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戎马的赵云,一生未受到重用,只因复杂的蜀汉官僚体系

根据史书的记载,赵云一生确实没有如演义小说里一样受到重用,由其自身性格特点、能力特长以及客观政治需求所造成的,并非刘备主观上的不愿意重用。

《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临终曾托孤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刘备之所以要提醒诸葛亮马谡不能重用,是因为诸葛亮将马谡作为了自己重点培养的对象,诸葛亮身系蜀汉国运,重点培养的接班人当然是刘备托孤时最担心的,而赵云无论如何也不会被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征战戎马的赵云,一生未受到重用,只因复杂的蜀汉官僚体系

(赵云影视剧形象)

赵云是个怎样的人

近些年有人言赵云的能力其实一般,能够位列所谓的“五虎上将”是拜陈寿所赐,若非《三国志》将赵云与“四方将军”同列一专,赵云的名声也不会这么大。但回过头看看赵云的经历,他能够与关、张、马、黄入列一传是合理的。

《旧唐书·薛登传》的记载:至如武艺,则赵云勇,资诸葛之指捴。

明朝学者徐奋鹏评价赵云是三国时期最完美的人,这个评价基于赵云身上没有任何污点,是对品质的褒奖,这一点毋庸置疑,赵云表现出来的忠肝义胆、仁义爱民、刚正不阿,怎么看都是为人臣的标杆。但水至清则无鱼,如果说刘备一直处于前期的寄人篱下阶段,赵云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人,而刘备毕竟是将事业越做越大,出淤泥而不染的赵云就成为刘备集团里的一个另类,甚至是某些人的绊脚石、眼中钉。

征战戎马的赵云,一生未受到重用,只因复杂的蜀汉官僚体系

刘备入主益州时,本为激励将士,承诺将士入成都后可以适当拿取府库中的钱财,这在主公眼里是一种激励机制,面对这种情况政治家会如何做?刘巴预测府库被哄抢一空后会带来一系列经济问题,并拿出了解决方案——印制值百钱的铜板进行流通。

而赵云则不一样,面对这种局面,劝谏刘备不可为之,当有人提议将成都田产与房产分给诸将士时,赵云又是劝谏不可,这里是体现了赵云爱民,识得大体,胸怀格局,他的这一劝谏也迎合了刘备的心,毕竟刘备是要笼络人心的,一直唱的白脸,就等着人来唱红脸,而这个唱红脸的正是赵云,他也因此得罪了许多文武官员。

征战戎马的赵云,一生未受到重用,只因复杂的蜀汉官僚体系

关于赵云的品质,我觉得他正直的有些执拗,这一点在刘备东征孙权时格外明显,他一直强调蜀汉的首敌是曹魏,而非孙权,这个道理莫说是刘备,恐怕连啊斗都明白。但刘备这次东征是饱含着国家战略的决定,毕竟“隆中对”这一国策中,荆州的战略地位关系着蜀国未来数十年的发展方向。

刘备是带有赌徒心理的,因此将伐吴作为称帝后的一号令,此时的诸葛亮尚且未做出明显抵制,赵云如此强烈的否定必然让刘备失望。这一点容易让人联想起魏国的荀彧,无论如何都要正直立命,抵制曹操称魏王。

征战戎马的赵云,一生未受到重用,只因复杂的蜀汉官僚体系

(刘备影视剧形象)

赵云的能力

赵云的军事能力饱受非议,一方面是由其身份地位倒推出来的,一方面是在正史中实际战绩反应出来的。前者认为赵云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后,武将中的地位甚至不及魏延,后者则从关、张、马、黄的经典战绩中对比出赵云的军事能力确实不及四方将军,认为赵云是一位将才,不是一位帅才。

其实对于帅才的定义无非就是将领的统驭能力以及临场指挥能力,赵云可能更多的是表现出勇字,毕竟刘备对赵云的评价就是“子龙浑身是胆”,但在这个评价的背后是赵云在汉中战场上对曹军上演的一场“空城计”,只是罗贯中将此计戴在了诸葛亮头上,这体现的不光是勇,更多的是赵云的临场发挥以及谋略。

征战戎马的赵云,一生未受到重用,只因复杂的蜀汉官僚体系

(赵云)

刘备与刘璋决裂时,赵云和张飞、诸葛亮从荆州入蜀驰援,攻下巴东、巴西后,行至江州时分兵,其中赵云是走江阳、犍为郡一路,这是其统兵自主作战的一个经厉,而且犍为郡是当时蜀中的大郡,与蜀郡、广汉郡号称三蜀,也是蜀中赋税的主要来源。赵云独自率军平定蜀中大郡就证明了其统帅能力,完成任务后从成都南面与刘备等部完成对成都的合围,可以说益州之战赵云的作用很大。

征战戎马的赵云,一生未受到重用,只因复杂的蜀汉官僚体系

(刘备影视剧形象)

刘备的用人

但在益州之战中,刘备召集诸葛亮、张飞以及赵云入蜀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庞统在雒县阵亡,倘若庞统不死,可能蜀国的人事格局会有很大变化,关羽和诸葛亮等也许就会留镇荆州,形成蜀汉政权东部战区的核心集团,我认为这样也更有助于蜀汉政权的派系平衡。

《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的记载:孙权已得益州,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

征战戎马的赵云,一生未受到重用,只因复杂的蜀汉官僚体系

(刘备影视剧形象)

既然入蜀已成定局,那么诸葛亮等一众荆州派与元老派,与益州本土势力以及刘焉曾带入益州的东州派就形成蜀中错综复杂的政治体系。这就导致了刘备用人上带有很大的权衡性,刘备攻打益州时就已经发现了益州的问题,那就是东洲派与益州本土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益州内部出现了大面积引狼入室的现象。这个对于君王来说是最为忌惮的,因此刘备的用人策略必须要平衡各方势力的利益。

征战戎马的赵云,一生未受到重用,只因复杂的蜀汉官僚体系

(赵云影视剧形象)

赵云真的就没有实权吗?并非如此,刘备出征东吴前期,由于张飞的突然离世,江州战区的最高指挥出现空白,刘备便以赵云顶替了张飞,督江州军政,这里能体现刘备在危急时刻最信任的还是赵云这位老伙计。

说到信任,恐怕刘备一生最不会怀疑的人除了关张,就属赵云了。这位忠肝义胆的将军在刘备白手起家时便一路相随,两次护幼主啊斗脱离险境,当刘备入川时,孙夫人幺蛾子不断,刘备便以赵云管制内务,这种外将管理君主内务的事情,恐怕在整个三国时期都属罕见!

征战戎马的赵云,一生未受到重用,只因复杂的蜀汉官僚体系

(赵云七进七出)

《云别传》的记载: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

综上所述,刘备没有重用赵云,是受限于为数不多的官位,以及错综复杂的蜀汉官僚体系,当事业弱小时,没有那么多人才任命,刘备甚至可以与赵云同榻而寝,但当蛋糕越做越大,就必然代表着融资进来的股东越来越多,利益分配不能够如前期一样,以免企业崩盘。

参考文献:

1、《三国志》

2、《云别传》

3、《旧唐书·薛登传》

4、《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