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官職簡介——後將軍樂進

樂進(?——218年),字文謙,陽平郡衛國(今河南省清豐)人,東漢末年名將。樂進作戰英勇,常有先登之功,為曹魏建立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樂進被稱為曹魏“

五子良將”之一,曹操稱讚樂進等人:“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下面,我們通過樂進的官職和經歷來了解樂進的先登之功。

三國人物官職簡介——後將軍樂進

一、軍假司馬、陷陳都尉

軍司馬是大將軍的屬官,軍假司馬是軍司馬的副官,負責輔佐軍司馬管理軍務。

都尉本是一郡掌管軍事的官員,後演變成為掌管地方軍隊的長官。陷陳都尉屬於掌管地方軍隊的長官。

二、廣昌亭侯

列侯爵位分為縣侯、鄉侯、亭侯三等。廣昌亭侯屬於亭侯。

三、討寇校尉

討寇校尉是雜號校尉之一,屬於中級武官官職。東漢武官分為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

四、遊擊將軍

遊擊將軍是雜號將軍之一。漢代武官分為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將軍是有戰事才授予的官職,一般武官最高官職為中郎將。一般除大將軍、驃騎、車騎、衛、四徵、四鎮、四安、四平以外,統稱為雜號將軍。

五、折衝將軍

折衝將軍是雜號將軍之一。漢代武官分為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將軍是有戰事才授予的官職,一般武官最高官職為中郎將。一般除大將軍、驃騎、車騎、衛、四徵、四鎮、四安、四平以外,統稱為雜號將軍。

六、右將軍

右將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位次於九卿。

三國人物官職簡介——後將軍樂進

樂進容貌短小,因膽烈被曹操召為帳吏。公元190年,曹操遣樂進往家鄉陽平郡募兵,得眾千餘人,曹操升樂進為軍假司馬、陷陳都尉。

公元194年,樂進跟隨曹操在濮陽打呂布、在雍丘戰張超、在苦縣攻橋蕤,都是衝鋒在前,多有戰功,被封為廣昌亭侯。公元198年,樂進跟隨曹操徵張繡,圍攻呂布於下邳。公元199年,樂進於射犬擊眭固,於小沛攻劉備,都取得勝利,樂進被拜為討寇將軍。公元200年,樂進參加官渡之戰,攻城殺敵,斬殺袁紹部將淳于瓊。公元204年,樂進跟隨曹操徵袁譚、袁尚,斬敵大將嚴敬,樂進被拜為遊擊將軍。又圍攻鄴城,追袁譚於南皮城。公元206年,曹操上表為樂進表功,樂進被封為折衝將軍,奉命徵高幹,攻克壺關,又跟隨曹操徵管承,管承敗逃。公元208年,荊州尚未平定,曹操命樂進屯軍陽翟,樂進跟隨曹操平定荊州,轉屯襄陽。公元213年,樂進和文聘進攻南郡,取得勝利。

公元214年,樂進跟隨曹操徵孫權,假節鉞,並奉命屯軍合肥。公元215年,孫權領兵攻合肥,樂進和張遼、李典在合肥大勝孫權。後樂進又因戰功,被封為右將軍。公元218年,樂進去世,追諡威侯。

三國人物官職簡介——後將軍樂進

樂進以“驍果”著稱,常有先登之功。樂進跟隨曹操參加了統一北方,南征荊州,抵抗孫權的眾多戰役,樂進每戰當先,戰無不克,為曹魏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樂進魏之名將,志列於張遼後,其勇悍猛迅,當亦其儕也。惜史書不詳,便松之不得益一字。遍觀其傳,如日記行述,不過某某日於某某處破某某敵而已。所得者,唯別傳不見之名有數,如管承、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等。可惜史書中對於樂進的記載甚少,我們難以全面瞭解其才能。但不難想象,樂進能夠取得這些優秀的戰績,肯定具有很高的的軍事才能。

樂進雖身材矮小,卻因膽烈受到曹操的重用。樂進本是曹操手下帳吏,卻憑功勳做到了右將軍,地位在同時期高於五子良將的其他四人。樂進自跟隨曹操,便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忠貞不二。在小編看來,樂進即稱得上忠勇的典範,同時也是勵志的典範。

對於樂進您怎麼看呢?歡迎您留言討論!

想要了解更多三國人物官職簡介,請您關注歷史花月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