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效果能比得上饮片煎煮的药吗?

跟着白老师出去走走


中药配方是个高深的学问,中药颗粒饮片大多用于慢性疾病,汤药力猛十足治急性病疗效显著。医生根据病情临床灵活掌握,中医中药治疗疾病贵在于量?全在介乎于疾病的轻、重、缓、急而决定用药多少?所以汤药跟颗粒饮片效果是不能等同的。


练伟胜


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金代李杲曾指出:“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汤剂是适应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原则的剂型, 具有吸收快,迅速发挥药效的特点,至今仍然是中医的主要用药方式。 当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中医药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患者因不愿意煎中药,而放弃了中医治疗,中医门诊量呈现下降趋 势,进而影响了中医的发展。解决中药汤剂的质量稳定性、方便性、安全性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研究中药配方颗粒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 汤剂质量受中药饮片质量、患者煎药方法的影响,质量不好控制 1.1中药饮片质量受药材品种、产地、采收季节、炮制加工、贮存等诸多因素影响,质量差异较大。贮藏不当往往发生虫蛀、霉变、走油; 炮制加工不规范,有效成分流失;运输、晒干等过程中混入了杂质;更有甚者出售假药或非正品、代用品,而药材流通环节缺乏先进的检 验仪器,难以鉴别真伪优劣。 1.2 患者自己煎汤药不规范,对煎煮器皿、煎药用水、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火候、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煎药要求难 以掌握。大量的实验报道证明,家庭式的煎煮只能煎出药材中50~70%的有效成份,药材浪费严重。(2) 汤剂服用、携带、保存不方便 中药汤剂不但煎煮费时,服用量大,而且携带、保存不方便,上班、上学、出差、旅游的人服用汤药变得困难。 中医生经常遇到,处方开完后,病人回过头来说没时间煎药、没条件煎药,要求改用中成药或西药,致使汤药的使用率在逐年下降。我国中 医药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解放初期每年药材消耗量70%用于配汤药,30%用于生产成药,93年统计这种比例完全颠倒,现在还在拉 大差距。 (3) 汤剂的用药方式制约了中医走向世界 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医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许多国家逐步得到认同,国外的医疗实践也表明中药汤剂疗效较好。但西方人 对患者自己煎煮中药的用药方式无法接受,一是观念上不能接受,二是这种用药形式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不相适应。(4) 国外这面的快速发展,催生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项目 日本70年代就研究生产出200多种“汉方颗粒”,80年代我国的台湾地区研究生产了400多种“科学中药”及300多种经典方颗粒。“汉方颗粒”及 “科学中药”在欧美、东南亚等地被广泛应用,深受欢迎。韩国在90年代初期也开始研究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并生产出300多个品种。 我国的中药材出口量虽居世界第一,但很少进行深加工,附加值极低,仅占世界天然药物贸易总额的4%左右,还不如日本的一个“救心丹”、 韩国的“高丽参”。台湾生产的“科学中药”在美国售价比饮片高出许多倍,并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这种形势,既给我们中医药走向世界、参 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机会,也使我们面临一个艰巨的挑战,如何去谋求自身的发展,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曾对该项目做出指示:“加快加强这一领域的的科研进度,以便尽早为临床和生产服务。国外在这面的快速发展值得我 们高度重视!!这本应是我们的优势”。1992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科研项目的调查、研究及论证工作,并作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研项目立项

根据農本方十多年的临床使用疗效总结,農本方中药配方颗粒疗效等同甚至优于饮片。 研究表明,同样的药材,一部分用来煎煮,一部分制成農本方中药配方颗粒再冲水,最终获得的 汤剂成分与含量基本等同。但影响中药治疗效果的因素很多,如原药材、加工办法、服用方法等, 農本方基本排除了中药饮片质量不稳定和煎煮方法不当造成的药效损失,所以从长远看,肯定优 于普通饮片。从实际临床应用上看,香港大多数中医师普遍反映農本方的药效优于普通饮片。


冯药师


自己在医院工作,经常使用饮片或者颗粒剂!

据我的临床观察,在治疗一些发烧感冒之类的疾病,用中药汤剂一剂能够解决的,用颗粒剂也能够一剂解决,它们之间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治疗慢性病方面,有许多两种剂型都用过患者反馈说疗效相近,但饮片略好!(前提是您用的饮片是品质较好的饮片)

总体,我感觉疗效相近的,只是颗粒剂更方便一些!但口感的话颗粒剂不如熬的汤药,颗粒剂更难喝一点!

选择哪一种,取决于患者的意向,如果想经济一点、口感好一点,汤药最好;如果想方便一些,颗粒剂更好!

至于颗粒剂如何服用更好,我建议用水冲开后,在砂锅里煮沸再喝,目的就是还原熬中药时各种药物相互作用这一过程!

当然,生产中药颗粒的厂家很多,品质也良莠不齐,使用时一定要选择口碑良好的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