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丨本文由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巖茶課堂

丨作者:李麻花

《1》

後臺有位外省的茶友私信。

這段時間待在家裡不能出去,就想著多琢磨泡茶。

那個,泡巖茶用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麻花引用了一句孔乙己的經典名言回覆。

多乎哉,不多矣!

標準100-110ml蓋碗沖泡武夷巖茶,這樣的茶水比例,剛剛好是完美狀態。

提到泡茶,有關投茶量的話題,茶友們話題度都很高。

泡好一杯茶,投茶量多了,不行。

這不僅浪費茶,還容易讓泡出來的茶湯太濃重,不好喝。

而投茶量少了,同樣不行。

泡出來的湯水,濃淡程度不對,味不對。

故而,唯有投茶量不多不少,剛剛好,才能泡出一杯好茶。

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2》

前兩天,村姑陳她剛做了個小調查。

“喝茶時,你都稱茶了嗎?”

沒想到,很快就有不少茶友回覆。

“沒有稱,大概量。”

“不稱的,憑手感,湯色差不多就行。”

“之前沒有,現在有專門買一個小克秤去稱茶,發現效果還真不一樣。”

……

關於稱茶的話題,麻花的意見是,當然要稱。

不稱茶,光是靠手感,隨便抓一把進去泡,肯定會出誤差。

有位專門做西餐糕點師的朋友,告訴我們。

她擅長做的可頌、車輪泡芙、慕斯、馬卡龍等,配料精準要求堪比做化學實驗。

哪怕是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老烘焙師傅,也沒有說憑手感,大概比量的。

可見,一把小巧的家庭克秤,是烘焙必備,也是泡茶必備。

居家不出門的這段時間,做些小巧的糕點,泡一杯下午茶。

此時此刻的大好春光,也就不辜負了!

標準器型的100-10ml蓋碗,泡白茶,是放5克幹茶。

而泡巖茶,需要用到8克。

在實際的喝茶過程中,茶友們收到手的巖茶包裝,往往是貼心的8克/一泡袋裝。

泡茶的時候,一次一包,不需要太糾結投茶量多少的問題。

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3》

去年的天心村鬥茶賽上,麻花帶了個新朋友一同去。

她在那之前,還沒湊過這樣的熱鬧。

於是看見什麼,都特別新奇。

那天,麻花正在人山人海的鬥茶現場,和當地的老朋友完成艱難匯合。

站定在那桌上,喝了好幾輪肉桂。

那位新朋友,被這兵荒馬亂的現場氣勢,嚇住了。

原本性子大咧咧的她,那天像乖媳婦那樣,默默的陪在一旁。

等到我們喝了好幾泡肉桂後,她扯住了我的衣袖,弱弱的問:

姐,這泡巖茶不是放8克嗎?

鬥茶賽上泡的茶,是不是有點少。

嗯,這倒是個細心觀察的好問題!

沒錯,按鬥茶賽上的規矩,同樣是標準器型的蓋碗,只泡5克茶。

而換做了平時喝巖茶,則需要放到8克。

情況不同,場合不同,所以投茶需求也不同。

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按8克的投茶標準,這是經過無數人親身泡茶體會,得到的黃金茶水比例。

搭配上正確的泡茶方法,能夠讓一泡好茶的香氣、滋味得到最好的發揮。

泡出來的茶湯,香甘清活韻致更顯,更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喝茶感受。

而鬥茶賽上泡茶,針對的是特殊情況。

鬥茶賽上泡茶,為的不是舒心、愉悅的品一杯茶。(再說了,熱鬧非凡鑼鼓喧天的環境,根本沒有品茶心境。)

