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珠海中山市长面谈,释放出什么信号?

近日,珠海、中山两市市长见面座谈引起关注。两位市长究竟谈了什么?又将联手布局什么?引发诸多猜想。

4月21日,中山市市长危伟汉带队到珠海,与珠海市市长姚奕生进行座谈。公开报道称,双方就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行了深入交流。

事实上,毗邻而居的珠中两市,在社会发展、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紧密联系,道路路网的衔接更是两地市民关注的焦点。

此次两市市长能“坐下来、聊一聊”,让人看到双方携手共进、共谋发展的决心。未来,湾区西岸的珠中江城市圈,能否通过“抱团取暖”,突破瓶颈,看齐东岸,抓住湾区建设的新机遇?

南方观察|珠海中山市长面谈,释放出什么信号?

湾区西岸的珠中江城市圈能否抓住湾区建设的新机遇?

两市长会面聊了什么?

珠海与中山是近邻,两地交流往来频繁密切。两位市长见面到底聊了什么?是两地市民关注的焦点。

“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携手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珠江西岸地区加快发展。”从珠海市市长姚奕生的讲话来看,双方谈话的重点主要聚焦两地交通的互联互通。

会后,姚奕生对珠海相关部门提出要求,要加快推动与中山市路网衔接工作,积极协商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相关道路尽快通车,推动两地往来更加便利。

而中山市市长危伟汉也表示,中山与珠海是紧密相连的湾区城市,两市参与大湾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要从认识上、行动上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打局部“小算盘”,着眼共同“一盘棋”,携起手来一起干。

双方的谈话更落到了诸个具体项目上,重点就中山东外环高速南延与金琴快线北延段衔接、中山西外环高速南延对接洪鹤大桥、广州轨道交通18号线中山和珠海延伸线、中山神农路东延与珠海云峰路衔接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

此次会面也在一些具体项目上达成共识。例如,明确了共同推进中山东外环高速二期建设,进一步细化与珠海市金琴快线的连接方案等。在备受关注的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珠海、中山项目方面,两市明确将加强与广州的沟通,尽快形成线路规划和技术的初步方案,形成统一意见后,共同提交国家评估,争取立项批复。

此外,还原则上明确中山西环高速公路南延线与珠海洪鹤大桥(港珠澳大桥连接线)的高速连接,预留建设线位走廊,在尽可能优化方案、减少占地的同时,解决珠海大道、洪湾大道的互通问题。

南方观察|珠海中山市长面谈,释放出什么信号?

洪鹤大桥

珠海市长为何频频喊话要“连接”?

事实上,珠海、中山的互联互通,只是湾区西岸城市共谋发展迈出的一小步。纵观以往的表现,珠海对于向外“连接”的渴求显得格外迫切。

早在2019年1月28日,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便在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称,要完善港珠澳大桥的运营管理和机制安排,加快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探索建设珠澳高铁枢纽,推动伶仃洋公铁通道项目,构建“海陆空铁”协同的大交通体系,打造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不久后,当年3月6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开放日上,珠海市长姚奕生更是直接在发言中向与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总公司董事长陆东福喊话“要高铁”。“争取把广珠澳高铁、广州地铁18号线、珠澳延长段纳入到湾区的相关规划,尽快实施。”

今年1月16日上午的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上,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现场,姚奕生隔着隔着邻座的省大湾办常务副主任曹达华,喊话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志英:“广州地铁18号线一定要把我们纳进去,广州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辐射不能没有珠海。”

从全省会议,到全国会议,珠海为何在各个场合频频喊出“要连接”的诉求?这与珠海当前的发展现状与长远布局息息相关。

从当前大湾区广东九市内部的通达程度来看,广佛肇与深莞惠的交通网络已渐趋完备,以广州为中心辐射佛山、肇庆,以深圳为中心辐射东莞,广深之间更是有众多大通量交通运输管道。

反观珠中江片区,内部通达的交通网络仍未形成。这一点对珠海而言显得更加紧迫。珠海位于广东高铁网的末端,枢纽作用并不突出。

打造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珠海任重而道远。

南方观察|珠海中山市长面谈,释放出什么信号?

打造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珠海任重而道远。

珠中江“抱团取暖”能否破瓶颈?

今年初,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大湾区的珠三角九市规划已有明确勾勒,要加快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圈建设。

在这三大都市圈中,珠江西岸的珠中江,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基础建设都相对较弱。“抱团取暖”会否成为西岸城市突破瓶颈的有力举措?

此次,姚奕生与危伟汉的会面中,珠中双方达成共识,要联合谋划两地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力争形成环线,不断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促进人流、物流便捷流通,进一步加强两市产业联系。要以两地高速路网衔接为契机,推动交通建设提质提速,促进交通内畅外联。

另一方面,珠海与江门的通道连接也在紧锣密鼓推进。3月9日,连接珠海、江门的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合作建设经营协议签约,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落地。

南方观察|珠海中山市长面谈,释放出什么信号?

在签约活动座谈会上,江门市市长刘毅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筑起从港澳地区横穿珠海、直通江门、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的高速通道。

抓住历史机遇,融入湾区建设,对于珠中江西岸城市来说,无疑是历史性的机遇。对于经济特区珠海来说尤其如此。

“当前,珠海正处于历史最佳的发展黄金机遇期,再次站在了时代的聚光灯下,机遇稍纵即逝。”不久前的深化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推进会上,郭永航强调,如果不及时把握,珠海势必白白错失发展机会,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失去一席之位,被逐步的边缘化。

湾区建设,交通先行。

4月21日,就在姚奕生与危伟汉会面座谈的同一天,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在立法会表示,目前澳门轻轨只有氹仔线,今年会开展轻轨东线的咨询,并会尽快开展石排湾线和横琴线的工程。他特别提到,横琴线会通过河底隧道接驳横琴口岸,建成后能与内地高铁网基本衔接。

今年是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也是落实“珠澳合作开发横琴”的开局之年,加之“双区”驱动的大机遇,珠海与珠江西岸城市如何抓住历史机遇,趁势而起?珠中江“抱团取暖”,共谋发展,或许是一个答案。

【记者】梁涵

南方观察|珠海中山市长面谈,释放出什么信号?

【作者】 梁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