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01

在民间流传的清代几大“疑案”里,顺治皇帝的“出家之谜”一直算一个。

顺治是女真入关后的第1个皇帝。在位时间不短,做了13年的龙椅,但在世时间不长,不到24岁。

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顺治这皇帝当得挺累。一是中原的汉族人当时根本不尿他们,拼出命跟这帮梳辫子的家伙们干,一点都不省心。二是他岁数忒小,老妈孝庄皇太后和叔叔多尔衮都是出了名的强势,自个说了也不算,亲政的前一半就是个傀儡。

估计有这方面的原因,他喜欢后宫,在自己的女人那里可以找到自信和温暖。

他的媳妇不少,但最喜欢的就是董鄂妃。

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02

董鄂妃比顺治小一岁,出身于满洲正白旗。祖上几代人都为满州东征西讨,丢了不少条命,立下不小的功勋。

董鄂妃进宫的时候18岁,据说以前结过婚,嫁过一个军官。人家顺治不嫌活“二婚”,一见面便认准,“就是她了”。

董鄂妃的“提拔”速度,用“火箭”来形容非常恰当。

刚一进宫就被封为“贤妃”,一个月后就跃为皇贵妃。如果你知道,皇贵妃就是后宫的“二把手”,是后宫绝大部分女人一辈子都到不了的位置,你会不会有些惊讶呢?

提拔你肯定有理由。“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这是顺治大哥的原话。

后来他觉得这还不足以表达他的感情,就想把皇后废了,让董鄂妃继续上位。

顺治的老妈孝庄皇太后看不过眼了,不同意。连董鄂妃自己也不同意,情种顺治才算消停了一点。

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进宫一年后(1657年),董鄂妃给顺治生下了他的第4个儿子。

顺治乐坏了,当时大赦天下。

可天不假人啊,这个本来可能有尊贵未来的孩子几个月后就因病死了。董鄂妃大恸,顺治也伤心到了极点。

如果这个孩子能健康的活着,估计后来就没康熙啥事儿了。

董鄂妃的身体本来就弱,爱子又百日而殇,此后便一病不起。两年之后(1660年),竟然就走了。

顺治以皇后待遇安葬了最心爱的老婆。半年后,自己碰上了当时没有治疗手段、只能听天由命的天花,他也没能挺过,跟着去了。

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03

一个大小伙子,还是位极人君,说死就死了搁谁也不信。

于是,民间后来流传着不少“八卦”,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其中一条就是,相继失去爱子爱妻,顺治万念皆灰,出家当和尚去了谁都拦不住。

金庸先生的《鹿鼎记》里对此就做了细致的描写,跟真的似的,当时还年轻的我以为就是那么回事儿。

另外一条就是关于董鄂妃的。说董鄂妃就是江淮名妓董小宛,是清兵南下时抢回宫的,被顺治见到后惊为天人,从此难舍难分。

后来民国出版的《红楼索隐》《清宫演义》等书中,对这种说法又进一步艺术化和具体化,以致成为一种“假说”。尤其是

《清朝野史大观》,引经据典的特像一回事。

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其实,这个“假说”是站不住脚的,稍微严肃些就会发现难以自圆其说。

只说一点:年龄。董小宛大顺治14岁,于1651年28岁时身故,当时14岁的顺治刚刚亲政,还没娶他的皇后表妹,又怎么会娶大他14岁的、刚刚亡故的“董鄂妃”?......

董小宛正当华年时,顺治还是个穿尿不湿的小屁孩儿,你说,可能吗?

所以,下面详细说说本文真正的重点,董小宛的来龙去脉。

弄清了董小宛,她和顺治的关系就“不攻自破”了。

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04

古都南京有条秦淮河。

它就像一个贵族,现在咋样你先别说,老辈子可显赫了去了。那叫“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十代繁华之地”。

全因为,它是中国古代名气最大的“红灯区”。

在明末清初之际,这片“红灯区”里出过8个最有名的女子,人称“秦淮八艳”。

这8名女子不仅个个色艺双绝,而且风骨气节傲人,在那个江山沦丧政权更替的乱世中,把很多位高权重不可一世的名儒显宦,比得没了一点儿颜色。

笔者曾经为被列为“八艳”之首的奇女子柳如是写过一篇小文。通过探究那段历史,又认识了这位与她风格截然不同,但同样值得一叹的“八艳”中人——至情至性的董小宛。

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董小宛原名董白,出生在一个苏绣世家。打小儿没了老爸,母亲不善绣庄的经营,到苏州城外的半塘河边盖了一幢小楼,与年幼的女儿隐居在此。

后来时局不稳兵荒马乱,董母想索性把绣庄关掉。谁料一算账,伙计们中饱私囊,这个本来不大的民营企业不但没有盈利,反而资不抵债欠了一堆的饥荒。

破产倒闭已是不可避免。

董白小姐的老妈一气之下卧床不起,几千两银子的债务和养家糊口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这个15岁的小姑娘肩上。

在封建社会的古代,创业和就业就基本没女人什么关系。摆在董白面前的就只剩一条“捷径”——卖身。

从此,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了一个叫董白的良家女子。

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多了一个清高孤傲色艺双绝的名妓——董小宛。

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05

在董小宛的故事中还有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叫冒辟疆。

这位冒先生是江苏泰州的名门望族。小冒天资聪颖,14岁就出版过诗集。长大后志存高远,对国家大事经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属于今后一定怎么怎么着那种“希望之星”。

