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文|樂平壹提

圖|來自網絡

在開始之前,我先給大家打個迷語。就是:.心百細如線,胸懷大志,然儘自己,照亮別人。沒錯,是蠟燭,你猜對了嗎?說到蠟燭,讓我不禁想起,唐朝李商隱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此時,我們想到它只是奉獻精神。而今天,為大家聊聊,“蠟燭看人生”,隱喻不一樣的人生哲理。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視頻一開始,伴隨著西方帶有動感而輕快的音樂,拉開了黑暗中的序幕。遠方的一道強光,從天而降,瞬間,一顆明亮的火星降落在大地,點亮黑暗中的光明。隨後,4個蠟燭人拔地而起,並歡快地圍著燭心熱舞起了。影片全長5分鐘,沒有任何的講解及字幕,卻真實地看到我們不同的選擇有著不一樣的人生。

在我看來,4個蠟燭人像是我們人生的自己,我們不停地進行人生的接力賽,看似很漫長的人生,卻又如此的短暫。

在整個人生的過程中,我們都是在選擇與被選擇中生存,直到,有一天,我們只能接受選擇,不管結果如何,只能堅持下,也沒有反悔的權力,因為,人生只有一次,誰不想有個精彩而難忘的回憶呢?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01第一個蠟燭人,“勇闖直關的自我”

走出自己舒適區,磨練勇於創新的品質,告誡自己:“舊的思想不去,新的理念怎麼會來呢?”

當它們在起勁地跳舞時,天空中又出現了一道強光,同時,墜落在不遠處。第一個蠟燭人,毫不猶豫地朝著光的墜落處奔跑著。

大家都很清楚,蠟燭人的使命是要守護光不能熄滅,離開了光,蠟燭人就會被石化。即使這樣,第一個蠟燭人還有選擇這樣做,“我不落地獄誰落地獄”這種寧可犧牲自己可以解救更多的人,表達的是一種犧牲精神。

第一個蠟燭人的犧牲其實是想喚醒還在跳舞的其它同伴,不要做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很大,也很精彩。在勇於跳出我們原來的舒適圈,尋找更好的自己。

井底之蛙出自《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指井底的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比喻那些見識短淺的人。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只有大膽嘗試,才能挖掘不一樣的自己,將自己的潛能爆發出來。我們常認為,別人怎麼怎麼地好,卻看不見們曾經掙扎的自己。

當我們還在舒適圈的時候,他們可能在挑戰他們從不接觸的領域;

當我們還在猶豫不定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跳出自己曾經認為不可越過的城牆;

當我們決定去拼搏的時候,可能又有其它事情,阻撓我們前進腳步;

一次又一次的決定,而一次一次的退縮,回往歲月的光陰,一切都來晚了,沒有重來的機會,人生籌碼,也只能在你身邊擦身而過。

機會不是等待出來,而是適時把握出來,勇於挑戰自己,就等於為自己創造了機會。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02第二個蠟燭人,“要做有遠見的自我”

在第二個蠟燭人見到第一個蠟燭人變石化的時候。拍了拍腦袋,扒了一支火把,向前方奔去,後面緊跟著第三個、第四個蠟燭人。

當跑到第一個蠟燭人旁邊的時候,第四個蠟燭人發現手有石化的現象,隨後,往回走。

但第二、第三個蠟燭人繼續往前奔跑。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又走了一段路,此刻的第二個蠟燭人已經燃燒完了上半身,但第三個蠟燭人還是死死的推著在死的邊緣上掙扎的第二個蠟燭人走,直到剩下一點點微弱的光,還用雙手護著,不讓它熄滅,最終,第二個蠟燭人永遠在停止在這個黑夜裡。

有點可惜,有點讓人心疼。如果在它開始跟隨第一個蠟燭人的步伐的時候,能夠又給一點時間自己考慮清楚,把計劃應想得周詳一些,佈局全面一些,或許,結果不會讓人惋惜。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我們追隨我們心中英雄時或者我們的目標,不但要有力,更應該有智有謀,才能取得成功。

《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們如果不考慮長遠、不預見事物發展可能出現的結果,不作充分的準備,就會被動、措手不及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03第三個蠟燭人,“獨特魅力的自我”

不從眾,不跟風,不要隨意做“羊群裡的那一隻羊”。

羊群效的定義:

羊群本是一個很散亂無序的種群,所有羊群都跟著一隻頭羊走,只要這隻頭羊奔走起來,所有羊都會盲目地一哄而上,根本不會考慮前面是否有天敵——狼,即使附近有更好的草場它們也不會停下腳步,這種盲目從眾的心理就被稱為“羊群效應”。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羊群效應


