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全面否定英語和過度重視都不可取,我們需要從中權衡

近來,關於將英語踢出高考或者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佔比的呼聲越來越大,從網上數據來看,大部分的網友都認為現在我國的教育過度的重視英語,對於學生未來的發展不利。而個人也認為目前我們的教育的確過於重視英語的教育了,而忽略了我們國家的文化精髓,偏離了我們教育的初心。

過於重視英語的教育教學主要表現在:首先,現在的英語教學很多從幼兒園就已經開始了,美其名曰贏在起跑線。而在幼兒園的小朋友一般都是3-6歲,這個年齡階段,大部分小孩連自己國家的母語都還沒整明白,就要開始去學習英語了。

其次,在社會上的各種英語培訓機構層出不窮,比較出名的有什麼新東方以及華爾街等。而我們的母語及其國學在社會上卻很難見到像樣的培訓機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形成一種全民學英語的潮流,所以英語教學就很有市場,漢語和國學卻是無人問津!


理性看待:全面否定英語和過度重視都不可取,我們需要從中權衡

華爾街英語培訓機構

最後,很多高校的學位證和畢業證和英語的等級掛鉤,在大學階段如果英語過不了相應的級別,即使你的專業可能和英語完全不相關,那麼也可能得不到畢業證或者學位證。但是卻沒有高校應為漢語或者國學不過關,不讓其畢業的。

儘管英語作為世界性通用語言,其重要性也毋庸置疑!但是對其過度重視,甚至其權重超過我們的母語,我們的國學,那麼就有點本末倒置,違背了我們的教育的初心了。畢竟,這裡是中國。

個人認為,過度重視英語教學的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學生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除了會佔用大量的時間外,最主要的是還會淡化其母語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讓學生誤認為自己國家的語言不重要,英語才是最好的,會使得孩子對國家的認同感降低,也就淡化了孩子的愛國情懷。一個對祖國認同感降低了的人,出國留學後即使學有所成也很難回來報效自己的國家,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國家沒有說英語的這些國家好。

理性看待:全面否定英語和過度重視都不可取,我們需要從中權衡

許可馨的不當言論


其次,由於英語被過度重視,那麼漢語和國學這些我們華夏五千年傳承下來的精髓就會越來越不被學生所瞭解。國家的歷史也會越來越被淡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就會越來越弱。這樣嚴重時就會導致我們國家為了的接班人沒有民族自信,這樣是沒辦法治理好國家的。我們國家既然在古代能夠屹立於世界之巔,成為他國學習的典範,那就說明我們國家的國學精髓值得去學習,我們不能捨本求末。

理性看待:全面否定英語和過度重視都不可取,我們需要從中權衡

中國教育聖人——孔子

最後,在英語被過度重視的情況下,會使得很多學生滋生崇洋媚外的心理!這是最危險的,這類人會認為國外什麼都是好的,只要是國外的東西,就一味地去盲從。簡單舉個例子:某去美國留學的留學生,作為留學生代表在開學典禮上發言,該留學生“語出驚人”,竟然說出來美國空氣都是甜的,在國內每天出門還需要戴口罩!如此崇洋媚外,可見一斑!

另外,還有近日在網絡上發佈不當言論的許某馨,也是在我們教育的一個失敗品!這類人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當然,這些人目前來說只是極少數,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要做到防微杜漸的效果。

既然英語不能過度重視,那是不是將其完全丟棄呢,那肯定也是不行的,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英語作為國際上通用語言,其重要性仍然毋庸置疑,很多專業性的東西的確離不開英語,所以只要擺正其作為一門外語的地位就行了。

就目前來看,我們在高考的時候可以將英語作為選考科目之一,和化學、物理、生物、歷史、地理以及政治這些科目一樣,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對應的科目。同時,在初中以前的英語教學建議取消,大學畢業證、學位證這些關鍵性證書,除了和英語強相關的意外,取消其和英語證書的關聯性。

畢竟,不是每個學生畢業要都要從事和英語相關的專業的!而對於所謂的英語的專業性論文,既然漢語是全球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那麼為什麼不能自己用漢語寫出來,至於別人要看,自己去翻譯好了,做人要有自信!我們沒必要去這麼迎合別人。

至於高考降低英語分數佔比之後空出來的部分,可以適當提高漢語、國學、中國歷史以及愛國主義的教育,以期達到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是心有祖國,為國家服務的人才,這樣,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大家對於過度重視英語教育的問題,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點贊關注,祝各位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