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假裝努力毀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學習動力,你需要這樣做!

每日早6:00起床便開始一天的學習,背誦英語,朗讀課文,吃早飯的時間還要拿著單詞本來記一記,匆忙地吃過早餐便去上學了。

放學回到家,第一時間開始寫作業,作業結束還會額外補充一些習題,每天晚上學習不到11:30以後都不敢上床睡覺。

可是考試的結果卻往往仍然維持在原來的水平,沒有太多的進步,成績不上不下,這樣努力學習似乎都沒有獲得對應的回報。

當你的孩子呈現十分努力卻沒有任何提高的時候,你便需要警惕,孩子是否只是在假裝努力?

孩子也許是用勤奮來給自己臺階:“你看我都這麼努力了,仍然學不好,可能是我不適合學習”,也許是為了安慰自己,害怕自己後悔。

雖然在學習,但是卻沒有太多的思考,習題做了一套又一套,可是仍然搞不公式為什麼這麼使用,詩句背了一遍又一遍,但依然領會不了詩句的意境。

孩子只是用勤奮,掩蓋思維的懶惰。

其根源在於孩子內心的不自信,他覺得自己學不好,為了不因為成績被責罵,那麼勤奮的外衣就是他最好的盔甲。

要打破這種惡性的循環,家長便需要幫助孩子獲得自我效能感,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學好的一份內在動力。


別讓假裝努力毀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學習動力,你需要這樣做!


什麼是自我效能感呢?

自我效能感是個人對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觀評估。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從社會學習的觀點出發,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論,用以解釋在特殊情景下動機產生的原因。

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自我信念不一定確保成功,但是沒有信念一定會釀成失敗”。

當學習者認為自己註定會失敗的時候,很容易輕言放棄並降低對自己的要求。而且不管客觀上成功的概率如何,他們還是會主動放棄學習的機會。


別讓假裝努力毀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學習動力,你需要這樣做!


一、自我效能感低源於孩子的錯誤歸因

孩子之所以產生了低自我效能感,在於孩子對於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了錯誤的“自我歸因”,產生了“基本歸因誤差”。

自我歸因是指個人對自身行為的動機,或歸因於客觀情景,或歸因於個人傾向。

基本歸因誤差,指人們在對行為進行歸因時,高估內在特質的作用,卻忽視或低估情境因素重要性的傾向。

假裝努力的孩子在學習中的低自我效能歸因便是覺得自己是一個“笨”孩子,即使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也許才能達到別人的水平。這也等於給了家長一個提示:我已經很努力的在學習了,可是因為笨,我學不好,笨是不可改變的,所以學習成績不提高也是正常的,壓力也就減少了。

歸因可以讓特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範圍更大,並藉助“圖式”來實現這一過程,即一個事件在普遍意義上所代表的一類情境。

“圖式”是由皮亞傑提出,指一種特殊的心理結構或一種組織起來的理解經驗的方式。

正因為歸因擴大了自我效能感的範圍,學習能力的低自我效能感將影響到孩子的發展,無論是面對學習,還是面對生活中的其他挑戰。


別讓假裝努力毀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學習動力,你需要這樣做!


二、哪些因素影響著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受到來自自身體驗或者外在環境的影響,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勝任經驗

桑代克的效果定律指出了強化行為的基本規律,如果做一件事能引發你想要的結果和回報,你就會不斷重複它;而如果導致了你不希望看到的結果,你也就不會再去做了。

孩子曾經有過成功的經驗,對於孩子便是一份極好的內在激勵,當孩子對於自己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時,這將遷移到孩子的更多行為上,包括孩子的學習。

家長可以幫孩子建立榮譽牆或者記錄里程碑事件,這都可以成為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最好的激勵工具。

2、間接經驗

看到與自己條件類似的人取得過成功,也很容易遷移到自己身上來,孩子會依據自己的邏輯,通過觀察和了解,獲得自己的推測。

當家長給孩子講那些優秀的人的故事的時候,可以多與孩子建立一些聯繫,讓孩子將自己的某些特質與成功建立聯繫,相信自己具備這樣的成功素質。

3、社交勸導

聽到別人說你能行,當我們從別人那裡獲得對自己肯定的信息時,我們會提升對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但這也是雙刃劍,否定的信息,也可能降低我們的自我效能感。

父母給予孩子的讚賞,會讓孩子更加肯定自己,但父母的這種讚賞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為了讚賞而讚賞。

4、生理信號

感知到自己在一項活動中投入的精力與時間,當我們在某項工作中十分投入,並在這份投入中感受到自己的愉悅,我們更容易在這項工作中提升自我效能感,就如同產生心流。

心流指的是當人們沉浸在當下著手的某件事情或某個目標中時,全神貫注、全情投入並享受其中而體驗到的一種精神狀態。它由積極心理學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在2004年提出,認為它就是人們獲得幸福的一種可能途徑。

別讓假裝努力毀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學習動力,你需要這樣做!


