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標”、傲慢與偏見,二戰前英國構建集體安全體系的努力與失敗

引言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在慕尼黑舉行會談,為避免戰爭的爆發,在捷克斯洛伐克方無人在場的情況下,英法兩國出賣了“小兄弟”捷克斯洛伐克,簽訂《慕尼黑協定》,將蘇臺德區割給德國,史稱“慕尼黑陰謀”,標誌著英國綏靖外交達到了頂峰。然而,英法在慕尼黑的對德綏靖並沒有換來持久的和平,1939年3月15日,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全境佔領,綏靖政策被證明已經失敗。

“雙標”、傲慢與偏見,二戰前英國構建集體安全體系的努力與失敗

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全境佔領後,戰爭實際上已經無法避免。從3月到9月,圍繞構建集體安全體系,英國進行了一系列看似理性卻實際上無實際效果的外交努力,其過程體現了對德對蘇的雙重標準以及英國的傲慢與偏見。

一、英國對東歐諸國的安全保證:形式大於實際意義,停留在口頭上的“安全保證”

3月事件後,英國輿論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英國政府的政策開始發生改變。3月17日,張伯倫在伯明翰的演講中首次對希特勒發出了比較嚴重的警告,“我們已享有了數百年的自由,我們是永遠不會放棄它的”,18日,英國政府詢問法蘇兩國,如果德國進攻羅馬尼亞,兩國的反映問題,23日,英法宣佈對荷蘭、比利時提供保證,30日,英國向波蘭提出安全保證。在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後半個月的時間裡,英國採取了一系列與綏靖政策截然不同的政策。4月7日,意大利入侵東南歐小國阿爾巴尼亞,英法13日宣佈對羅馬尼亞以及希臘提供安全承諾。

關於英國陸軍的“有限責任“論的觀點開始被摒棄,英國政府開始主張將法國納入英國的防禦體系,決定立即建立一個包含有19個步兵師以及2個騎兵師的大陸遠征軍。4月15日,英國首次在和平時期宣佈實行義務兵役制。

“雙標”、傲慢與偏見,二戰前英國構建集體安全體系的努力與失敗

英軍


對於英國政府的一系列舉動,德意兩國表現出明顯的輕視。4月7日,墨索里尼不顧張伯倫的警告佔領阿爾巴尼亞。4月27日,希特勒宣佈廢除《英德海軍協定》與《德波互不侵犯條約》,5月22日,德意兩國軍事同盟條約簽訂。在德國看來,英國所做出的安全保證承諾,“不過是對同德國實行真正妥協的一種補助手段,只要那個唯一重要和值得努力實現的目的一旦達成,即同德國一旦成立協定,那時這一切聯繫便會化為烏有”;英國這樣做的目的是“既想用擴充軍備和獲得同盟國的手段加強自己去與軸心國抗衡,但同時又企圖用談判辦法同德國達到親善的協定”。事實上,正如德國預料的一樣,張伯倫並沒有徹底放棄綏靖政策,在他看來,“我連一秒鐘也沒有懷疑過我在慕尼黑會議上所做的事情的正確性……為了使我國在慕尼黑會議以後作好戰爭準備,我還可能做出比我所做的更多的事情”。

“雙標”、傲慢與偏見,二戰前英國構建集體安全體系的努力與失敗

二戰前歐洲形勢


英國的安全保證換來了德意之間的強力回應,如果英國想真正履行對波蘭等國的保證,按照其重整軍備的程度以及可採取的措施而言,是遠遠滿足不了實際需要的。因此,要想真正遏制德國的戰爭傾向,與蘇聯進行集體主義安全談判就成為制止戰爭的最後有效途徑,英國國內的有識之士也認識到“同俄國聯盟”已成為“剩下的一線希望”。從1938年到1939年,丘吉爾一直提倡建立一個抵抗納粹侵略的“大同盟”,而“‘大同盟’的關鍵就是 同俄國達成諒解,”“沒有俄國的積極援助,就無法維持一條反對納粹侵略的東戰線。”在現實與社會各界的壓力下,從3月到8月,英法與蘇聯之間斷斷續續的進行了幾個月的關於建立集體安全的談判。

