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栽下“摇钱树”,结出致富果

3月6日上午,在泗县大庄镇曙光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孙远贺家的温室大棚里暖意融融,一株株排列整齐的桃树上挂满了葡萄大小的绿果子,孙远贺和工人们正忙着给桃树剪枝、疏果,大棚里一派热闹忙碌的喜人景象。

泗县:栽下“摇钱树”,结出致富果

“咱们种植的桃树品种叫日本胭脂,是一种早熟优良品种,果实具有个大鲜艳、肉质脆嫩、香甜多汁的特点,并且耐储运。和传统种植相比,大棚种植不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桃树三月初开花结果,四月底到五月初就能成熟上市,比露天栽培要早一个月左右。”谈起种桃的收益,孙远贺乐呵呵地给我们算了笔账:“果子成熟后,每颗重量在四两到半斤之间,亩产超过3000斤,市场价在十元一斤,刨去人工和农资等费用,两个大棚预计纯收入能达到五万元,效益是普通桃子的三倍多,看似不起眼的桃树可是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因为大棚桃子是反季节种植,因此要改变桃树常规的生长周期,种植管理技术就非常关键。”谈起桃树种植的经验,孙远贺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施用煮熟并发酵后的豆渣代替有机肥,既可以防止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带来的有害病菌,又能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口感和耐贮性,便于流通时的贮存和运输。”

走出温暖的“桃树林”,不远处,一排白色的塑料大棚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孙远贺告诉我们,2018年他又流转了30多亩土地,建起了十多个大棚。“这一个棚的面积大概在两亩左右,主要用来种植西瓜,西瓜过季以后,还会再种一季莴笋,这两样加起来一个棚子一年能挣三万块钱。”

丰厚的效益引来大家的争相效仿,看着孙远贺挣到了钱,附近的乡邻们也纷纷改变种植结构,开始跟着他学起了大棚种植。而孙远贺也十分乐见这样的局面,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经验和技术教授给大家,带领乡亲们共同迈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俺们家地和小贺家紧挨着,以前都是一季小麦一季玉米,一年下来也赚不到什么钱。后来看他大棚效益不错,就甩开膀子跟着他干了。”村民田茂银推着小轮车,笑着对我们说:“他种什么俺们就种什么,有不懂不会的就问他,他都能给解决好,所以大家都说他是咱们村的致富带头人。你看,前段时间俺家这两个棚的莴笋赚了一万五六千块钱,可比种小麦玉米强太多了!”

除了当好创业带头人,孙远贺也是附近许多群众的“老板”。大棚种植在生长、管理、收获等各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这也为当地不少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曙光村贫困户孙勇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和妻子都是双腿残疾,出不了远门、也干不了重活,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在上学,日子过得特别难。”谈起前几年的生活,孙勇叹息连连。“后来在驻村工作队的联系下,我和妻子到这里打工,两年下来不但挣到了钱还学到了技术,现在我基本掌握了大棚水蜜桃的种植管理技术。去年工作队又帮我建起了两座大棚,从前期的选苗、施肥、剪枝,到后期的采摘、包装、销售,孙远贺都亲自过来指导,有了这两个大棚,往后的日子再也不用愁了。”孙勇还自豪的告诉笔者,顺利脱贫后,去年他们家还荣获“脱贫攻坚奋进奖”,成了全县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

“大庄镇曙光村有着丰富的果树种植经验,当地酥梨种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皖北知名的水果之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驻村工作队在经过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把发展多种果树种植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产业依托,积极抢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历史性机遇,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从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深加工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不断破解传统种植业致富增收难题,真正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乡村美起来。”泗县大庄镇曙光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县委办副主任宫海涛说。(姚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