有一個很有趣的一個實驗,說的是法國的一位科學家曾做過一個毛毛蟲實驗:

把幾隻毛毛蟲放在一隻花盆的邊緣,使其首尾相連排成一圈,然後在花盆旁邊,撒一些毛毛蟲最愛吃的松葉。然而,可愛的毛毛蟲們就這樣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一圈接著一圈地爬著。爬了幾天之後,毛毛蟲們居然就這樣累死餓死了。而令人感到可悲的是,其實只要其中任何一隻毛毛蟲稍微改變路線,它們就能吃到嘴邊的松葉了。

由此可見, 這個實驗說明了羊群效應具有隨意性,從眾性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換句來說,就是人家做什麼,我們就跟著做什麼,哪怕裡面有不確定的因素或危險性,我們還懵然不知,因為從眾性,讓我們的思想不願意思考,而變得無所謂,但是我們應該多想想,而不要一味麻木的跟從,到最後獲得一無所有,永遠也到達不了自己的想要的理想狀態。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就像當中的第三個蠟燭人那樣,它緊跟著第二個蠟燭人,只是一味跟從奔跑,而沒有想想自已應該如何做才能讓大家更好的完成任務。如果他用心想一想,在他踏出蠟燭池的那一刻,不僅僅是跟隨,而是手拿火把,等第二人蠟燭人手中的火把用盡後,可以馬上接上,而不是到了最後,眼睜睜看著蠟燭人燃燒盡了,自己什麼也做到到,最後,留給自己的只有坐以待斃。

其實人生的最大悲哀的不是你失去了多少財富,而是連失去的東西也不知道是什麼的權力才是最痛心的,無知、無能、無可原諒自己才是最可怕的。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04第四個蠟燭人,“成就樂於奉獻的自我”

犧牲“小我”,成就“大我”,在成就別人的同時,也就成就自我。

“小我”與“大我”是由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

“大我”是代表國家、民族、組織、團體。

“小我”代表是個人。

在第四蠟燭人冒著被石化的威脅,將火把傳遞給第三個蠟燭人。它深知,這一選擇,可能會讓它從此消失在這個世個,但它還是選擇了實現“大我”,這是一個從容的選擇,一個隨心的選擇,在它的思想中,沒有比實現大我更加重要,這是一個人的思想高度所決定的。

最後,第三個手持同伴們的使命,向在目標所在地,飛奔在火池,與火把結合在一起,繼續為他人發光發熱。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也許有些人覺得它很傻,很不值得,犧牲了自己,成就了別人的精彩。衡量一個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也並不是從別人口中所說的那樣,不需要迎合別人的想法與行為,而是在自己心目中對這件事情的認知與思想高度,我的地盤我作主,自己認為的就是好的、舒服的,就可以了

在四個蠟燭人的身上,我們想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呢?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雖然這是一個短片,但每一個人看完,都有所不同,而讓我看到不但是在不同階段,不同角色,所喻意的自己也不一樣。看到的是是我們自己的一生的過程。讓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必須要做到兩點,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陽光,不枉此生。

①把控好人生的“守”。

所謂守:守住原來的自己。

守住自己原來的本性,善良之心。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處處以禮待人。在工作、生活中,有些事情做多做少,沒關係,不就是一刻鐘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善待自己,更要善待別人。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守好人生的初心,在這個社會的大染缸中,始終保持自己的原色調,不要隨波逐流,保持自己的特色,直到能支撐起整個人生的演出成功。

做好了人生的守,才能做好人生的“攻”。

②設計好人生的“攻”

所謂攻:在守的基礎上,增加攻的技能。在攻的過程中,我覺得創新這項功能要努力把握好。因為如果還用原來的方法,一成不變,怎麼應對現在的社會需求呢?只用開啟新的思維,新的觀念,才能打破舊思想,全新打造攻的新模式。

這樣的人生才能更有力、更有陽光。

在漫漫人生當中,難免自己有糊塗的一時,但要及時回頭,調整心態,尋找合適自己的方式,讓自己停下來,想一想,重新向目標出發。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結語

送給大家一句話,共勉: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認清自己的不同時期的所具有的品質,大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短片《蠟燭人》|4次奔跑,蘊含不一樣的自己,反思不同人生哲理


(本文所屬原創首發。作者簡介:傳遞正能量,用有溫度的文字曖化你的內心,情感育兒話與你作伴!我是樂評壹提,一個愛說、愛笑、愛運動的生活踐行者!關注我@樂評壹提,共同探討與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