如此这般名气自然越来越大,与当时几位同样很牛逼的“精英”人士并称为“江南四公子”,大概相当于“某大杰出青年”之类的什么。

这小冒家里贼有钱学问也不小,但中考成绩却始终一般,曾6次参加乡试6次名落孙山,怎么也拿不下这个举人。

据说原因是他忒有性格,不按套路出牌比老师的老师还牛。当然他也不把这中考当回事儿,每3年一次就权当旅游了。

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崇祯十二年(1640年),某次乡试又落榜的小冒满不在乎地从省城返回家乡。

到了苏州,想去青楼泡泡在秦淮河卓有名气的“冷美人”董小宛(这时董小姐已回苏州发展),不想小董去了太湖洞庭山。

几次登门几次扑空,冒辟疆以为没戏了就想回家吧。谁料不抱希望的他再去半塘,却恰巧碰上了刚参加酒宴归来依床方歇的董姑娘。

其实女人喝了酒是挺可爱的。当然失去理智胡说八道和靠你身上呱呱就吐的除外,那个欠抽。

总之此刻的董小姐,就是楚楚动人我见犹怜的那种“醉后佳人”。

小董不但不胡说八道,而且思路清晰谈吐不凡,再加绝顶的美色,都给慕名而来的冒辟疆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随后的两年里,冒辟疆又多次去苏州寻访,但似乎是命运的安排,每次都是失之交臂,就差那么一点儿。搞得小冒仰天长叹:“奶奶的难道我们真的无缘吗?”

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06

有情者终成眷属。

这年小冒又去襄阳看他在那里做官的老爸,回来时再到苏州。晚上一个人很无聊便雇了船沿半塘河缓缓飘去。船不觉间飘至一处很有诗意的河畔,绿树中隐约见一小楼。

小冒一时性起弃舟登岸,莽撞地拍开了楼门。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座小楼的主人,竟是刚刚丧母正大病在床的董小宛。

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巧合,而一个巧合往往就能左右你的一生。

董小宛如果不再遇到冒辟疆,她的人生肯定会是另外一条轨迹。可生活就是这样,常常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让你人生坐标悄然发生了飘移。

人们习惯于把它称作——“缘”。

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热烈奔放的董小宛向冒辟疆大胆示爱。

在履行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董小宛隶属于南京教坊司乐藉即官办妓院,相当于国有特殊行业正式职工

)后,32岁的冒辟疆把19岁的董小宛娶回了家。

董小宛是个非常懂事的女人。

虽是青楼出身又是做妾,但她在名门冒家却是如鱼得水,上下宠爱。她以非常“小资”的生活情趣让书香门第出身的冒辟疆觉得遇到了知音。

特别要指出的是,董小宛善豪饮,精茶道,尤其做得一手好菜。这个“好”还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国家级烹饪大师的水平。

她留下的菜肴很多在江南已成为名菜,她发明的甜点已是现代地方的著名小吃。她本人也在后世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的“金榜”。

一个水一样透明的女人,一段诗一般惬意的人生。

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07

可惜好景不长。

从黄土高坡杀出的李自成攻占了北京却坐不住“龙位”,清兵入关后挥师南下,江南处处燃起战火。昔日的名门望族这会儿是最大的受害者,冒家的财产在战乱中丢得一干二净。

战祸刚刚稳定,冒辟疆又是接连几场大病。

他先患痢疾加疟疾,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董小宛就把破草席铺在旁边做自己的卧床,冷时把他抱在怀里,热时给他揭被洗身。痢疾来了为他揉摩腹部,下痢时为他解带端盆......

5个月过去,冒辟疆拣了条命,董小宛却已是骨瘦如柴。

然后冒辟疆又患了胃出血。水米不进,又是董小宛熬药煎汤,整整60昼夜。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偏遇打头风”,倒霉的冒辟疆随之又患“背疽”,躺不下睡不成。贤惠的董小宛便夜夜抱着丈夫,用自己的身体靠住他让他安寝。而她,却坐着睡了100天。

生活艰难。董小宛掰着手指头算度着维持着这个昔日显赫的家庭。

她本来就是纤弱之身,拮据的生计和丈夫的几次大病,让她顷刻垮掉。

弄清了董小宛,就弄清了顺治和董鄂妃

冒辟疆手迹

这位无比贤惠的一代才女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在20多天都喝不进一口水后,顺治八年(1651年)的正月初二,在周围的贺岁声和鞭炮声中,28岁的董小宛黯然离世。

她的手里,一直紧紧攥着镌有“比翼”、“连理”四个字的两支金钗。那是她和冒辟疆的定情信物。

冒辟疆说,他一生的清福在和小宛共处的9年里已经享尽。

多年之后,他写了一篇4000余言的《影梅庵忆语》,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也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冒辟疆一世风流,但也一身风骨。朋友举荐、朝廷下诏,但他数次坚辞,终生不出仕大清,直至82岁辞世。就这一点,就比董小宛的好姐们柳如是她老公钱谦益强得多的多。

毛泽东主席对此给予了他不低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