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弃婴被中国夫妇收养,23年后成中国科学家:我是地道中国人!

外国弃婴被中国夫妇收养,23年后成中国科学家:我是地道中国人!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北大的讲台上,一位白发苍苍、年逾花甲的老人,正用幽默风趣、谈吐风雅的言语讲述他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报效祖国的决心以及在新疆时工作的精彩一生。台下的学生听得入迷,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老人白皙的肤色、深陷的眼窝和那微卷的头发与他流利的带着京味的普通话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位外国学者?还是……?

迷之身世

这位老人叫李忆祖。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他虽有一个中国名字,但却有着外国人的长相,要说他的亲生父母是何许人也,至今仍是一个迷。

外国弃婴被中国夫妇收养,23年后成中国科学家:我是地道中国人!

不过对于李忆祖而言,这并不遗憾。1938年生于天津的他,虽与亲生父母走失,但万幸的是遇到了心地善良且家境不错的养父母。"李忆祖"这个名字,也是养父母起的,他们希望这个孩子长大后记住他是在中国长大成人。

养父母家里虽有好几个孩子,但对李忆祖格外疼爱,在政局动乱、物质贫乏的年代,他们依旧供李忆祖上学,李忆祖没让养父母失望,小学、初中、高中再到中国地质大学,如开挂般一路披荆斩棘、步步高升。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毕业后的李忆祖没有让养父母失望,正如他的名字"忆祖"一样,他的几个兄弟姐妹毕业后都移居国外,而李忆祖固执地要留在中国,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

有趣的是,若有人打趣他是"外国人",那李忆祖必定急了起来,不厌其烦解释到"吾乃地道中国人,只是长着外国面孔罢了",或许对于无所畏惧的李忆祖而言,这才是他最在意的事情。

外国弃婴被中国夫妇收养,23年后成中国科学家:我是地道中国人!

新疆"活地图"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毕业后的李忆祖先被分配在首都一家单位工作,但他满腔热血,他做出一个让养父母和同学震惊却又佩服的决定,那就是去中国条件最为艰苦的新疆地区,组织开始没答应,但李忆祖接连打了几次申请;23年后,这位弃婴成为了一名苦心奋斗在新疆的科学家。

20世纪60年代的新疆,自然条件恶劣,人文建筑少,生活环境差,很多人被派到那里工作,坚持不了多久就会班师回府。但李忆祖去了新疆,一待便是一辈子。

歌德说过:壮志与热情是伟业的辅翼。李忆祖到了新疆后,在煤炭工业管理局156煤田地质队,从事煤田地质普查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李忆祖的热情与坚持感染者身边的同事,最初他们骑着马搞地质勘探,条件好些后开始越野车,拿着炸药包、帐篷、皮袄便上路勘探。

外国弃婴被中国夫妇收养,23年后成中国科学家:我是地道中国人!

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凡是想获得优异成果的人,都应该异常谨慎地珍惜和支配自己的时间。随后的20多年,李忆祖争分夺秒毫无懈怠,从天山南北到西藏阿里,从海拔—400米到海拔5000多米,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他不是在野外,就是在去野外的路上。

新疆的煤矿资料逐渐拓印在了李忆祖的脑海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活地图"。英雄的事业必定饱含着艰险。居里夫人为了研究化学元素身中剧毒,而李忆祖为了将新疆的煤炭地质情况勘探清楚,因常年露宿野外,据说有次为了拍到难得的冰川,使膝盖受损,落下关节炎病根。

外国弃婴被中国夫妇收养,23年后成中国科学家:我是地道中国人!

且多年的野外勘探,使其与妻子聚少离多。好在,他有一位志同道合、体贴贤惠的妻子,现如今,曾经艰苦的过往对于这对年逾花甲的老人而言早已云淡风轻。

教育界"万事通"

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吴玉章

退休后的李忆祖本该好好享受生活,但他又醉心教育事业。他说:"前半生,祖国培养了我,我要将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报效祖国,后半生,我要将祖国教给我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继续报效祖国"。

先前李忆祖在156队子校、原自治区煤炭厅子校(现乌鲁木齐市41中)当过校长,还在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工作过,所以对教育有些了解,而这段经历让他坚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对孩子的喜爱。所以,1998年,退休后李忆祖走上了义务讲学之路。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最初李忆祖也不会讲课,但他善于研究,如何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讲的娓娓动听。

在李忆祖的课堂上,孩子们对发明创造充满了迷之兴趣。他将废旧的变压器、磁铁、易拉罐拿到讲台上,经过简单的几个操作,变成了神奇的"旋转娃娃"、"磁悬浮飞机"等玩具,看得孩子们目瞪口呆。

接着便争先恐后地问问题,亲切和蔼幽默风趣的李忆祖便耐心地一一回答孩子们的问题。便是这种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知道了何为发明何为创造,并告诉他的学生各种原理。

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虽然他的专业是地质,但多年来的知识积淀和野外经历,让李忆祖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不仅涉及天文、地理还有环境和法制等,他将这些知识毫无保留的交给学生。

虽是一名退休老将,且还是义务教学,但良好的反响让李忆祖名声远扬,越来越多的地方请他去讲学。灵活变通的李忆祖会根据听课对象灵活安排课程,若听课对象是家长,他便将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若是在夏令营,他会教学生如何求得野外生存……

外国弃婴被中国夫妇收养,23年后成中国科学家:我是地道中国人!

至现在,李忆祖已讲了十余年课,行程上万公里,编写讲稿近80万字。他每天时间安排很紧,有时甚至一天就要讲3节课,最多的一年讲了120多堂课。

多年来,在新疆各社区、贫困山区小学长会出现李忆祖的身影,那个提着录像机、带着自己制作的讲课教具头发花白、眼窝深陷更为明显的老人,忙碌穿梭在新疆56个县市,义务讲课场次高达533场,听课人数则超过27万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忆祖用他的一生报效着祖国,用艰苦和坚毅书写着毕生芳华和人生壮歌,他说,他热爱新疆的好山好水好人,不如说,新疆的山水和人民也深深爱着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