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發最黑暗歷史:戰機航發返廠積壓上萬臺,翻修壽命25小時

中國航發最黑暗歷史:戰機航發返廠積壓上萬臺,翻修壽命25小時

80年代從來都不是中國軍工產品質量最差的時代。相反,後來促使中國軍事裝備品質顯著提升的一系列關鍵技術、管理制度、標準規範,主要就是80年代開始引進的。

中國航發最黑暗歷史:戰機航發返廠積壓上萬臺,翻修壽命25小時

而60-70年代,才是中國軍工產品的品質最低谷時期。比如原航空工業部發動機管理局局長王祖滸的回憶文章中,就提到了當時空軍主力的渦噴6發動機,翻修壽命降低到只有25小時,“成萬臺渦噴6提前返廠排故翻修”。

中國航發最黑暗歷史:戰機航發返廠積壓上萬臺,翻修壽命25小時

實際上當時遭殃的不只是中國軍隊,中國援助巴基斯坦的殲6品質也相當糟糕——直到現在,中國軍機出口的過程中,都沒有完全擺脫60-70年代產品的惡劣口碑的影響。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並不複雜,其一是58年驟然加溫的運動開始,大量的技術和管理骨幹被整,或離開生產一線、或者失去對生產管理的干預能力;其二是所謂兩參一改三結合管理法的實施,事實上導致生產管理體系全面癱瘓,連最基本的生產信息統計和質量審核都無法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