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代的谷城縣鋪、村鎮名,朋友們來認老地名,

一、村鎮名


明清兩代的谷城縣鋪、村鎮名,朋友們來認老地名,


東:仙人渡(縣東十二里)、徒溝(十五里),張家集(五十里)

東南:格壘嘴 (縣東南二十里) 柴店(三十里) 黃旌埠口、廟灘(俱四十里)太平店(五十里)茨河 、磚橋鎮(俱七十里)

南:水南、小洲、丁家灣、迴流灣 、茅坪、汪家河、 前莊、後莊、磨石、石庫、郭家峪、廖家坪、五朵山、沔陽港、鍾家洲、湖南集(縣南二里) 羊皋集(三十里 )

西:新店(縣西二十五里 ) 餘家店、蘇家河(俱三十里) 石花街(五十里) 黃峪鋪(六十里)昝家鋪(九十里)

西南:蒼峪、老雅山、筍芽峪 、紅峪、慶峪、習谷廟、馬腦觀、老母峪、隆峪溝、大旗山 、小旗山、平頂山、長峪溝、風火山、倒驢山、五道嶺 、張家河、 張村(縣西南二十里)

北:鹿凹 、樸頭樹、阮家坊 、任家營、李家河、古山坪、范家河、周家灣、易家畈、何家洲 、九里坪、 溫坪 、梅村、埡子口、白石洲 、陶溪 、黃土河、團湖、大峪、佛川、真武堂、 雷家巷、小羶坪、七坪、大陌山、 葫荻 山 、 潭口、宋家集(縣北五十里 )

東北:後湖、 古羊河、白沙、 涓口、沅漕洲(縣東北) 唐家洲 花墓 土地嶺 八里川 龔家塘 黑水河

======

個人感覺

一:原來仙人渡和太平店歸谷城管轄。明代張獻忠被招安後,安置在太平鎮,是不是這裡?憑直覺應該不是這個太平店。

二:我們現在說的五朵山縣谷城縣大約有七十里,但縣誌上的五朵山似乎在二十里範圍內。不清楚為啥。

三:似乎很多地名都找不到了,比如涓口,這個名字還是比較特殊的,百度上查不到。我們現在熟悉的幾個鎮,並不在這個名單上。查襄陽縣和棗陽縣,很多村鎮名都在,變化不算大,但是為何谷城的地名變化這麼多,導致我都懷疑我看錯縣名了。


明清兩代的谷城縣鋪、村鎮名,朋友們來認老地名,


二:鋪

谷城縣十二鋪,其徭編鋪司兵五十九名。此鋪為驛站的中間站,負責通訊和巡邏任務的,所以僅在驛道上有。

縣前總鋪(東十五里)新設鋪(又十五里)柴店鋪(又二十里)毛家鋪(又十里)磚橋鋪(通襄陽縣鋪)

(西向總鋪五里 )老官鋪(又二十里)新店鋪(又二十里)石花鋪(又二十里)黃峪鋪(又二十里)昝家鋪(又十里)王家鋪(通均州鋪)

北自總鋪二十里安家鋪(通光化縣)

=====

同樣的問題,大多數名字比較陌生。柴店鋪應該在太平店鎮柴店村,老官鋪的名字還在,新店鋪似乎百度不到。

請朋友們來辨別一下。


明清兩代的谷城縣鋪、村鎮名,朋友們來認老地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