三、讓孩子學會科學學習,擺脫“低自我效能”的魔咒

要破除孩子低自我效能感的錯誤歸因,糾正“基本歸因誤差”,最為有效的方法便是讓孩子學習科學的學習方法,產生學習的勝任感,從低效率或者無效率的學習中走出來,勝任的經驗一旦獲得,孩子的學習必將勢如破竹。

1、歸納類比

歸納類比指的是探尋各種事例之間內在相似性的學習方法。運用類比不僅能幫助學習者理解其中蘊含的規律原理,還能提升在新情境中運用這些規律的靈活性。

當孩子不會在學習中使用歸納類比時,即使做再多的習題,也都是低效率或者無效率的工作,機械地重複不利於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因為沒有掌握真正的規律,考試時題目內容改變,便無法找到正確的解法。

通過類比學習所獲得的關鍵成果在於,學習者將核心概念應用於新情境的能力。這個結果意味深遠,因為我們希望學習者在獨立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判斷問題的本質,從而選擇正確的應對方式。

如何培養孩子的歸納類比能力呢,在學習情境中運用類比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1)在解釋新的事物或觀點時,把它類比成一個人們熟悉的例子;

比如我們可以用桃子的結構來跟孩子們闡述地層的結構,桃子孩子很熟悉,這樣類比他便有了最基礎的一些概念,記憶也很容易。


別讓假裝努力毀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學習動力,你需要這樣做!


(2)提供兩個或更多的類比事例,讓學習者探索其中共存的深層結構。

例如,下面的這張圖隱藏的共同的深層結構是什麼呢?

別讓假裝努力毀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學習動力,你需要這樣做!


動物自我保護的“偽裝”,理解了深層結構,你便發現即使毫無關係的內容也有了溝通的橋樑。

2、對比組合

對比組合是一組能幫助人們觀察到細微差別的極為相似的例子。通過對比組合的練習,我們可以提高對知識理解的精度,增強知識的可用性。


別讓假裝努力毀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學習動力,你需要這樣做!


和歸納類比相比較,對比更多的要求孩子找出來不同的特徵,提升對於知識細節的處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一場考試中,有些看似簡單的題目卻只有少數同學能夠做出來,因為題目的設置考驗到了更加細節的知識掌握方面,而很多孩子忽略了這種學習。某些開卷考試,孩子們卻不知道使用哪個公式,也是缺乏這種對比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對比能力呢?在生活中經常讓孩子進行相似事物的比較,並對比較進行分析。在區別事物的過程中,人們學會從“感覺”(視覺、味覺、嗅覺)中“感知”規律。對比組合把幾乎分辨不出來的事物並排放在一起,幫助學習者練就“火眼金睛”的知覺能力。

例如下圖,先讓孩子區分兩種結的區別在哪裡,再試問孩子為什麼其中一種比另一種更結實。


別讓假裝努力毀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學習動力,你需要這樣做!


3、以教促學

以教促學,指的是利用教導他人時萌生的責任感來提升學習動力的方法。通過為教授學生所做的準備、實際教授和觀察反饋三個過程,提高自身對於知識的掌握能力。


別讓假裝努力毀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學習動力,你需要這樣做!


以教促學也符合我們的學習記憶原理,學習金字塔顯示,教授別人是留存記憶最佳的方法,高於其他一切的學習方式,可以達到90%。學習金字塔是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它用數字形式形象顯示了: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週以後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種現代學習方式的理論。最早它是由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1946年首先發現並提出的。

別讓假裝努力毀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學習動力,你需要這樣做!


創造孩子需要教授別人的情景能很好地使用以教促學,比如成立同班同學互幫互助的組織:一名學生承擔起輔導另一名同學的重任。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成績好的同學可以通過給其他小夥伴講題而進一步加深理解,而被輔導的同學也會因此獲得更多關注與支持。

當孩子學會了科學學習,便為孩子打開了這扇學習的大門,學會了如何在學習中正確的思考,假裝努力的魔咒便不攻自破了。

“讀書而不思考,等於吃飯而不消化。”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的本質就是培養人的能力,只有通過學習,掌握了這些能力,才能讓我們的生存更加有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