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之三——董小宛:名比东坡膳食妙,才慕青莲俊杰招

董小宛是八个人里最幸福的一个,虽然她是操劳过度而死。

秦淮八艳之三——董小宛:名比东坡膳食妙,才慕青莲俊杰招

董小宛本名董白,相传因爱慕李白,所以她还有一个熟悉的称号——青莲。

天启四年(1624年),董白出生于苏州城内的“董家绣庄”。她的童年真的很幸福(起码跟另外几个比起来),父亲是一个落第秀才,做为家里的独生女,不得志的父亲将平生所学都传给了她。从小,父母就希望培养出一个才德俱全的姑娘。

十三岁那年,父亲患暴痢而死,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到此为止。

母亲白氏不愿睹物思人,和董白搬到了半溏河滨,把绣庄委托给伙计打理。两年后,白氏去绣庄算账,才知道绣庄已欠下几千两的外债,她又气又急,因此一病不起。

名动秦淮

突然之间,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十五岁的董白身上。债务还好说,能躲则躲,母亲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家里却没有一分钱。情急之下,董白在别人的引荐下到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

秦淮八艳之三——董小宛:名比东坡膳食妙,才慕青莲俊杰招

董小宛容貌秀丽,气质脱俗,很快就在秦淮河畔声名远播。但她孤高自傲,不肯受人摆布,因此得罪了一些庸俗的客人。

如此一来,鸨母肯定是不乐意的,终日相逼。董小宛一怒之下,回到了苏州。

回家后,白氏依旧卧病在床,再加上外债缠身,董小宛无可奈何,索性便把自己卖到了半溏的妓院。

虽然她不得已向世俗低头,但心里最后一份气节还在,始终卖艺不卖身,这也使她很受当时一些高洁之士的青睐。他们经常邀请董小宛出游,青山美人相对,董小宛也是乐在其中,常常一去就是十几天。

结识知音

这样的日子还没过太久,冒辟疆就来了。

秦淮八艳之三——董小宛:名比东坡膳食妙,才慕青莲俊杰招

做为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冒辟疆早就听其他三位跟他不停地夸赞董小宛的才貌。

二十九岁这年,冒辟疆来南京乡试,特意去造访董小宛,却刚好碰到她赌气回家,冒辟疆很失落,只得去考试。

或许是寻美人不遇,心情低落,他乡试落榜了。然后,他到苏州散心,打听到董小宛在半溏接客后,他又兴冲冲地去拜访,谁想到董小宛又受邀去游太湖了。之后一连几次,冒辟疆都扑了个空。

冒辟疆的大名,董小宛一直都有听闻。这几次或许是她故意避而不见,所以在冒辟疆准备离开苏州的前夕,她中午在家中接待了他。

董小宛酒意朦胧,倚在床头,见冒辟疆来了,正准备起身,冒辟疆让她不必多礼。他自己找了个凳子坐在床头,和董小宛攀谈了起来。

一番讨论之后,他不禁觉得董小宛清丽可人,而且知书达理,纵谈时局,很有见识。因为董小宛醉后疲倦,冒辟疆坐了半个时辰便离开了。

约定终身

三年后,冒辟疆又到了苏州。这会儿苏州刚经历田弘遇掠夺佳丽,董小宛收到惊吓,一病不起。冒辟疆宽慰他之后,不忍再加以打扰,但是,董小宛百般挽留,两人依旧谈到深夜。

第二天,冒辟疆又来到董小宛家时,她已笑盈盈地站在门口,说是,见公子一面,大病竟不药而愈。两人相谈甚欢,约定待冒辟疆乡试回来,便为她赎身,娶她过门。

秦淮八艳之三——董小宛:名比东坡膳食妙,才慕青莲俊杰招

然而,冒辟疆怎么也想不到乡试是他永远跨不去的一道坎,他再次落榜。回到苏州,赎身的事情更不顺利。

鸨母把董小宛当成了摇钱树,怎么都不肯放人。多亏钱谦益和柳如是来游苏州,柳如是央求钱谦益解了昔日姐妹之难,冒辟疆这才抱得美人归。

婚后雅事

董小宛嫁入冒家后,深得冒辟疆母亲和正妻的喜爱,在冒家的日子也过得很和谐。闲来经常和夫君谈天论地,赏花品茗。

董小宛富有雅致,能将很平常的生活过得浪漫动人。冒辟疆喜爱吃甜食,她便采集海棠花为他做秋海棠露。海棠无香,董小宛做的秋海棠露偏偏奇香四溢。

她还喜欢研究食谱,如今的虎皮肉便是她的发明,因此它还有一个名字——“董肉”。虽然有些唐突美人,但也和“东坡肉”相映成趣。也是因为冒辟疆爱吃甜食的缘故,董小宛制出一种“董糖”,酥松香甜,入口即化,流传了三百多年。

操劳成疾

这样的轻松的日子,只过了一年不到,清军便入关了,冒家举家南迁。

江南平静后,冒家辗转归来,正值壮年的冒辟疆却一病不起。董小宛一边精打细算,维持全家的生活,一边还要照顾夫君。冒辟疆的病十分严重,寒热交作,下痢腹痛,片刻不得安生。董小宛不离不弃,精心照顾了他五个月,才见好转。然后冒辟疆又病了两次,一次胃病下血,一次背上生疽,不能仰卧,董小宛就抱着夫君,让他靠着自己入睡,而她就这样夜夜坐着,直到夫君康复。

这样的生活消耗了董小宛太多精力,冒辟疆痊愈后她便病倒了,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与世长辞。

玉碎花消

董小宛婚后的生活很辛苦,最终也操劳过度而死。但她应该不后悔,不后悔为这个知心夫君付出一切。吴梅村一句“郎按新词妾唱歌”,应当说尽了小宛心中所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