它主要的目的,為的是快速的在一大批茶樣裡,分出高低好壞,速戰速決。

所以,從投茶量,到泡茶時間(悶2分鐘、3分鐘、5分鐘出湯),鬥茶賽上的泡茶規矩都和我們平常的喝茶要求不同。

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5》

曾經有一回,麻花在試茶。

當時,天心村的那位老友,寄過來了幾包樣。

其中的一泡老叢水仙,手癢已經喝過了一回。

等到打算重新將它和另一款茶,對比沖泡時。

發現茶樣袋裡的茶,已經見了底。

於是,拿出家庭小克秤,去皮,稱重。

這下有點尷尬,只剩下8.5克。

這多餘出來的0.5克茶,不過是兩三根條索。

將其扔了,心裡覺得對不住那款老叢水仙。

畢竟,人家在那個清涼型的小山場裡,辛苦的長了近百年,很不容易。

想到這茬,就將多出來的幾根條索,重新放回了蓋碗。

將水燒沸,分別泡了茶。

別說,這投茶量不在同一起跑線的老叢水仙,泡出來的風味就是有差別。

茶香更濃更鬱了,叢香富足。

專屬於老叢水仙的香氣特徵,更加明顯。

而在滋味上,因為那多出來的0.5克投茶量,在醇厚感表現上更有優勢。

不過在入口的一剎那,還是讓麻花快速的捕捉到了一絲苦味。

不過,好在的是,很快就化開了。

也就是這好山場,好工藝,好內質,給了那泡老叢水仙,足夠的實力。

要不然,換作了品質差一些的茶,或者是剛接觸巖茶不久的新手,肯定要覺得這茶湯太濃太苦了。

達不到,一杯標杆性好茶的風采!

好在,那天麻花的試茶,純屬手癢,打算練手,並非是選茶。

所以同時沖泡的另一款茶,還是按照8克的標準沖泡。

這一場小測試下來,麻花的切身感受是:

泡好茶,投茶量多一些,或者少一些,味道真的有差距!

可見,這經過無數人親自喝茶認證過的最佳茶水比例,果然是科學。

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6》

去年,麻花在外面喝了好幾回的茶。

發現這不經意間,外面不少的巖茶,在包10克/泡。

最初留意到這個細節,是當時在剪開泡袋時,留意了上面的克數。

10克一泡?

天哪,這是不是得換個大一些的蓋碗。

同桌的朋友聽了,擺了擺手,連說不用。

投茶多了,滋味更足。

在座的人都喝了很多年茶,投茶量多一些,也無妨。

於是,那天喝了***肉桂,一下子投茶放到了10克,滋味的濃釅感更足。

桂皮香濃豔,湯水更有刺激感。

不過,如果麻花沒記錯,那泡***肉桂,如果按照平常只放8克,韻致感會更清新一些。

那泡小山場裡的肉桂,原本湯水裡有特別難得的清新韻致。

沒想到,這同樣的茶,放到了10克,就變得沒那麼小清新了。

像八九歲的少年閏土,一下子變成了個滄桑的中年人。

看來,按口味來看,還是放8克茶,更加適合。

認真說起來,麻花的喝茶年齡不算短。

不過,喝了這麼多年茶,自始至終,麻花沒有養成特別重口的喝茶習慣。

因為工作的需要,因為試茶的需要,平時大部分喝的茶,都儘量是濃淡適中的。

按照標準的投茶量和泡茶時間,泡出來的茶湯,味道更能試得準。

不過據觀察,茶齡多年,或者平時有抽菸喝酒習慣的朋友,喝茶口味要明顯重些。

口味太重,長時間喝濃重滋味的茶湯,容易降低人體味蕾的敏感性。

長此以往, 原先8克正正好的天平,就慢慢的逐漸加重。

可以說,10克一泡的巖茶,對部分老茶客們來說,味蕾勉強能適應。

不過,當滋味濃郁的茶喝多了。

長期喝濃茶,不利身心健康,也影響茶味判斷的敏銳力!

更何況,這對剛入門的新手來說,100-110ml蓋碗放8克茶,尚且會產生投茶太多的顧慮。

這要是放10克,那可得夠嗆!

10克一泡包裝的武夷巖茶,根本是將新手們,往巖茶圈外趕!

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沖泡巖茶時,110ml蓋碗放8克茶,會不會有點多?

《7》

喝茶,數量貴精不貴多。

泡巖茶,投茶量宜準,不宜多。

如果是品質正常的巖茶,那麼放8克茶,味道剛好合適。

再放多了,反而有點浪費。

在同樣的起跑線下,如果一泡巖茶,放8克不夠有“味道”,需要放到10克才行。

那麼,排除個人喝茶口味的因素,這類需要加量來提味的巖茶,品質太不堪了。

在這段特殊的時期裡,多喝好茶,更能寬心。

泡巖茶,100-110ml放8克茶,絕對不算多。

不多,不少,正正好!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