是眾多場景其中一個,你失戀三年後回顧,發現就是這個人生階段中間的一段而已。練習把鏡頭有時候拉遠一點,會給自己很大的舒服的,豁達的空間。

蔡康永的高級的情商:冷淡


你最想活成什麼樣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