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中音版歌曲的声乐美学特征探讨(三)

陈敏中音版歌曲的声乐美学特征探讨(三)

陈敏中音

接上篇继续谈声乐作品的内在美。

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艺术独有的审美范畴,是一种能够让人感受、领悟却难以言表、具体把握的意蕴和境界,“意”是作者的心境,“境”是声乐作品中描绘的艺术图景,“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由于民族性格比较含蓄,中国的艺术作品包括声乐作品常能够使人回味和无限遐想,具有神韵和含蓄之美,留有审美想象空间。“神韵”指声乐作品所蕴含的含蓄、内敛的情感意象,不可言传谓之“神”,余味绵长谓之“韵”。

就声乐作品而言,“意境”有两个含义,一是歌唱者在二度创作中研究原作时,头脑中想象的作品的意境;二是听众欣赏歌曲时,头脑中依据歌唱者的演唱而浮现出来的意境。按照声乐作品题材的不同,歌曲中的意境分为写实型意境和象征型意境,前者具有鲜明的形象意境,如陈敏中音演唱的《草原之夜》;后者是根据歌名产生的联想或主观感情,如她演唱的《绒花》。听众所体验到的意境除词曲作者所营造的外,还与歌唱者的想象力特别是表现力有很大关系。

在陈敏中音版所有歌曲中,每一首都有其独自的意境,闭着眼睛听时,头脑中都会浮现出一幅活动的画面。但我认为其中最具意境美的作品有:《清明雨上》、《凤凰于飞》、《那些花儿》、《情网》、《天空之城》、《草原夜色美》、《月夜》、《当你老了》、《假如爱有天意》。这些歌曲共同的特点是:陈敏中音以她出色的表现力向听众展现的意境气韵生动、韵味深邃、余韵悠长,具有很高的声乐审美价值。

声乐作品的外在美一般包括表情美、形体美(台风美)、形象美三个方面。

表情美 这里说的表情为狭义的,仅指歌唱者的面部表情。表情比词曲更能够表达歌曲主人公复杂而难言的内心活动,歌唱者可以运用眉毛、眼睛、嘴唇、面部肌肉来传递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特别是眼神,只有当歌唱者演唱时深入到角色的内心活动中去,仔细揣摩其心理活动,才能通过眼神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

陈敏中音在演唱时面部流露的表情总是与正在演绎的歌曲的情感非常贴切,不夸张、不欠缺,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今夜无眠》中的喜悦、欢快,《亲密爱人》、《山茶花》、《月光小夜曲》中的幸福、陶醉,《何日君再来》中的无限温柔,《车站》、《西海情歌》中的悲伤,《感恩》中的虔诚等。


尤其是在《山茶花》中,当三次唱到副歌:“年十七年纪十八,偷偷在说悄悄话,羞答答,羞答答,梦里总是梦见他”时,她头微低、目微闭,面含笑意,表情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张情窦初开的山村姑娘与情郎在一起时那甜蜜而又害羞的肖像,正在回味着梦中相会的幸福;而且,我从陈敏中音面部看到的微笑,正是那种热恋中的少女发自内心、挡都挡不住的笑意,这表情太绝了!所以我认为,《山茶花》作为陈敏中音版歌曲中表情美的典范当之无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