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隱形眼鏡的同學們你們不知道的事!

戴隱形眼鏡的同學們你們不知道的事!

首先來介紹一下什麼是隱形眼鏡

隱形眼鏡的學名叫角膜接觸鏡(Contact Lens),簡稱scl。

隱形眼鏡的材料

第二代隱形眼鏡的材料是HEMA。是一種水凝膠物質。現在市面上大多數軟性隱形眼鏡材料就是這種。

在我們的認知裡是不是把隱形眼鏡當作化妝品或者生活用品。

但在醫學界眼裡,他可是被認為高風險的醫療器械。

從2012年1月1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消息稱,隱形眼鏡和美瞳屬於較高風險的醫療器械產品,今後將正式納入醫療器械監管範疇。從國家藥監局將“裝飾性彩色平光隱形眼鏡”納入醫療器械監管範疇後,未取得該類產品醫療器械註冊證書,以及無證生產和經營該類產品的企業,一律都要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嚴肅查處 。

戴隱形眼鏡的同學們你們不知道的事!

不該戴硬要戴,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戴隱形眼鏡,想要確定自己適不適合,需要去醫療機構專門的驗配中心進行檢查和評估。通過專業的測試,幫助你確認眼球狀況,評估是否適合佩戴隱形眼鏡。

如果你為了省事兒,既沒有做評估,也沒有到眼鏡店選購正規品牌的隱形眼鏡,就隨便在某寶上買了一副就塞進眼裡……沒出事算你運氣好。但萬一你是眼部敏感的人群,那麼大個東西突然貼到眼球上,很可能會發生排異行為,出現眼乾、眼紅、眼癢、眼睛痛、眼屎增多,嚴重可能引發感染、角膜炎。

戴隱形眼鏡的同學們你們不知道的事!

其次,該摘的時候不摘。如果你已經確定自己適合戴隱形眼鏡,也別高興地太早,佩戴過程中,仍然有很多可能使眼睛受到危害。

根據2014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發佈的一項報告,單是在美國,每年都有一百萬人因為佩戴隱形眼鏡引發眼部感染而去醫院。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佩戴時長不合理。

人的眼角膜為了維持透明度,是沒有血管直接供氧的,而是通過空氣吸收氧氣。戴上隱形眼鏡,就像在眼睛上糊了一層保鮮膜,隔斷了角膜和空氣接觸的道路。佩戴時間過長,角膜就會缺氧,輕則引起視力下降、感染幾率增加、眼球發紅等問題,重則可能出現角膜潰瘍這種可能會失明的問題。

如果忘摘眼鏡會有什麼後果?

戴隱形眼鏡的同學們你們不知道的事!

最後,在佩戴過程中不注意符合要求的清潔。

例如佩戴時不洗手、用自來水清洗鏡片、不及時更換眼鏡盒,這些作死的行為,已經屢見不鮮,不再一一列舉。

當然如果你們認為因為錯誤使用隱形眼鏡造成的危害就這麼三個,那就too young,too simple了。其實,還有一個最最容易陷入的誤區,必須得說一下,那就是認為:隱性眼鏡就要買含水量高的,越高越好的那種!

從字面上看,隱形眼鏡的含水量與水潤程度似乎是一回事兒,含水量越高越水潤。於是很多人為了讓避免眼睛乾澀,選擇買含水量高的隱形眼鏡。事實上,含水量和眼鏡是不是水潤沒啥關係。含水量高的隱形眼鏡,質地柔軟,配戴時確實會更為舒適。其中的水能很好地傳導氧氣,因此含水量越高,透氧性能也越好。

但是,注意了!高含水量的鏡片,水分反而更容易蒸發,隱形眼鏡自帶的水蒸發完了,就會吸收你眼表的水分,造成眼睛乾澀、眼癢等問題。與其說是這種隱形眼鏡含水量高,倒不如說它是吸水量高。所以,高含水量的隱形眼鏡其實是把雙刃劍。

戴隱形眼鏡的同學們你們不知道的事!

那到底該怎麼選擇隱形眼鏡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請在醫生或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使用。另外在選購途徑上我們還應該多加註意。很多人在淘寶或微信朋友圈購買過隱形眼鏡、美瞳,但是,你是否知道出售者是否擁有實體店?是否有相關營業執照?你是否又考慮到,當你在佩戴隱形眼鏡或美瞳時出現問題,該去哪裡維權?去找誰維權?

戴隱形眼鏡的同學們你們不知道的事!

大家應該認識到,網絡銷售醫療器械主要存在的問題:

1、一些企業通過網絡、手機客戶端等平臺銷售未經註冊的醫療器械,例如隱形眼鏡、注射用透明質酸鈉(玻尿酸)等。“這些未經註冊的醫療器械通過網絡銷售,給公眾帶來安全風險隱患”。

2、由於網絡銷售具有虛擬性、隱匿性、跨地域、易轉移等特點,也造成監管管轄職責不清、監管手段滯後、調查取證困難、執法依據欠缺等諸多難題。

3、朋友圈不應該是經營醫療器械的平臺,只有經過備案的醫療器械交易服務第三方平臺和企業自建的網站才行。CFDA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司負責人呼籲,公眾不要通過朋友圈購買醫療器械,要認識到其中的風險。

所以,廣大消費者的在網絡購買隱形眼鏡等醫療器械時應提高對虛假誇大宣傳、欺騙消費者的問題的防範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