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苗长僵?受精率不高?可能跟龟群欺凌有关

有人的地方就有各种形式的欺凌,江湖水深总有不同应对方法。人群遇到的问题其实也 同样发生在动物身上,包括龟群在内欺凌现象其实也并不少见,只是很多人没有在意或者只是觉得是动物本性而已。殊不知很多同养苗个体差异大小,群养龟受精率不高等问题就是欺凌现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龟苗长僵?受精率不高?可能跟龟群欺凌有关

同生同养同种的一群龟苗按理来说不会有太大的体型差异,但在实际饲养过程中总会出现1-2在群体中个体过小的龟苗。很多人会拿体质、抵抗力、性格等一些比较虚的名头来解释,其实经过我这些年的饲养发现就算在缘苗这么peace的品种面前,只要群养数量超过4个就会形成一个阶层,第一阶层的龟苗普遍个体较大每次摄食都会第一个冲在前面,并且相对好战。第二阶层摄食意识也很强烈,相对好战性比较差一些。第三阶层就是相对内敛,摄食主动性差一般会等前2个层级的大佬吃完才会进食。并且在群养时领地意识也相对强烈,个体较小的普遍只躲在角落,很少出来走动。但奇怪的是如果你仅饲养2个缘苗时却不会形成很明显的阶层分级,并且在个体不生病的情况下生长发育和大小情况基本相同。

龟苗长僵?受精率不高?可能跟龟群欺凌有关

当然,以上的所有我的推测全部可以以龟的“性格”不同为由进行反驳。为此我曾做过一个实验用一只1年以上的群养苗分别进行单独喂食和群体喂食,在摄食量上只要单独饲养至少比群养时多吃一倍。并且群养时胆小躲藏的问题,在单独饲养2周后就改善了这个问题,常常能看到在环境中大摇大摆逛街的情况。

龟苗长僵?受精率不高?可能跟龟群欺凌有关

其实除了同品种群养的欺凌,不同品种不同大小的混养欺凌也是日常情况。尤其对于水龟来说,如果把性格温顺的水龟和相对比较凶猛的蛋龟养在一起,别管是不是同样大小的苗子,在环境面积不够大的情况下一样会出现压制的情况。

龟苗长僵?受精率不高?可能跟龟群欺凌有关

所以,如果你的群养龟苗中有个体较小的情况,不妨试试单独饲养,远比胡乱添加各种营养啥的来的靠谱。如果实在没条件进行群养那么可以用先喂食小的再喂食大个体的分开喂方式,也算一种折中解决方式。

其实小龟的欺凌还比较容易看出,哪怕你不是每天勤观察但只要一个阶段后看到个体的大小差异。但是如果群养大龟中的欺凌现象可能要几年后才能反过味来。我所谓的欺凌不是单纯的公龟打斗现象,那基本上你从外伤就能观察的出,我说的是相对难发现的交配权欺凌。

龟苗长僵?受精率不高?可能跟龟群欺凌有关

我自己曾养过一个非常神奇的公龟,它满足市面上所有对强公的定义,并且经常看到它撕咬交配母龟,心里还暗自窃喜捡到了宝。但恰因为这只强公的加入让龟蛋的受精率直线下降,以至于我病急乱投医的换过各种环境、食材、器具等都未能改变受精率的情况。直至我在龟箱中装配了监控才发现强公的确很强悍,在打斗与交配上都采用比较“野蛮”的方式,于是原本其乐融融的龟群因为一只龟打乱了原本生活节奏,母龟被这只公龟吓得不敢下水交配,公龟更被这只龟打的被迫躲在角落。但这种情况却几乎不会在我喂食阶段发生,所以也就成为了一个看不见的隐患。

龟苗长僵?受精率不高?可能跟龟群欺凌有关

其实不光是我,很多群养种龟的朋友应该都遇到过这种隐藏的欺凌现象:在3只龟一同交配时,在龟争斗抢食时,在母龟宁愿上岸也不下水的情况时,但我们可能不会把它跟欺凌挂钩。所以这也孕育出了很多江湖上所谓人工公龟养久了受精率不高,公龟养久了要换野生龟的说法。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龟不行,而是欺凌的现象造成的受精率不高。

龟苗长僵?受精率不高?可能跟龟群欺凌有关

养龟之时很多情况与人相同,很多情况却又与人不通,不能以人作为唯一参考标准,多看多观察很多问题自然会有你的解答方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