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實生物 4年虧損超19億 燒完48億欲再圈27億

君實生物 4年虧損超19億 燒完48億欲再圈27億

近日,首家未盈利的港股上市公司君實生物科創板IPO成功過會,這意味著君實生物將成為國內第一家“新三板+H股+科創板”的上市公司。然而,作為一家生物醫藥公司,過去7年多時間,君實生物已經“燒了”40多億元,而此次申請登陸科創板,欲募資“圈錢”27億元。


據瞭解,君實生物並非資本市場新面孔,一定程度而言,該公司更像是個資本老手:君實生物成立於2012年,2015年便掛牌新三板並公開轉讓,2018年底卻再次登陸H股,如今,其目標又轉向了科創板。業內人士表示,頻繁登錄資本市場,君實生物的目的毫無疑問——融資。


不過,筆者翻閱招股書發現,君實生物此次科創板募資用途,募集資金中,8億將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那麼,如此頻繁融資為何流動性還日趨緊張?登陸科創板後君實生物能否走出“錢荒”窘境?此外,對於投資者而言,君實生物是資本市場中好的投資標的嗎?或許,看清風險,至關重要。


4年合計虧損超19億元


據天眼查查詢顯示,君實生物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製藥公司,核心產品之一JS001(特瑞普利單抗)已獲批上市,用於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目前正在開展適應症拓展的臨床試驗,UBP1211(修美樂生物類似藥)已提交NDA並獲受理,JS002(重組人源化抗PCSK9單抗注射液)正在開展臨床II期試驗。


此外,2020年3月19日,據君實生物披露招股書(上會稿),雖然君實生物2019年度財務數據未經審計,但已由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審閱,並出具了審閱報告。2019年度,君實生物實現營業收入7.7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7.47億元。


2016-2018年,君實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93.91萬元、5449.98萬元、292萬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673.58萬元、5944.55萬元、2886.11萬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35億、-3.17億、-7.23億。巨大的研發投入,帶來的是連年的虧損,報告期內公司尚未實現盈利,並且虧損存在擴大趨勢。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2016年-2019年4年時間,君實生物合計虧損19.22億元。對此,君實生物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虧損,主要原因:一是公司自設立以來專注於藥品研發,連續數年發生較大的研發費用支出。二是公司首個產品於2019年2月起剛開始實現銷售,銷售收入尚不能覆蓋成本、費用。


不過,“燒”了這多錢後,君實生物還是取得了一些成果。據君實生物介紹,公司產品“特瑞普利單抗”於2018年12月正式獲得NMPA有條件批准並於2019年2月起實現銷售,公司2019年1-3月藥品銷售收入金額7811.75萬元,銷售情況良好。公司管理層認為,公司在未來幾年內的持續經營能力是有保障的。


據瞭解,君實生物成立於2012年12月,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物的發現和開發的生物製藥公司,並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臨床研發及商業化。自成立以來,君實生物連續數年發生較大的研發費用支出,2016年-2018年度以及2019年1-9月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1.22億元、2.75億元、5.38億元,6.13億元。


2017年度及2018年度增長率分別為125.66%和95.49%,2016年至2018年研發投入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10.03%,3年的研發費用投入近10億。如此長期高投入,君實生物希望的在行業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君實生物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倍顯骨感。


產品單一


持續投入研發,是君實生物連年鉅虧的一大原因,但並不是唯一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君實生物所處PD-1領域是個非常狹窄、擁擠且非常燒錢的賽道。君實生物核心產品之一JS001(特瑞普利單抗,重組人源化抗PD-1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商品名:拓益)是國內首個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的國產抗PD-1單克隆抗體,用於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


雖然看起來在研藥品不少,但事實上,公司商業化的產品目前只有特瑞普利單抗這一款,公司幾乎所有的營業收入都由這一藥品所貢獻。不過,業內人士卻表示,這一藥品其實面臨著不少的弊端。從目前中國市場上市的抗 PD-1 單抗已獲批適應症來看,君實生物的拓益獲批適應症為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


然而,筆者發現,這一適應症的患病人數較少,也就是說,對應的市場規模較小。在同類藥品中,同行業公司百時美施貴寶的歐迪沃、默沙東的可瑞達和恆瑞醫藥的艾瑞卡均已獲批超過一項適應症,且已涉足肺癌、 肝癌等患者基數較大的適應症類型。


與此同時,在國內PD-1市場,也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目前,國內PD-1市場已形成“2+4”的競爭格局,即2家國外企業和4家國內企業競爭十分有限的市場。此外,百濟神州、恆瑞醫藥等企業均有超過十個臨床試驗同時進行,其中不少為3期臨床試驗。


