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很多电影都是由小说改编来的,《安德的游戏》是美国当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奥森·斯科特·卡德的代表作,它曾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第一名

,连续占据亚马逊畅销榜166个周之久,也是在每个书店都能看到的经典巨作。1986年小说在出版后的不久就获得了科幻文学最高奖项星云奖和雨果奖。


《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电影根据小说改编,讲述了未来的人类世界,在连续遭受了两次虫族入侵后,全人类为了抵御宇宙深处的威胁不得不团结起来建立了国际舰队。故事设定在未来世界,所以那个时候人类已经步入太空时代,电影中的主角是一位只有十几岁的孩子,也是他最终拯救了地球。

小说与电影之间


《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之前一直有很多电影作品是小说改编,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威尔史密斯的《我是传奇》,还有人人都知道的《哈利波特》系列,再往后说还有经典的《教父》系列,它们成功的地方不只有票房,吸收了大量书迷和影迷群体。

《安德的游戏》这部电影评论一直两极分化,很多人指出电影没有体现出原著的精髓,其实从一部小说要改编成电影开始,就已经成为了新的故事,也一定会有一部分人不接受、不喜欢,毕竟电影、影视方面篇幅有限,所以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去诠释大量的内容和庞大的世界观,只有做出系列电影。


《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在看《安德的游戏》是,电影把大战前所有的训练,都精简成了如流水账一般的过程,观众不免会感到乏味,这也是小说改编电影需要在剧情上做出的改变,需要不断的铺垫,才能引出结局的高潮。更主要的问题出在片方对影片的定位上:狮门公司试图把《安德的游戏》打造成科幻版《哈利·波特》、《暮光之城》,希望它赶上如今的Young Adult电影风潮……但原著本来就是一部少儿成长小说,另一边导演加文·胡德也试图把电影拍得更有深度……

对人性、和平的深度理解


《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因为主角的儿童,而是电影也被认为是倾向儿童向的电影,电影时刻都渗透着一句话:

“去理解,去交流,才是推动世界乃至宇宙的进步。”

在战争之后,该如何去面对曾经伤害过我们的敌人?


《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在电影中,人类无法和外星种族去交流,在电影最后,虫族已经没有想攻打地球的想法,人类为了自己的安全,导致了一个种族的灭绝,并让一个孩子去承受一切,故事最后安德非常后悔,他觉得不应该这样对待虫族,他也痛苦的说道:“如果知道最后的考试并不是游戏,就不会这样选择”。

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后悔,安德最后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唯一剩下的虫族女王找寻一个栖身之地,这种选择,不管是对还是错,都是一个孩子最迫切、最真诚的决定。


《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电影在一开始就用紧凑的情节铺垫了天才少年安德的成长,其中的很多细节都在凸显他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也是对人性和伦理命题的思考,电影看上去是在讲述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其实也在讲述一个拯救人类的圣人故事。

安德作为一个英雄人物,虽然是人类的救世主,但他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他的成长过程体现了人性的两面性,在一开始一个嫉妒安德的同学想要欺负他,为了杜绝后患,安德发起反击,几乎将其置于死地,很多细节都表明了他的暴力倾向,同样在所谓的模拟战争中,他不惜牺牲数千名士兵的生命,利用自己的战术消灭了整个虫族星球,也展现了他性格中恶的一面。


《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但毕竟孩子还是孩子,他内心的良知最后还是被唤醒。

人性是一把双刃剑,充分的认识到人性的两面性,对于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宇宙,都是有益无害的,还要学着去沟通,去感受这个世界,去感受身边的人。

对电影空间的理解

《安德的游戏》中的空间可以分为三层:

安德的现实生活世界;安德的心理世界;意念的游戏世界


《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在小说中有很多设定,影片并没有讲的很清楚,首先故事背景是在一个实行计划生育的社会下进行,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每个孩子的未来也是被计划好的,而安德家的孩子是作为统治者出生的,安德的大哥性格上有缺陷,于是家里生了一个姐姐,出于某种原因,又生了安德,在影片中安德回到地球和姐姐谈心,那个时候姐姐已经是统治者了,所以安德从出生以来就注定是个指挥官。


《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他的现实世界就是正在进行的世界,也就是他作为天才儿童所经历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他成长了很多,也伤害过别人。

而在安德的心理世界,也就是他的内心世界,可以引用他的一句话来概括:“当我对敌人了解到足以让我们打败他时,那个时候我也爱他。”,安德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也是他能够从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最终虫族女王对他的信任也说明了安德内心的善良和仁慈。


《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另一边关于意念世界,也就是“游戏世界”是人物潜意识的世界,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种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能够进行交流的方式——意念交流。安德进入游戏世界与其对话,在安德的心理游戏中,他就是一只小老鼠,只有一关一关的晋级,才能win。而虫族女王也利用意念潜入游戏,将自己化身为安德最信任的姐姐,去与他交流,女王想要通过交流避免战争发生,如果战争还是发生了,女王也希望安德能够向虫族伸出援助之手。《安德的游戏》最伟大之处,在于在上世纪70年代就看到了科技发展的这种趋势,即未来是属于游戏一代的。


《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结尾处,教官对安德说:“胜利是最重要的。”

安德回答:“胜利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妙就妙在,好莱坞电影终于不在注重个人英雄的塑造上,安德在面对游戏的态度,在那个充满纷争的年代,显得格外的有价值,电影中的未来世界与当下世界所推崇的价值观和文明体系都有着很大的冲突,当下西方世界抨击中国计划生育违背人性、侵犯人权,但这一政策却在未来变成了全球的救命稻草……

也正是因为安德家里三个孩子的关系,他才会处处受人欺负。


《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安德的游戏》反复强调一个主题——用他者的方式思考。也表达了两个紧密相关的命题“人性、和平”,借用《双城记》中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能的时代,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也是一个黑暗的季节;我们的前途有着一切,我们的前途一无所有;我们在一直走向天堂,我们在一直迈向地狱。”


《安德的游戏》不是什么儿童片,光看原著就知道电影足够精彩


关于人性、道德、伦理,人类总是看不清,人类存在的任何时代都是一个俗世,然而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星球与星球之间,如果没有爱和善的话,没有沟通和交流,就没有所谓的和平,电影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推崇了一个很宏大的世界观,也让观看电影的观众得到对科幻新的理解。

如果不是原著的粉,恐怕很难接受一个孩子打打游戏就拯救世界的剧设,所以很多观众看了简介就选择不看了,其实安德用孩童独有的天真、善良和开放的心灵令他不可能痛恨他的敌人,反而开始思考战争的必要性与文明交流的可能性,这样的发展方向是每个人都想看到的。

文原创,图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