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01

任何一部電影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無論是已經成名的,還是有待於成名的(爛片不算,不在討論範疇)。

然後就得看“好的一面”在影片裡的比重,佔主流,就能看;佔不了,就仆街。

國慶檔的三部主打片目前都是高歌猛進,口碑票房雙豐收。但相對來說,《攀登者》的爭議是偏大的一個。

肯定的聲音自然還是主流。反對的聲音中,有對導演選擇和執導能力的質疑、有對片中愛情線比重的質疑、甚至有對情懷尺度的質疑,等等。剩下的還有一種就不能叫質疑了,“無腦黑”,一星否定。據說這是衝著吳京的,他太火了火得別人好像個弱智,所以得盡綿薄之力去黑他。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我看一部電影,每看完後都要去默默的體味,在隨著情節起伏波動之後,體味有沒有一種什麼感覺。這種感覺有時很強烈,強烈得噴薄而出;有時很隱藏,隱藏得需要去捉摸。

看完《攀登者》之後,我感受到的是一種文化,一種只有我們這個民族才會有的文化。也可以說是一種精神,一種“為了大義甘願燃盡自己”的精神。

中華民族,正是因為有這種精神而延續。

在這種強烈的感覺面前,餘下的批評都可以商榷,而且有的就是見仁見智的事,也未見就是什麼瑕疵。這個後面再說。

就如交一個朋友,最重要的是什麼?對方的本質。放棄本質而揪住次要的缺點不依不饒,那不單純是遺憾,而是眼瞎。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02

在中國可以查考的歷史上,自神農氏和夏、商始,有細心者一場一場掰到現在,一共經過了2304場戰爭,其中僅3場大些的戰爭死者就過了億。中間有過數次四分五裂的局面,但最後都得以重新整合。也有過幾次外族入侵當了老大,最後外族被同化了,延續的還是華夏正統。

能做到這一切,讓華夏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它就像一道強勁的“魂”,永遠活在整個民族的血液中。

“四大文明古國”開創了世界文明的起源,但有三個早早的就中斷了,變成了只有旅遊意義的“偽古國”。只有我們的中華文化,經過了那麼多的磨難,只要一息尚存,仍然能頑強地連接在一起,一代一代的傳到了現在。

縱觀整個世界,絕無僅有,只此一家。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在《攀登者》中就感受到了這種力量。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母親之河”黃河的航拍圖

03

1960年,在珠穆朗瑪峰的歸屬上,中國和尼泊爾產生了爭議。

中方建議,把邊境線劃在珠峰的頂峰,一家一半。尼泊爾不幹,它認為整個珠峰都是它的。“你們中國人都沒上去過,憑什麼說山是你們的?”

他們敢說這話的底氣,就是因為在1953年5月,新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從尼泊爾南坡歷史上首次登頂珠峰。他的隊伍裡,有一名39歲的尼泊爾嚮導。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左為新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右為尼泊爾人丹增.諾爾蓋。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能不能登上這座山已經不是一項運動的問題,而是一個莊嚴的國家使命,是一個民族的尊嚴。

在《攀登者》這部影片中,這也是所有故事的基礎來源和鋪墊。

這些東西在影片中不便說,但我們在這裡要必須說。不知道,你就不會真正理解這些攀登者,不清楚他們為什麼甘願為爬一座山,付出自己的生命。

只是“因為山在那裡(失蹤在珠峰的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里語)”,而我們必須去征服嗎?......

顯然不是。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中國登山隊在營地升起國旗

登山不是我們平時的晨練,它是經驗和科學的綜合。珠穆朗瑪峰更不是普通的山,我國境內的北坡被稱為“連飛鳥也無法飛過”,從來沒有人成功,是聞之色變的“死亡之路”。

還有一點,我們當時沒有登山的經驗。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新中國的登山事業也只有區區5年的歷史。

中間的過程不在這裡多說了。經過幾次試登失敗和多條生命的鋪墊,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中國登山隊員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3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珠峰北坡登頂的記錄。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首次登頂的三位登山英雄

他們3個,就是《攀登者》中方五洲(吳京飾演)、曲松林(張譯飾演)和傑布(拉旺羅布飾演)的原型。

04

除了首次登峰外,影片把故事主體更多的放在了時隔15年後、1975年5月27日的“二次登峰”。

在那一天,中國登山隊9名隊員(包括一名女隊員)再次登上珠峰,同時創造了男女混合集體登上世界最高峰人數最多的世界新紀錄。

這次登頂的重要目的,是精確測量出珠峰的新高度。8848.13的這個數據,打破了國外對珠峰地理資料的壟斷,也影響了世界30年。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我國境內的登峰路線

