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小故事(可以失意,不可以失志)

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总统林肯,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可谓历经坎坷。有人曾为林肯做过统计,说他一生只成功过3次,但失败过35次,不过第3次程国光是他当上了美国总统。事实也的确如此,最终使他得到命运的第3次垂青,或者说争取到第三次成功的,完全是他的坚强。在他竞选参议员落选的时候,他就说过:“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一下,另一只脚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

岁月的惊涛一栏推一浪,不堪负重的生命要接受多少次的失意于磨难?不停地超越苦难,在屡败之后还能屡战的人,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谈到“屡败屡战”这一句话,怎么也绕不过晚清的曾国藩。这个进士出生的文人,于1852年奉命回湘办团练,团练初具规模后的前几年,他唯一做的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只打败仗。

从1854年练成水陆师出征,到1860年兵败羊栈岭,曾国藩可谓一败再败,小的败仗不计其数,大的惨败就有四场:1854年湘军初征就在岳州被太平打的落花水流;1855年在江西潘阳湖全军覆灭,连自己的指挥船也被抢走;1858年部将率兵血战三河镇,6000兵勇无一人生还,三湘大地处处缟素;1860年李秀成破羊栈岭,曾国藩在60里外的大营中写好遗书、帐悬佩刀,以求一死,好在李秀成主动退兵。 就像凤凰从烈火中涅槃,这个被满族大臣讥笑为“屡败屡战”的常败将军曾国藩,最终用他“屡败屡战”的勇气与决绝,打到南京,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个强者。

倘若我们在失意时浑浑噩噩、一蹶不振,只会失意又失志,最后将失去自己的前程。而如果我们沉下心、挺直腰,像弹簧一样收缩自己的高度但急需这能量,只等机会出现就能再次崛起。因为有挫折才会奋起,不要因挫折而折断人生奋进的脊梁。

2008年10月5日,在台湾享有“经营之神”盛誉的“台塑”董事长王永庆离开了人世,享年92周岁。王永庆年轻时先是在米店打工,后来靠经营一家米店起步。他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坎坷与挫折。他曾这样说:“人在失意之时,要像瘦鹅一样能忍饥耐饿,锻炼自己的忍耐力,等到机会到来。”在抗战时期,由于粮食不足,王永庆只得让自家的鹅到野外觅食。一般说来,鹅养四个月后,就有五六斤了。可是,当时养的鹅,由于只吃野草,四个月下来只有两斤重。等到抗战胜利,粮食危机缓解,瘦鹅有了充足的饲料,居然能在两个月里从两斤重迅速增加到七八斤!究其原因,是因为瘦鹅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胃口奇佳,而且消化能力极强,所以只要有东西吃,它们立刻就能肥起来。

有句意大利艳遇说:“即使水果成熟前,味道是苦的。”苦涩的感觉是成长与内心挣扎的一部分。我们可能常常这样自语:“为什么是我呢?我已经努力了,但命运总是和我作对,这太不公平了。”有谁不会有这种感觉呢?然而,如果任由自己陷于怨恨与绝望,你就永远无法在人格上成熟起来,成长亦无从发生。痛苦的境遇就像是散落在自我田野上肥料一样 ,可以促进自我的成长,自我田野中的禾苗会因为受到耕耘、施肥而能够更茁壮健康的成长。

我们的人性并非一开始就发展的很完善。相反的,他是经过日常生活的竞争和挑战之后才日益完善的,就像一块铁在铁匠的炉火中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形。面对失意,不能失志。燕子去了、有在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在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