二、英法蘇三國集體安全談判:一方面要求蘇聯履行單方援助義務,另一方面從談判態度上又沒有表現出對達成談判意向的誠意

在1939年3月以前,蘇聯一直被排斥在英國內閣的討論之外,參謀長委員會一直強調蘇聯的弱點,強調紅軍在指揮和供應方面的不足。直到1939年4月底,他們仍然拒絕承認蘇聯龐大的陸軍人數的意義,把蘇聯空軍看得陳舊不堪,強調共產黨內部在意識形態上反對為保護資產階級的制度而捲入戰爭。

“雙標”、傲慢與偏見,二戰前英國構建集體安全體系的努力與失敗

蘇聯紅軍


然而在3月事件後,儘管英法對波蘭提出了安全保證,但英法的地理位置使得難以給予有效的直接援助,聯蘇抗德成為惟一可行的辦法。此時英國的輿論測試也表明英國人民迫切希望與蘇聯結成聯盟,“贊成同蘇聯締結協定的人數佔87%”,在這樣的背景下,英法開始了與蘇聯的談判。然而,英國對於談判的態度與行動註定了建立三國集體安全的構想會歸於失敗。

“雙標”、傲慢與偏見,二戰前英國構建集體安全體系的努力與失敗

謀求安全的波蘭所處位置


3月22日,蘇聯政府通過塔斯社表示希望召開蘇、英、法、波、羅、土代表會議共同討論反對侵略的共同行動,英國政府則建議由蘇、英、法、波簽署一項宣言,但隨後就放棄這一建議。

1939年4月14日,英國政府建議蘇聯政府發表一個援助鄰國的單方聲明。該建議要求蘇聯在立陶宛或芬蘭在遭到德國侵犯的時候必須予以援助,英國則不負援助責任,而當蘇聯遭到侵犯時其鄰國與英國則沒有援助的義務。這無異於將蘇聯推上獨自對德戰爭的道路,遭到了蘇聯的拒絕。4月17日,蘇聯向英法提出了一個反建議,建議蘇、英、法三國互相承擔義務,當三國中一國遭到侵略時,彼此間必須給予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一切援助;蘇、英、法承擔義務,當位置在波羅的海和黑海之間而與蘇聯接壤的東歐國家遭到侵略時,必須給予這些國家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一切援助;蘇、英、法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確定彼此對這些國家中每一個國家軍事援助的範圍和形式。如果這些建議被英法所接受,則意味著英法蘇三國集體安全體系的形式。

在輿論的壓力下,英國於5月9日將答覆送達莫斯科,然而這個建議將蘇聯置於一個單方面履行義務的地位。建議要求如果英法因波蘭、羅馬尼亞而同侵略者發生戰爭時,蘇聯要對英法進行援助,而英國政府對蘇聯如遭到進攻時,自己將承擔何種義務卻隻字未提。英法的態度顯然是蘇聯政府不能接受的,5月27日蘇聯向英法代表指出,他們提出要在歐洲共同反抗侵略的協定草案,既沒有把組織蘇、英、法三國之間有效的互助計劃包括在內,也不能證明英法兩國政府真正要與蘇聯締結相應的協定。英法政府與其說對締結條約有興趣,倒不如說對談判有興趣。

“雙標”、傲慢與偏見,二戰前英國構建集體安全體系的努力與失敗

英法蘇談判


英國政府對待締結條約的態度還可以從委派的談判人選上看出。為了在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上“綏靖”德國,張伯倫不顧高齡曾三次親赴德國面見希特勒,又同哈利法克斯同赴羅馬為墨索里尼的健康乾杯,而與蘇聯談判卻僅僅派去了一個外交部的普通官員威廉·施特蘭;艾登曾經自薦去莫斯科談判,卻沒有被採納;當蘇聯政府為加速談判進展邀請哈利法克斯赴莫斯科時,又被哈利法克斯所拒絕。當雙方的談判討論到軍事問題時,蘇聯政府委派了以伏羅希洛夫元帥為首的代表團,紅軍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也參與其中,而英國政府僅僅派遣了一個退伍海軍上將拉克斯。

“雙標”、傲慢與偏見,二戰前英國構建集體安全體系的努力與失敗

蘇聯談判代表伏羅希洛夫元帥


英法代表團從海路出發,直到8月11日才打到莫斯科,並且沒有攜帶簽訂重要軍事協定的全權證書。英國軍事代表團還得到英國政府的指示說:“英國政府不願承擔約束自己手腳的具體任何義務,因此應當儘量使軍事協定限於最一般化的條件”。