影片在再現這段歷史事件時,做了藝術創作上的延伸和細節上的虛構,但他們在原則上的把握是嚴謹的,均有原型做依託(譬如李國樑之死和截肢的楊光);在態度上是認真的,一切為了主題烘托的需要;幾位主演的表現更是張弛有度,吳京的堅韌、張譯的內斂、章子怡的細膩,包括井柏然、胡歌等青年演員,都可圈可點,顯示出了充分的功力,幾乎是無懈可擊。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在視覺上,影片給我的感受是逼真和震撼,特技的製作和效果並不次於同類美國大片(《垂直極限》、《絕命海拔》和德國的《北壁》我都看過)。無論是呼嘯直下撲面而來的雪崩,還是令人窒息一派肅殺的雪山氛圍,抑或是驚心動魄要吞噬一切的10級狂風......一個驚險連著一個驚險,一個“死局”接著一個“死局”,差之毫釐間任何一個都足以要人的命。

在整體節奏與風格的把握上,李仁港、徐克兩位“老金剛道”也是合格的。他們多年拍武俠片的經驗,也把這部兼具主旋律和類型片的電影抹上了一許飄逸的色彩。乾淨、利落、緊張、驚險,目不暇接間決定生死,從容不迫間化險為夷,在傳遞精神時他們沒有忘記觀感,在提供觀感時他們同樣沒有丟掉精神。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對影片指責最多的是裡面的“感情戲”。對這個問題我不認為有一定之規,就是前面說的“見仁見智”而已。

人類本身就是有情感的動物,發生感情是正常的事情,無情無感反倒有違常規。創作者也可以迴避情感,把他們描述為除了目標外無慾無求,但是不是同樣有人會站出來指責:為什麼塑造一群清心寡慾的“登山機器”?也是那樣拍個“偽紀錄片”不是更好嗎?我也不知道有沒有標準的感情戲的尺度,怎麼叫“多”?怎麼叫“少”?你說“多少”就是合適?......

我理解主創者的初衷。鋪設了兩條“感情線”,是為了人物的立體和豐滿。確實,裡面有分寸感的問題,譬如徐纓的死,就有些突兀和落入窠臼;攝影師李國樑和藏族女孩黑牡丹的朦朧愛情,也缺少鋪墊和基礎。但這不是否定它的充足理由,只是瑕疵和不足。

感情線不是“罪過”。肩負國家使命登上珠峰的攀登者是英雄,但英雄不是符號,是有七情六慾的人。會呼吸、有溫度、能觸摸的英雄,才更可信,更真實。

同樣,他們在影片中的犧牲,也就更壯烈,更揪心,更動人。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05

影片中的登山隊員在接近峰頂的險峻的“第二臺階”處,用生命搭了一架梯子。

那是一處30米高、幾乎直立的峭壁。當年,正是這架金屬梯,不但使中國登山隊員成功登上峰頂,在此後的33年裡,也幫助13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圓了自己的“珠峰夢”。

人們由此給了它一個充滿溫度的名字:“中國梯”。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圖中的紅圈處就是”中國梯”

影片中首次登峰時的隊長徐浩天,因為雪崩被大雪掩蓋。當隊友們找到他時,他掙扎著說出了最後一句話:“我們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

帶著老隊長的囑託,方五洲等3人完成了使命。在第2次登峰中,新一代攀登者李國樑主動請纓做隊長,並用生命踐行了自己的職責。

在這裡,重要的並不是征服,而是信念,是傳承。

中華文化,能歷經數千年而不斷,能屢受磨難而不絕,就是一直存在著一個“魂”。無數的華夏子孫,為了這個“魂”雖九死其猶未悔,代代相遞,手手相傳。

從《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拍完《攀登者》後,作為監製的徐克說:“珠峰精神就是中國精神,現在的中國之所以能夠傲立世界,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像登頂隊員這樣強大的靈魂支撐。”

飾演徐纓的章子怡也非常感慨,她說:“人生擁有著很多的‘高山’,珠峰這座世界最高峰也只是代指。它並不代表每個人都只是為征服它而存在,它只是告訴世人,如果你連它都能征服,那麼生活中的一切‘高山’你都可以征服。”

我認為,能清晰的傳遞出這股能量,就是一種成功。不管別人是否感受到,我感受到了。

《攀登者》,就是一個值得交的朋友,哪怕它還有瑕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