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魏庄镇产业帮扶贫困户奔小康

“没有政府的引路,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日子。”怀远县魏庄镇友谊村王海燕怀着感恩的心,缓缓道出了原委。由于丈夫不在身边,要照顾年事已高婆婆,又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儿子,家里、地里、轻活、重活都是她自己。王海燕是个要强的女汉子,尽量不麻烦亲戚、邻居,过日子不是一天两天,凡事自己做。日积月累,2010年,“屋漏偏逢连阴雨”由于积劳成疾王海燕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加上老公因身体不好失业,高额医疗费、孩子的学费、小儿子智力残疾、赶在了一块。突如其来的巨额开支压得这位一辈子要强的女汉子差点喘不过气来。因病、因残,王海燕、其婆婆、两个儿子2014年成了友谊村建卡贫困户。

王海燕身残志坚,用自己顽强的毅力,良好的心态,开始新的生活。2016年,国家的扶贫帮扶政策好,魏庄镇因地制宜,开始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县孵化园针对产业扶贫项目特意到魏庄镇为贫困户开办了培训班,同时加大宣传等手段,为了壮大产业扶贫,切实让贫困户稳定脱贫、稳定生活,友谊村于2016年成立友成蔬菜大棚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种植蔬菜大棚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售后服务和市场拓展。在政府、村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女汉子王海燕也开始尝试要了两个蔬菜大棚共3亩地。王海燕依靠自已勤劳的双手,从最初不懂种蔬菜大棚术到现在的蔬菜大棚专家,也从最初的2个大棚发展到现有6个大棚并在当年成功的稳定脱贫了。

王海燕说:“这完全离不开蔬菜大棚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管理,魏庄镇友谊村连续三年都为我们申请了发展产业项目到户项目补助,减少我们的风险和成本,也减轻了我们压力。友成蔬菜大棚合作社不仅给我们提供技术、销售服务也开展了市场。给我们足够信心和使不完的干劲。“以前空空荡荡的土墙房里,没有像样的家电用品,什么彩色电视、电冰箱连想都不感想。自从种上了蔬菜大棚,收入提高了,生活富裕了。”通过这几年的稳定收入,我们家也住上了两层小洋楼,并且空调、冰箱等电器化家电样样俱全”。

王海燕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道:“现在好了,有了如此丰厚的收入,不会再给政府添麻烦,既然政府为我们铺好了路,后面我们还得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不能总是依赖政府。” 话里行间,王海燕除了感恩,底气也很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