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這就是你泡茶沒有別人泡的好喝的原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一個有趣的現象:

總覺得自己泡的茶不如茶葉店裡的好喝,難道是茶葉被掉包了嗎?

其實啊,泡茶的手法對於茶葉品質的展現至關重要,茶藝師通過長期且專業的練習方才能得心應手,那麼如何能把茶葉泡的和他們一樣好喝呢?

真相大白!這就是你泡茶沒有別人泡的好喝的原因

一、溫杯燙盞

相信大家在泡茶的時候,這個步驟一定少不了,但是我還是想再和大家說說,嘿嘿~

在泡茶之前,用燒開的開水燙一下茶具,再將茶葉投入蓋碗中,溫杯燙盞的目的除了清潔茶具之外,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因就是:能提高茶葉沖泡前的溫度,使得泡出來的茶葉更香。

真相大白!這就是你泡茶沒有別人泡的好喝的原因

二、投放適量的茶葉

投茶量都是因人而異的,比例拿捏的不同,泡出的效果也大不一致。

紅茶、綠茶、白茶、黑茶的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說通常一次泡5g;而烏龍茶的茶水比例則是1:20,即一次泡8g。

除此之外,不同區域的人對茶的接受度也不同,可以做出適當調整。

真相大白!這就是你泡茶沒有別人泡的好喝的原因

三、幹茶決定水溫

根據不同的茶的水溫,咱們將茶分成兩類【一是沸水沖泡茶,而是需要將燒開的水微微放涼一會兒再衝泡】

沸水茶:烏龍茶、白茶、黑茶

微微放涼茶:綠茶,單芽紅茶

真相大白!這就是你泡茶沒有別人泡的好喝的原因

四、注水的技巧

有些人說

雖然自己非常喜歡喝茶,也算是老茶客了,但僅注水這一項,個人感覺有點過於複雜了,試想一隻蓋碗能有多大?注水頂多也就十幾秒的事,實在是沒有什麼必要這麼講究,個人觀點。

也有些人說

潮汕功夫茶,要體現功夫️二字的重要要素就是:入水點。如果沖泡都搞不定,何來品飲一說。論沖泡,蓋碗的千變萬化,遠非壺泡可比。

以我的觀點來看,相對贊同第二位朋友的說法,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螺旋形注水

螺旋形注水能從上到下讓茶葉第一時間充分地接觸到注入的水,如紅茶,這樣能讓查知儘快地浸出茶葉。

◆ 環圈注水

適合嫩度比較高的綠茶。

真相大白!這就是你泡茶沒有別人泡的好喝的原因

◆ 單邊定點注水

適合需要出湯很快的茶,或者碎茶。

◆ 正中定點注水

這樣注水,茶底只有中間的一小部份能夠和水線直接接觸,其它則統統在一種極其緩慢的節奏下溶出,讓茶和水在注水的第一時間的溶合度最小,茶湯的層次感也最明顯,適合香氣比較高的茶。

五、不是所有茶都需要洗

1.細嫩的新茶不用洗。(龍井,碧螺春)

2.半發酵的茶葉可“洗”可“刮”。(烏龍茶)

3.長時間加工的發酵茶必須洗。(普洱茶)

真相大白!這就是你泡茶沒有別人泡的好喝的原因

六、怎麼判斷坐杯時間

坐杯時間的長短是影響茶葉口感濃淡的原因之一。

紅茶,烏龍茶第一次沖泡可以不坐杯,綠茶沖泡可以稍稍浸一會兒。

那麼該如何判斷是否可以出湯了呢?接下來教大家一個小技巧

觀察蓋碗蓋溢出來的茶湯顏色,如果色澤和前一泡類似,就可以出湯啦~

真相大白!這就是你泡茶沒有別人泡的好喝的原因

掌握了這些方法,你泡的茶也會和茶葉店裡泡的一樣好喝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