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厢记》:曹雪芹和王实甫谁更相信爱情

我多年来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到底有没有读完《西厢记》。我猜曹雪芹没有让她读完,如果她完整的读过,怎么崔莺莺没有给她一点启示呢?由此我就想到一个问题,曹雪芹和王实甫谁更相信爱情。这个问题很有趣。

读《西厢记》:曹雪芹和王实甫谁更相信爱情

张生,崔莺莺,小红娘

曹雪芹应该是对《西厢记》不大服气的,在《红楼梦》里,他借贾母的口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得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得连个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色佳人。”

这说的是谁呢?就是说的《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崔莺莺不是一般的崔莺莺,是博陵世家崔家的崔莺莺。是已故相国的千金小姐,一个19岁的大家闺秀,精通诗词歌赋,而且长的美,美到了什么程度呢?美到张生在普救禅寺里初次见到莺莺就“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美到强盗孙飞虎带来5000人来抢她,美到上香时连一旁的和尚都心神不宁起来。

王实甫这样的写法,深得唐人传奇的真传。写一个人的美,直接描写如“解舞腰肢娇又软.....似垂柳在晚风前。”“宫样眉儿新月掩,侵入鬓云边”总不如写旁人对这个美的感受来的更亲切。就像在唐传奇《任氏传》中写任氏的美,无法用言语形容,所以被派去查看的家童只说一句:“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人”。公子不信,一连举出身边大家都认识的美女来问,有没有这个美,比那个又如何,最后连大家公认的第一美女都拿出来了,可家童的回答还是“不如任氏美”。

所以,金圣叹说的是对的,王实甫就算写别的题材一样是会写的好的,他的文学才能是不输于曹雪芹的。

读《西厢记》:曹雪芹和王实甫谁更相信爱情

张生,崔莺莺

其实曹雪芹没有必要不服气的,张生看崔莺莺说:“是兜率宫,是离恨天?我谁想这里遇神仙。”林黛玉还是绛珠草的时候不就是整日游于离恨天外的吗?你能把十二衩都整到一个园子里,和贾宝玉一起过着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就不俗套,怎么有崔莺莺这样的佳人就“最没趣儿”了呢?

比较曹雪芹和王实甫谁更相信爱情之前,我们先大概说一下《西厢记》写了些什么。

《西厢记》一共五卷,第一卷写先人曾经是礼部尚书,如今穷下来的河南西洛人氏张生张君瑞赴京赶考。中途拐到普救寺游玩,在这里邂逅了相国的女儿崔莺莺,被莺莺的美“惊”到了---打了个照面,疯魔了张解元。心生爱慕。赶考也不想去了,功名也不想要了。使尽浑身解数接近崔莺莺。

“人间天上,看莺莺强如做道场。软玉温香,道是相亲傍,若能汤他一汤,到与人消灾障”这几句你一看便知,这张生是为爱痴狂了。

张生没有贾宝玉的福气,能和林妹妹日对夜对,一起吃一起玩。他最苦恼的就是见不到小姐,见不到小姐,能见到小姐的丫鬟---红娘。于是张生就对红娘说:“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他知道丫鬟是一定把这些都告诉小姐的。

莺莺什么态度呢?除了初次见张生,临去时秋波一转。意味深长以外。红娘和她说了上面那番话后,她问你告诉了老夫人没有,还嘱咐红娘不要告诉老夫人。这说明莺莺对张生也是有了意思了。

读《西厢记》:曹雪芹和王实甫谁更相信爱情

小红娘

第二卷,风云突变,孙飞虎包围普救寺,要逼娶崔莺莺。崔莺莺知道机会来了,她痛骂孙飞虎,提出自己献身保全老母亲和普救寺,一口气说出这样做的五个好处,被老夫人否定。

于是崔莺莺又提出“不拣何人,杀退贼兵,扫荡妖氛,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真是化危为机的好手段,总得为自己的爱情做点什么!莺莺借此开始掌控自己的感情的命运,无奈之下,老夫人只得在大庭广众下同意许婚。

这机会也是为张生准备的,所以张生赶忙接着小姐的话说我有退兵之计,快来问我。张生一面以莺莺热孝在身为由稳住了孙飞虎,争取了三天时间。另一方面修书一封,给自己的好朋友----武状元,如今统领十万大军的白马将军杜确速来搭救。

结果真就把孙飞虎退了,那个杜确也真是够朋友,退了兵还不忘提醒老夫人:“张生建退敌之策,夫人面许结亲”,意思就是说,说过的话到该兑现的时候了,赶紧把他们的事儿办了吧。

