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隐形眼镜的同学们你们不知道的事!

戴隐形眼镜的同学们你们不知道的事!

首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的学名叫角膜接触镜(Contact Lens),简称scl。

隐形眼镜的材料

第二代隐形眼镜的材料是HEMA。是一种水凝胶物质。现在市面上大多数软性隐形眼镜材料就是这种。

在我们的认知里是不是把隐形眼镜当作化妆品或者生活用品。

但在医学界眼里,他可是被认为高风险的医疗器械。

从2012年1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隐形眼镜和美瞳属于较高风险的医疗器械产品,今后将正式纳入医疗器械监管范畴。从国家药监局将“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纳入医疗器械监管范畴后,未取得该类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以及无证生产和经营该类产品的企业,一律都要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

戴隐形眼镜的同学们你们不知道的事!

不该戴硬要戴,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戴隐形眼镜,想要确定自己适不适合,需要去医疗机构专门的验配中心进行检查和评估。通过专业的测试,帮助你确认眼球状况,评估是否适合佩戴隐形眼镜。

如果你为了省事儿,既没有做评估,也没有到眼镜店选购正规品牌的隐形眼镜,就随便在某宝上买了一副就塞进眼里……没出事算你运气好。但万一你是眼部敏感的人群,那么大个东西突然贴到眼球上,很可能会发生排异行为,出现眼干、眼红、眼痒、眼睛痛、眼屎增多,严重可能引发感染、角膜炎。

戴隐形眼镜的同学们你们不知道的事!

其次,该摘的时候不摘。如果你已经确定自己适合戴隐形眼镜,也别高兴地太早,佩戴过程中,仍然有很多可能使眼睛受到危害。

根据2014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一项报告,单是在美国,每年都有一百万人因为佩戴隐形眼镜引发眼部感染而去医院。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佩戴时长不合理。

人的眼角膜为了维持透明度,是没有血管直接供氧的,而是通过空气吸收氧气。戴上隐形眼镜,就像在眼睛上糊了一层保鲜膜,隔断了角膜和空气接触的道路。佩戴时间过长,角膜就会缺氧,轻则引起视力下降、感染几率增加、眼球发红等问题,重则可能出现角膜溃疡这种可能会失明的问题。

如果忘摘眼镜会有什么后果?

戴隐形眼镜的同学们你们不知道的事!

最后,在佩戴过程中不注意符合要求的清洁。

例如佩戴时不洗手、用自来水清洗镜片、不及时更换眼镜盒,这些作死的行为,已经屡见不鲜,不再一一列举。

当然如果你们认为因为错误使用隐形眼镜造成的危害就这么三个,那就too young,too simple了。其实,还有一个最最容易陷入的误区,必须得说一下,那就是认为:隐性眼镜就要买含水量高的,越高越好的那种!

从字面上看,隐形眼镜的含水量与水润程度似乎是一回事儿,含水量越高越水润。于是很多人为了让避免眼睛干涩,选择买含水量高的隐形眼镜。事实上,含水量和眼镜是不是水润没啥关系。含水量高的隐形眼镜,质地柔软,配戴时确实会更为舒适。其中的水能很好地传导氧气,因此含水量越高,透氧性能也越好。

但是,注意了!高含水量的镜片,水分反而更容易蒸发,隐形眼镜自带的水蒸发完了,就会吸收你眼表的水分,造成眼睛干涩、眼痒等问题。与其说是这种隐形眼镜含水量高,倒不如说它是吸水量高。所以,高含水量的隐形眼镜其实是把双刃剑。

戴隐形眼镜的同学们你们不知道的事!

那到底该怎么选择隐形眼镜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请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另外在选购途径上我们还应该多加注意。很多人在淘宝或微信朋友圈购买过隐形眼镜、美瞳,但是,你是否知道出售者是否拥有实体店?是否有相关营业执照?你是否又考虑到,当你在佩戴隐形眼镜或美瞳时出现问题,该去哪里维权?去找谁维权?

戴隐形眼镜的同学们你们不知道的事!

大家应该认识到,网络销售医疗器械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一些企业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平台销售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例如隐形眼镜、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玻尿酸)等。“这些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通过网络销售,给公众带来安全风险隐患”。

2、由于网络销售具有虚拟性、隐匿性、跨地域、易转移等特点,也造成监管管辖职责不清、监管手段滞后、调查取证困难、执法依据欠缺等诸多难题。

3、朋友圈不应该是经营医疗器械的平台,只有经过备案的医疗器械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和企业自建的网站才行。CFDA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司负责人呼吁,公众不要通过朋友圈购买医疗器械,要认识到其中的风险。

所以,广大消费者的在网络购买隐形眼镜等医疗器械时应提高对虚假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的问题的防范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