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立與統一

人一旦成年,開始為自己的生計謀慮的時候,便進入了一個現實的利益的社會。

這時,他變作為一個獨立的,自由的個體。

再這樣的境況下,交換,或者說交易,是一個非常褒義的詞。就好像利用和被利用。

人一旦成年,作為一個獨立自由個體時,他有兩個場所,家庭,職場。

職場是利益交換,打工仔付出勞動,領取薪酬。

但家庭難道不會利益交換,大家都知道,婚姻就是利益同盟,如果不能一致,那破碎也是遲早的事。尤其在現代社會。

所以情感博主說,所有的關係本質上都是一種交易,不能贊同更多。

對立與統一

這名商人與合作伙伴握手,在結束交易。

在一個利益驅動的現實社會,拉幫結派,雖然不好,是內耗,但也是是再正常的事情。

特別是商業社會的職場,人們為了利益,或者自己的權益,非常的容易搞小團體。如果團體內的一個人做了傷害團體利益的事,背叛了團體leader,他就是叛徒。但是他們也有大局意識,不會去針對市場和客戶。

在家庭中也一樣。中國的家庭幾千年來非常注重傳承,就是靠血緣維繫的利益關係。雖然所有國家的婚姻,夫妻兩者是關係最為親密的,在中國還不同,從底線來看至少在最初二人的婚姻也是靠婚姻法維繫,是很脆弱的,所以結婚說是一場交易也不為過。結婚講究門當戶對,是利益聯盟,或者一種手段,比如古代的和親,以及貧窮家庭的換親,,無論窮人還是權貴,結婚都是同等相當,然後呢,繁衍後代,生孩子。相比這些實用功能,貪戀愛簡直是弱爆了。

生孩子是很重要的,權貴富人要傳承財富和權力,孩子作為鬥爭工具,在過去不要太平常。尤其是男孩子,還要分嫡庶,還要分長幼。這個過去的貴族。窮人呢,也是一樣的,被教育和馴化,現實中,男孩子是更重要的生產力,為國家貢獻稅收和徭役。所以過去,即便條件艱苦,醫療落後,但是從上到下,結婚是為了繁衍後代,尤其是男丁,這個觀念深入人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要有後,同時教育後要孝。婚姻這麼現實,無論男女,投胎成為一門技術活。特別女人,如果投胎不好,在婚姻中,到富人家是妾,到窮人家,一定是生育工具。這裡哪有夫妻是家庭的核心關係呢?一直到孩子長大之前,得不到幫襯是正常的吧。考不了家庭背景,只要靠自己啊。商業社會中的職場也是這樣的吧。

生孩子富人家為了傳承財富和權力,兼職延續後代,那窮人家,就是純碎延續後代同時兼職養兒防老。有了孩子,夫妻關係算是較之前的穩固了一點。有了一點紐帶。這裡就要從底層說到繼承法了。老年人老了,關係最為親密的只夫妻雙方,然後是子女了。當然兒子較女兒更強點。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同時他們也有繼承人的權力。但中間也不能防止有什麼其他事情發生,所以好多明智一點的,包括富人,所有的夫妻在失勢的時候,他們的盟友關係最為親密,一個人不能動彈,另一個人要服伺,所以一般第一繼承人是配偶,如果有一個先去了,後面的那個,在脆弱的時候,都知道,連血緣關係裡最親密的兒子也要防備的,遺產,或者錢,要受到死,到進棺材。才交出去。這時現在,物質條件較好,人們的壽命更長了之後。

常常聽人說,那些沒有在職場的,參加工作的人,家庭婦女,講到婆媳不和,兩代矛盾。過去條件艱苦,老年人活的歲數不是很長,家裡不豐腴,為些雞毛蒜皮而小肚雞腸。這難道不是核心利益主導下的拉幫加派,從而黨同伐異?

職場中的拉幫結派,黨同伐異,最差的結果就是導致弱視一方離職,,因為他對這個集團利益而言,可有可無,無論是最為犧牲品,或者替罪羊。家庭中的拉幫結派,其實傷害最大的是下一代,表面上看來好像是母親,但是成長環境中烽火連天,狼煙四起,這樣的小孩子,只會把惡果延續下去。雖然父母更加樂見孩子自發成才。他們樂於為此付出被蹂躪的代價。

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因果現世報的真實故事也是太多。

所以,才會有一句,學歷決定起點,出身決定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