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是怎麼在大眾中與愛國扯上近乎必然的聯繫?

華為是怎麼在大眾中與愛國扯上近乎必然的聯繫?

什麼是“愛國”品牌?個人認為就是普通大眾在支持國貨的情懷下,最容易聯想到的國內的品牌。所以能夠成功打愛國牌的企業必須要有很高的民眾認可度。

華為是怎麼在大眾中與愛國扯上近乎必然的聯繫?

怎樣獲得民眾認可度呢?以華為為例,從事過通訊行業的同學都清楚,現在和20年前的通訊行業對比,變化可謂是天翻地覆。當年的七國八制,統治著國內的通訊市場,欺負你沒技術,一邊當著大爺一邊數錢玩。是中國的華為和中興,硬是從狹縫中一點點成長起來,最終的成功的實現了屌絲逆襲,幹翻了一個又一個國外的行業巨頭,當真是漲了國人的志氣、滅了洋人和買辦們的威風。這樣的企業國人能不認可嗎?大眾的認可度也就這麼起來的。講的通俗點就是:你這個公司給我們中國人爭面子了,我們就挺你。 如果一個公司一直的在給國人爭面子,國人挺這個公司也就順理成章了。再加上一些輿論宣傳,愛國品牌深入人心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就手機廠商而言,華為手機的愛國標籤更得益於華為這個品牌,如果沒有前面所說的華為品牌的背書,僅靠華為手機怕是很難被國人那麼的高度認可。(說明:麒麟芯片是華為集團的,不是華為終端的)這也算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華為是怎麼在大眾中與愛國扯上近乎必然的聯繫?

打“愛國”牌是好是壞,其實因公司而異的。對於主要業務在國內的公司來說,有了“愛國”的buff,絕對是能夠擴大市場佔有率的好事;但是對於主要拓展海外業務的公司來說,“愛國”的標籤很容易引起海外市場的反感。尤其是在歐美市場,一些涉及種族主意、民族主義、政治色彩的事情都是非常敏感的,對於國際大公司來說都是極力迴避的。

對於海外贏收超過一半的華為公司而言,因為國際化發展的需要,尤其是進入北美市場的渴求,對於“愛國”標籤一直是很牴觸的,任總就公開表態過“華為扛不起民族企業的大旗”。私以為,並不是華為扛不起,而是為了公司的的發展,國際化的順利,這個大旗不能扛。

至於網上廣為傳播的那些反智言論,例如:“不買華為不愛國”,“不買華為不是中國人”。但凡如此的,有一個算一個,不但是花黑,還是來噁心人的噴子。噴的原因嗎,無非是:羨慕、嫉妒、恨。

我也不認為愛國標籤就完全是壞事,至少能打上這個標籤,就說明了企業品牌在國內的大眾中的認可度。 就國內大多數企業而言,因為主要市場是在國內,很多企業都是希望自己能夠被成功貼上“愛國”標籤的。但是希望歸希望,現實是:不是你自己想貼就貼的上的,必須要得到普通大眾認可才行。——打鐵要靠自身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