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父母——常年不回家引發的感想

妻子:“老公,孩子想你了,回家看看吧。”

丈夫:“沒事兒,等過年放假的吧......”

是什麼讓現在很多的父母成為了佛系?

難道說是不思念?不熱愛?不在乎?

不是這樣的。

是一種習慣。

佛系父母——常年不回家引發的感想

習慣了曾經在工地上從一個技術員一步一步向上爬,向上走,剛開始時是為了工作,為了學習,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後來,漸漸的,為了項目,為了公司,為了一種深切的愛國情懷。站在大山之巔,不禁想吟詩一首:啊,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習慣了常年在外不回家,習慣了每日奔波於工地和項目之間,習慣了為項目的每一位職工考慮,習慣了沒有時間回家陪伴自己最親愛的孩子,現在,每每被問到,啥時候回家?都佛系的回答:沒事兒,等等吧......

或許說這是一種無可奈何,或許說這是一種隨遇而安,或許說這是用一種對家庭的佛系襯托出自己對生活的奮進。

請記得,我們,為了生存,外出工作;我們,為了生活,常回家看看。

佛系父母——常年不回家引發的感想

孩子,一個父母愛情的結晶,為了他(她)的成長,父母們不辭辛苦,長途跋涉,或許會遠離他(她)很久很久,回家時再重新培養逝去的親情。使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由父母變成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用自己獨到的關懷方式疼愛著自己的孫子,或許會造成溺愛,或許會使孩子形成錯誤的價值觀,亦或許,這些都不會,但是誰能說的準呢?不是麼?

佛系父母,沒什麼不好的,只是從對一種情感的雲淡風輕,渾不著意,到對另外一種情懷的時刻走心。

在工地上的這群父母們,不是不堅持,不是隨大流,並沒有淹沒於人潮,沒有迷失掉自我,而是用另外一種方式,表達著自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但是,請記得——勿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