英法蘇三國關於集體安全談判的進程表明,英國政府包括法國政府並未誠心對待同蘇聯的締約談判。與對待蘇聯態度截然相反的是,在與蘇聯談判的同時,英國政府仍然試圖通過妥協談判滿足德國的一切需求。最後,隨著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英國的和平幻想最終破滅。

三、英德談判與蘇德締約:最後關頭的英國仍然沒有放棄與德國和解的努力,但蘇德之間的締約徹底關閉了英國幻想的和平大門

1939年的夏天,當英國與蘇聯進行集體安全的談判時,仍沒有放棄與德國妥協和解的努力。3月,英國工業聯合會和德意志帝國工業組簽訂了一項協定,目的在於保證英德兩國的工業體系能夠實行更全面的合作。6月29日,哈利法克斯在國際關係研究院發表演說,表示可以與德國商討一切問題;如果德國放棄使用武力而採取和平解決辦法,則“殖民地問題,原料、貿易摩擦問題,生存空間、限制軍備問題,以及任何其他影響歐洲各國公民的問題”,都可以討論。

“雙標”、傲慢與偏見,二戰前英國構建集體安全體系的努力與失敗

張伯倫


6月到7月,英德雙方在倫敦進行談判。雙方不僅討論了經濟合作的問題,還討論了包括政治、軍事等問題的計劃。英國建議雙方締結不侵犯協定和不干涉協定,“劃定諸強間,特別是英德兩強間擴張空間的界限。”英國代表還表示,一旦這兩個協定締結成功,英國將拒絕它不久前給予波蘭的保障。除此之外,英國政府要打算締結一個經濟協定,解決殖民地問題、原料和市場分配問題,並規定由英國提供德國一筆鉅額貸款。

英國原本通過締結英德協定將德國的矛頭指向東方,然而對於英國的建議,希特勒並未加以接受。德國表示,“在英法蘇三方談判尚未以某種方式結束以前,英國政府無論是發表演說或採取其他途徑以爭取同德國達成協議而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沒有任何成功的希望。”因此,儘管英國做出了巨大讓步,妥協依然沒有取得成功。

英國政府對談判的模糊態度以及英德秘密談判的消息使蘇聯逐漸放棄了建立集體安全的設想。開始從自身安全角度出發,接受德國的和平建議,雙方迅速進入談判階段,8月23日,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歐洲最後一次可能制止戰爭的希望破滅。

“雙標”、傲慢與偏見,二戰前英國構建集體安全體系的努力與失敗

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在3月事件後,英國政府本來擁有充足的時間與蘇聯建立一個遏制全面戰爭的安全體系。然而,由於英國並未徹底放棄堅持多年的綏靖戰略以及片面的蘇俄觀,談判最終歸於失敗。蘇德條約簽訂一週後,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堅持多年的綏靖戰略以失敗告終。

“雙標”、傲慢與偏見,二戰前英國構建集體安全體系的努力與失敗

德國閃擊波蘭,二戰爆發


結語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戰略思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又引發了一系列悲劇事件的發生。

英國又是幸運的,英吉利海峽再一次在不利的戰爭初期拯救了它們,不然縱使擁有丘吉爾,也可能如戴高樂一樣流亡海外。在丘吉爾的領導下,英國人再次戰勝了德國,英國為戰爭所作出了努力都證明了此前20年英國戰略家們對英國戰略潛力的錯誤判斷。

在世界局勢相對平靜的20年代,英國人有效地防止了海軍競賽。然而在30年代,英國所面對的是一個複雜的世界,戰略幾乎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而公眾與官方的盲目樂觀和幼稚判斷加劇了在制定成功的戰略政策方面的困難。日本人首先構成了對大英帝國的嚴重威脅,隨後的納粹德國更使得英國本土處於致命的威脅之中。英國政策的失敗並不是綏靖政策本身所造成的,而是由於戰後的戰略家、國務家們對包括“十年規則”與綏靖政策在內的一個個錯誤戰略的頑固堅持,使英國喪失了一次次本可扭轉局勢的機會。

歷史給了英國糾正錯誤的時間,幾百年所積攢的戰略資源為二戰時期的英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後續力量,戰爭潛力被充分的發掘起來。二戰也充分證明了英國人民並非是如此的畏懼戰爭,在德國人面前,英國人充分地表現出了自己的犧牲精神。

在成功的捱過了法西斯的“三板斧”之後,英國終於贏來了轉機,在全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共同努力下,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二次大戰方才得以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