另外,價格戰也是同類藥物必須所面對的現實。雖然君實生物拿到首個國產PD-1抗體的“頭銜”,但在2019年11月開展的醫保價格談判中,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卻成為唯一進入醫保談判目錄的PD-1產品,且產品價格降幅超過 60%。


有醫藥行業人士表示,能否進入國家醫保是PD-1市場競爭的關鍵,即使抗 PD-1/PD-L1產品價格體系暫未受到衝擊,但公司在市場推廣、分銷准入等方面仍然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納入醫保後雖然售價有所下降,但銷售量將大大提高,銷售費用也將極大的減少,而目前暫未納入醫保的君實生物將面臨很大的壓力。


據《自然》關於全球腫瘤免疫藥物研發管線的最新統計分析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全球範圍內目前共有102個候選藥物在針對PD-1靶點進行臨床試驗。中國範圍內,截至2020年1月31日,針對 PD-1靶點,中國市場共有15款處於臨床或上市申請階段的抗 PD-1單克隆抗體。在 PD-1 在研管線中,各藥企的競爭日趨激烈,不僅對臨床研究資源造成一定的競爭,未來在研 PD-1 產品上市後還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


如此擁擠的賽道,君實生物能否還穩得住?等待它的是康莊大道,還是競爭的煉獄呢?更加捉襟見肘的是,君實生物其餘產品尚處於NDA審批階段、藥物研發階段,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業務,因而並未產生藥品銷售收入。對此,君實生物表示,公司無法保證在研藥品能夠研發成功,無法保證能夠取得藥物上市批准,無法保證獲准上市後能夠獲得市場認可,公司在研藥品的商業化前景依然存在不確定性,商業化可能存在時間及效果不達預期的情形。


“燒錢”48億欲再圈27億


從新三板到H股再到科創板,一路高速發展,唯一不變的是,“燒錢”的君實生物一直維持著虧損狀態。據悉,從2013年以來,7年多時間君實生物每年都是虧損狀態,無一例外。不僅虧損,而且是越虧越多。可以說,公司融資“圈錢”的速度,根本跟不上公司虧損的速度。


2013年-2019年,君實生物分別虧損0.01億元、0.23億元、0.58億元、1.35億元 、3.17億元、7.23億元和7.47億元。這7年時間,君實生物已經虧損超過19億,其中有接近90%的錢是最近三年虧損的。此外,由於連年虧損,2013年-2019年,君實生物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也持續為負數,分別為0.02億元、0.22億元、0.82億元、1.85億元、3.11億元和5.17億元、11.79億元。


而“燒錢”能力彪悍的君實生物,之所以沒垮掉。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也在於公司的融錢能力。這些年,君實生物一直在通過多種渠道“找錢”。在科創板IPO之前,君實生物已有10次募資。據業內人士統計,2013年至2018年12月,君實生物共經歷10輪大大小小的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人民幣48億元。如果再加上這次科創板的融資金額,君實生物將從資本市場累計獲得超75億元。


君實生物成立於2012年底,成立不到一年,公司就開始了融資,2013年8月,獲得7064萬元的A輪融資,一年後,2014年11月,又進行了1750萬元的B輪融資。2015年8月13日,成立不到三年的君實生物登陸新三板。


2016年6月,君實生物向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東方證券、國海證券等4名對象定向增發股份,其中君實生物港股和科創板的獨家保薦機構——中金公司認購250萬股,金額為1500萬元,佔了總量的49.02%。但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3月9日,中金公司只是做市專用的證券賬戶持有君實生物124.87萬股股份。


據統計,從登陸新三板到2018年2月期間,君實生物共進行過6次定向增發,共募集資金約16.16億元。新三板掛牌三年,君實生物於2018年12月成功在港股上市,其首發募資淨額25.94億元,用於三個方面:在研藥物研發和商業化、投資和收購藥物行業公司以及補充營運資金。


君實生物-B正式在港交所上市當天,君實生物-B招股價為每股19.38港元,開盤價為每股23.5港元,收盤價最終定格在每股23.75港元,較招股價漲幅為22.5%,總交易金額為4.31億港元。雖然目前君實生物還存在連續鉅額虧損的“燒錢”階段,但資本市場對它仍給予厚望。截至4月9日,君實生物-B(01877.HK)股價回調走勢,跌幅1.67%,收盤報32.35港元/股,總市值253.7億港元。


君實生物此次申請登陸科創板,擬發行不超過8713萬股新A股,募資27億元,其中12億元用於創新藥研發,7億元用於臨港生產基地建設項目,8億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公司於上會稿中表示,公司預計未來三年可能持續發生較大金額的資金投入,公司目前尚未盈利,尚不具備不依靠外部融資獨立積累充沛的資金的能力,是否能夠按時獲得足夠融資將對公司持續開展相關業務具有一定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