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细作、成窑上品—大明成化年制斗彩葡萄杯

清谷应泰《博物要览》中称:“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葡萄杯,式较宣杯妙甚。五彩宣庙不如宪庙……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窑五彩用色浅淡,颇有画意……”注:至清雍正、乾隆时期,斗彩与五彩仍未被区别,清宫亦将斗彩称作五彩。

斗彩,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创烧于明成化时期。主要使用斗彩装饰手法的瓷器也常简称为斗彩。 清乾隆朝朱琰撰《陶说》记:“古瓷五彩,成窑为最,其点染生动,有出于丹青家之上者。画手固高,画料亦精。”

精工细作、成窑上品—大明成化年制斗彩葡萄杯

大明成化年制斗彩葡萄杯

成化斗彩之存世量十分稀少,而所存世上的也基本存储于台北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别说是普通百姓,就是所谓的大收藏家,也没有与之密切接触的机会。古瓷鉴定专家的先辈对成化斗彩的胎质有很多的论述,但总体来讲,有一个基本点就是使用景德镇在万历前期尚未枯竭的麻仓士作为成化瓷制胎的原料.而麻仓瓷土矿制作出的瓷胎最大的特点就是质感柔糯、白净、细腻,在强光照射下呈肉红色。对此,著名的古陶瓷鉴定专家马希贵在其《中国青花瓷》一书、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古瓷鉴定专家李知宴在其《古陶瓷发展的历史与辨伪》中都有比较细致的论述,笔者在此不再对麻仓瓷土矿作整述。使用麻仓瓷土矿制作瓷胎所具备的质感柔糯、白净、细腻,在强光照射下呈肉红色这些要素,现代仿成化瓷的胎是做不到的,即使勉强仿得有些象,其质感也是完全不同的,真正上手过成化瓷器的行家不易被骗过去的。当然瓷鉴专家们所讲的成化瓷胎的”细腻’,只是把成化瓷的胎与其前朝的永宣瓷胎作相对的比较而已,对具体的成化瓷胎要根据其器型的大小、用途来具体地分析,不要一概而论.一般来讲,成化瓷胎的细腻大部分以成化斗彩的小件器物为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物图像来观察成化斗彩瓷器一些要素和细部特征。

1.胎质柔糯,白净,细腻,微透肉红色后世很难仿制

精工细作、成窑上品—大明成化年制斗彩葡萄杯

大明成化年制斗彩葡萄杯

2.釉质洁白,肥腻,光泽莹润

3.器型小巧秀奇雅致,

精工细作、成窑上品—大明成化年制斗彩葡萄杯

大明成化年制斗彩葡萄杯

4.从拉坯到修胎,一刀一式无一不精

精工细作、成窑上品—大明成化年制斗彩葡萄杯

大明成化年制斗彩葡萄杯

5.绘画写实中不乏柔和并进抽象的意境

6.款识童体老功,看似简单,实为老辣7青料彩料发色的色彩质感不同

精工细作、成窑上品—大明成化年制斗彩葡萄杯

大明成化年制斗彩葡萄杯

本对藏品撇口,深腹,圈足,足内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口沿下为两圈弦纹,腹部主体纹饰为斗彩葡萄纹,先以青花勾勒图案轮廓,再施透明釉经高温烧造后,再在轮廓内填充彩色,再低温烧制而成,制作工艺复杂。整器胎体轻薄,造型规整,实乃收藏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