谁知道老太太卸磨杀驴,贼兵退去之后,不认许婚的账了,借口小姐早与当朝尚书的儿子郑恒有婚约在身,让莺莺与张生兄妹相称。

读《西厢记》:曹雪芹和王实甫谁更相信爱情

红娘是张生和崔莺莺爱情的一个关键人物

第三卷,受到赖婚打击的张生和崔莺莺不但没有灰心,反而激发出了更强烈的感情,上演了一出"崔莺莺待月西厢,张君瑞狗急跳墙"的戏码。张生吟诗抚琴,致书送简,夜半私会,翻墙头。疯狂的追求自己的爱情。而崔莺莺更是满腔幽怨“若不是一封书将半万贼兵破,俺一家怎得存活。”更是怪她娘“为虚名误了女儿我”。俩人这“恋爱”谈的也算是一波三折,丝毫不比现代人逊色了。

第四卷,是高潮,张生因为相思成病,几乎不治,崔莺莺这位相府的大家闺秀抛开了一切封建礼教的束缚,放下了一切的矜持,修书一封“谨奉新诗可当媒”“今宵端的雨云来”。为了爱情豁出去了。俩人相对,尽诉衷肠,只觉得相比当下爱情实现的夜晚,以前的日子都是虚度,以前的生活都是白活。

老夫人发现俩人的“私会”,大为恼火,但无奈之下,还是答应将莺莺许配张生为妻。但是又以“俺家三辈儿不招白衣婿”为由,逼张生去赶考。并且说“你得了官就回来,得不了,别回来。”

莺莺和她妈不同,她和张生说“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和爱情相比,功名利禄不过是锦上的花,没有那么重要。莺莺得到了她的爱情,就够了。

读《西厢记》:曹雪芹和王实甫谁更相信爱情

贾宝玉和林黛玉

有了以上的介绍,可以开始比较一下曹雪芹和王实甫谁更相信爱情了。我经常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意不在歌颂爱情,他的用意是不在此的。和《西厢记》一比较就看出来了。

贾宝玉和林黛玉。一个是世家公子,一个是大家闺秀,他们又有机会日对夜对,也是情愫暗生,可是曹雪芹何时让他们的感情热烈过呢?贾宝玉的表白永远的充满暧昧的,永远是怕伤了这个,冷落了那个,就算他和林黛玉说“你光知道你的心,你又知不知道我的心”“把心剖出来给你看。”看起来是一往情深了,可是他对那个女孩子忘怀过呢?不说对别人,就算对平儿香菱,都因为有机会献殷勤而窃喜。他何尝对林黛玉明确说过一次“我要娶你这样的话呢?”比较起张生对爱情的奋不顾身,林黛玉说贾宝玉是银样镴枪头一点没有冤枉了他。

这就难怪林黛玉要每天惴惴不安了,但是比起崔莺莺来,她又何曾表现出大胆,热烈和追求呢?她除了一天到晚自怨自艾,找个机会挖苦下爱情中的竞争者,表现一下自己的机灵,她又为追求自己的爱情做过哪些事呢?她和崔莺莺比较起来,或许一样美,或许一样有才情,但是她缺少了崔莺莺那份勇敢,也缺乏崔莺莺把握自己感情命运的智慧。

这当然不能怪他们,根子在曹雪芹,你看贾母说的话:“把人家女儿说得那样坏,还说是佳人”,“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做贼,难道那王法看他是才子,就不如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可见在贾母眼中,勇敢的追求自己爱情的女孩子,是坏的,男孩子,是贼。只有自己家的那些“守礼”不逾矩的女孩儿们才算是佳人呢。只有宝玉这样才算是才子的。

曹雪芹对贾母的话是赞同还是反对呢?我没有看到任何反对的意思。说曹雪芹卫道话重了,但是说他反封建,的确是用力用错了地方。

读《西厢记》:曹雪芹和王实甫谁更相信爱情

张生崔莺莺

《红楼梦》的伟大,在于它真实的纪录了当时那个社会的状况,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骨子里是写实的,因此就有了揭露的作用。又因为人物众多,比其他小说就有了更丰富的结构和内涵。又由于作者的经历,使他有意无意的超越了现实的层面,而从哲学层面来反映对人生一切的思考,所以有了更深的意义。

但是,单就对待爱情来说,王实甫是相信并且热烈的歌颂爱情的,而曹雪芹,他的笔下写的不是爱情,而是世情,他笔下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对爱情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且热烈的追求,我所说的追求是付诸行动的争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