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奸雄曹孟德,豈能以奸之一字抹殺之

為什麼世人稱曹操為一代奸雄呢?“奸雄”一詞何來?

一代奸雄曹孟德,豈能以奸之一字抹殺之

據載,曹操恩師太尉不忍其因出生而被埋沒,按當時慣例,想要名聲大噪,需要得到名人的評價。於是,曹操帶著禮品前去拜訪東漢末年頗具盛名的許邵,可是許卲因曹操少年時的一些所作所為很不喜他,便不願給曹操評價。曹操再三請求無果,暴脾氣發作,許邵一介文人自是無法對抗自幼習武的曹操,只好順了曹操的意,便有了著名的“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奸雄大概可以追究至此。(又說許邵原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也。後來東晉的史家孫盛,為自己貶魏抬蜀的目的,將英雄改為奸雄。)

一代奸雄曹孟德,豈能以奸之一字抹殺之

一是因為許邵的十一字名言,再則挾天子以令諸侯,或因“寧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一句話……奸雄便成了曹操的標籤。

然,雖一部《三國演義》將曹操寫成奸詐小人,可縱觀歷史其他文獻,如:《三國志》、《後漢史記》、《資治通鑑》等對曹操的評價均是正面大於負面。

一代奸雄曹孟德,豈能以奸之一字抹殺之

李瓚:時將亂矣,天下英雄無過曹操。

劉淵:大丈夫當為漢高、魏武,呼韓邪何足效哉!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

魯迅: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毛澤東: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一代奸雄曹孟德,豈能以奸之一字抹殺之

《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地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一代奸雄曹孟德,豈能以奸之一字抹殺之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未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一代奸雄曹孟德,豈能以奸之一字抹殺之

老瞞生漢末,無坐而臣人之理,然其發念起手,亦自以仁人忠臣自負,不肯便認作奸雄。如“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不戚年往,憂世不治”,亦是真心真話,不得概以“奸”之一字抹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