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示彙報中暗藏的“玄機”:進上司辦公室前,應該自問三道題

據說,每100個人中,思維縝密的不足3人,其餘的97個要麼行事粗拉、丟三落四,要麼分不清輕重緩急、不懂得主次先後。這也就解釋了,難怪職場中經過優勝劣汰走上高位的,都是那些思事縝細、不留瑕疵的“智者”。單位中,那些混得順風順水的“智者”,之所以比“愚者”顯得足智多謀,肯定是有人家的一套職場秘籍的,單從請示彙報這件最經常的工作中,就足以看穿“智者”的高人一籌之處。

請示彙報中暗藏的“玄機”:進上司辦公室前,應該自問三道題

請示彙報的形式有很多種,對於重大事項一般採取文稿形式,而日常最常用的還是口頭表述形式。口頭向領導請示、彙報事項,體現表述者的邏輯思維、內在涵養、業務素養和表達能力,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給聆聽者、提問者留下深刻印象。那麼,進領導辦公室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呢?下面,就用更為直白的語言與大家探討一下。

1.領導可能會問啥?

不管是領導主動叫你過去,還是你主動向領導請示彙報,都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把前一階段工作推進中的問題和根源、當前領導關心關注的重點方向、下一階段完成任務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建議採取的對策,在大腦中像過電影一樣,井井有條地理一遍,確保在與領導面對面交流時,儘量不被問倒,做到應答如流。

請示彙報中暗藏的“玄機”:進上司辦公室前,應該自問三道題

2.領導可能怎麼問?

不管是請示還是彙報,領導都有可能問及事項中的某些細節,甚至提出一些質疑,如果你回答時磕磕絆絆、斷斷續續,給領導的印象就是調查不細緻、總結不到位、預判不準確,進而被領導否定方案或成績。因此,進領導辦公室之前,一定要在腦海中反覆推演對話中的各種場景,儘可能地預估領導可能問及的內容,提前想好最佳的應答預案和需要攜帶的佐證資料,保證對答時的從容和流暢。

請示彙報中暗藏的“玄機”:進上司辦公室前,應該自問三道題

3.領導可能怎樣批?

請示彙報的目的之一,是希望通過向領導請示彙報達成某種預期,而不是被領導責難或訓斥。最高超的請示彙報境界,就是能夠讓上司能順著你的思路思考,進而達到你想要達到的目標效果。要想接近這種預期,必須反反覆覆思量領導在聽取請示彙報後,會做出怎樣的反應,相應地又會作出怎樣的批示,是爽然同意還是直接否定,或是責令完善、完善什麼,等等。所有這些可能性,都要深思熟慮。

請示彙報中暗藏的“玄機”:進上司辦公室前,應該自問三道題

曾經聽說,一位在職場耕耘四十年的成功人士在退休後,向一些信得過的老部下透露自己請示彙報的慣用妙招:每次,他進上司辦公室之前,都帶上兩個版本的請示彙報稿,一份是希望上司同意的,一份是上司同不同意也無關緊要的。進入辦公室後,他不急於呈遞文稿,而是先通過與上司寒暄和交流幾句上司感興趣的話題來觀察上司的情緒。如果感覺上司情緒煩躁,正在氣頭,他就拿出那份無關緊要的文稿,上司批與不批,都並無大礙;如果感覺上司心情怡悅,就順勢把期望上司同意的那份請示報告呈閱,上司可能都沒細看就欣然通過了。你說,這類高手不成功,誰成功!

瞧瞧,要不是這位“高手”主動傳授,很多人就是在職場中窩囊一輩子,也摸不透請示彙報中暗藏的玄機!當然,也許還有很多不為大家知曉的妙招,期待精明人士慷慨解囊,授大家以“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