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孩子进名校,一家长被骗7万元!“鸡娃”教育背后家长的焦虑

“鸡娃教育”近几年北上广深家长们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意为 “给孩子打鸡血”,不停的让孩子去学习,去拼搏?


为什么所有的家长最后都会选择鸡娃?


鸡娃大军中,一周给孩子上四五个培训班皆是常态,付出了金钱和接送时间,很多妈妈会陪着孩子来回奔波,钻研学习。对于“鸡娃”们来说,每天除了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是在上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这几乎是对他们最好的写照。大家似乎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不落后于他人,赢在起跑线上。


为让孩子进名校,一家长被骗7万元!“鸡娃”教育背后家长的焦虑

培训机构教室外的家长

前阵子,小编看到一篇报道,上海一个妈妈张女士被自己儿子同学的母亲金某以帮忙择校为名,骗走了“公关费”7万元。

在平时闲聊中,金某得知张女士正在为儿子小升初择校发愁,便告知其表妹在重点中学任教,可以帮助孩子“走后门”到该校就读,但需要“通关费”。在金某表示事情基本“敲定”的第二天,张女士便将7万元现金交给金某。

随着开学日期临近,入学通知书却迟迟没有收到,张女士又多次联系金某,却被以各理由搪塞。直到开学,都未见到金某口中的表妹黄小姐,而孩子的升学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最终,发现自己受骗的张女士选择了报警。

经调查,金某表妹黄小姐确实是此中学教师,但金某从未与其提过张女士儿子入学的事情,更未收到任何“公关费”。到案后,金某如实供述自己捏造事实托关系办理入学,骗取张女士7万元钱款的犯罪事实。

为让孩子进名校,一家长被骗7万元!“鸡娃”教育背后家长的焦虑

图:犯罪嫌疑人金某被抓获 普陀公安分局供图

为什么家长愿意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将孩子送进名校呢?


在很多家长看来,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就像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的入学名额是有限的一样,要想享受到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学习成绩好只是一项最基本的“敲门砖”,要想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还必须具备各种“加分项”,也就是各种艺术特长,包括弹琴、唱歌、跳舞、画画、主持等等。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接受最好的教育。“鸡娃”辈出的时代,既源于家长对教育的一种焦虑,也源于对未来社会竞争的一种焦虑。

为让孩子进名校,一家长被骗7万元!“鸡娃”教育背后家长的焦虑

从心理学分析,家长无法消减的焦虑,以及因此引发的上述行为,主要源于三种心理状态。首先是向上的社会比较。父母急切希望通过与优秀孩子的比较,能够激励自家孩子,给孩子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如果用作比较尺度的参照标准不切实际,不仅正面功效会失效,还会影响到幸福感、情绪及认知。


其次是不安全感。去年国内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国人对于工作的不安全感,比世界平均值高出20%。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以后面对激烈竞争时处于弱势,但在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不断地强调这种不安全感,往往只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心理阴影,甚至会让他们把这个理念传递给下一代,形成恶性循环,逐渐发展成“中国特色的生存危机感”。


最后是从众心理。父母在对孩子缺乏准确认知时,很容易盲目从众,同时,他们也担心做出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决定会面临压力。所以,即便有家长对自家孩子有全面的了解,也可能迫于外界压力而服从大多数,从而减少因自己选择失败带来的愧疚感。这一点在中国家长竞相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上,体现得极为明显。他们有些是不知孩子擅长什么、适合什么,有些就算知道,也因为害怕被“别人的孩子”落下而选择从众。


所以当家长给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艺术培训班的时候,往往容易从自己的经验或主观意愿出发,而无视孩子的兴趣、特长、天赋等等因素。这样一来,很多孩子要么在父母的要求下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课程,然后应付了事,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要么就是什么都会一些,但什么都学的不精,最终成了“特长不长”。很显然,这种违背了教育和孩子成长规律的学习和培训方式,往得不到家长们想要的结果,而且中国家长内心的焦虑,在日常中通过言行感染到孩子,并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为让孩子进名校,一家长被骗7万元!“鸡娃”教育背后家长的焦虑

如何从根源上消除这种不良心态?

家长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中的“欣赏式探询”模式,与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沟通方式不同,欣赏式探询在激发个人的热情和天赋。这是一个能够产生强大正能量,激发内在动力的工具,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或许能有不错的效果。

“欣赏式探询”模式有四个关键的流程,称为4D循环。

为让孩子进名校,一家长被骗7万元!“鸡娃”教育背后家长的焦虑

发现自我优势(Discovery),家长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独有的气质特点和潜在优势有一个清晰认知,并承认和接受它。

树立长远梦想(Dream),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根据孩子的特质,量身定制出成长发展规划,对症下药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定阶段目标(Design),家长需要将长远目标分设为可实现的短期计划,要鼓励孩子跟过去的自己对比,而不是跟同龄人作横向的比较。

积极持续实现(Destiny),保持乐观,采取积极行动,家长可以把注意力从孩子的不足转移到已经取得的成就上,欣赏他们付出的努力,这种正面反馈更能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主学习动力。

前阵子很多关于在家上网课,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静下心来好好上课不再沉迷手机游戏,每天与孩子斗智斗勇的事迹。是否应该让孩子用手机?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重点应该是如何让孩子正确的使用手机,家长群里有一个家长的做法小编觉得可以借鉴:

“孩子寒假被无限延长,每天玩手机成了习惯。上着网课,心却都在游戏上了,老师讲了什么一问三不知。”这位家长吐槽道。

为让孩子进名校,一家长被骗7万元!“鸡娃”教育背后家长的焦虑

“一开始我一气之下直接没收了孩子的手机,甚至下了禁令,谁都不许给他手机玩,但是家里人禁不起孩子的软磨硬泡最后还是会妥协。后来有一天我拉着他坐下来好好聊了一下,发现孩子其实沉迷游戏只是因为太无聊了,觉得游戏很好玩。”于是这位家长跟孩子协商,给孩子手机下载了格雷盒子APP,设置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的游戏,一个小时之后就无法再使用游戏软件,并且增加2小时的亲子时间,孩子写完作业之后跟家长一起玩一些智力开发小游戏,例如一起画画、玩魔方、拼拼图、做数独......为了增加乐趣,还准备了各种获胜奖励。孩子逐渐喜欢每天跟父母的小互动,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沉迷游戏。

为让孩子进名校,一家长被骗7万元!“鸡娃”教育背后家长的焦虑

孩子爱玩是天性,当他们说不愿意写作业要玩手机时,家长不要一味地批评孩子,也不能纵容孩子任意去玩。这时候家长需要及时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从实际解决孩子的根本问题。


家长可以借助科技产品协助自己管教孩子,但最重要的还是家长跟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格雷姐姐理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以及对孩子未来的竞争焦虑、生存焦虑,但是一定不要忽视了教育和成长规律。与其在焦虑中投入过多的无效努力,倒不如试着把焦虑的心放下,尽可能用欣赏的眼光提供鼓励和支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轨迹要走,家长适当的给他们一些引导,把一些选择权留给他们未尝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