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假装努力毁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学习动力,你需要这样做!

每日早6:00起床便开始一天的学习,背诵英语,朗读课文,吃早饭的时间还要拿着单词本来记一记,匆忙地吃过早餐便去上学了。

放学回到家,第一时间开始写作业,作业结束还会额外补充一些习题,每天晚上学习不到11:30以后都不敢上床睡觉。

可是考试的结果却往往仍然维持在原来的水平,没有太多的进步,成绩不上不下,这样努力学习似乎都没有获得对应的回报。

当你的孩子呈现十分努力却没有任何提高的时候,你便需要警惕,孩子是否只是在假装努力?

孩子也许是用勤奋来给自己台阶:“你看我都这么努力了,仍然学不好,可能是我不适合学习”,也许是为了安慰自己,害怕自己后悔。

虽然在学习,但是却没有太多的思考,习题做了一套又一套,可是仍然搞不公式为什么这么使用,诗句背了一遍又一遍,但依然领会不了诗句的意境。

孩子只是用勤奋,掩盖思维的懒惰。

其根源在于孩子内心的不自信,他觉得自己学不好,为了不因为成绩被责骂,那么勤奋的外衣就是他最好的盔甲。

要打破这种恶性的循环,家长便需要帮助孩子获得自我效能感,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好的一份内在动力。


别让假装努力毁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学习动力,你需要这样做!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呢?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自我信念不一定确保成功,但是没有信念一定会酿成失败”。

当学习者认为自己注定会失败的时候,很容易轻言放弃并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且不管客观上成功的概率如何,他们还是会主动放弃学习的机会。


别让假装努力毁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学习动力,你需要这样做!


一、自我效能感低源于孩子的错误归因

孩子之所以产生了低自我效能感,在于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了错误的“自我归因”,产生了“基本归因误差”。

自我归因是指个人对自身行为的动机,或归因于客观情景,或归因于个人倾向。

基本归因误差,指人们在对行为进行归因时,高估内在特质的作用,却忽视或低估情境因素重要性的倾向。

假装努力的孩子在学习中的低自我效能归因便是觉得自己是一个“笨”孩子,即使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也许才能达到别人的水平。这也等于给了家长一个提示:我已经很努力的在学习了,可是因为笨,我学不好,笨是不可改变的,所以学习成绩不提高也是正常的,压力也就减少了。

归因可以让特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范围更大,并借助“图式”来实现这一过程,即一个事件在普遍意义上所代表的一类情境。

“图式”是由皮亚杰提出,指一种特殊的心理结构或一种组织起来的理解经验的方式。

正因为归因扩大了自我效能感的范围,学习能力的低自我效能感将影响到孩子的发展,无论是面对学习,还是面对生活中的其他挑战。


别让假装努力毁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学习动力,你需要这样做!


二、哪些因素影响着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受到来自自身体验或者外在环境的影响,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胜任经验

桑代克的效果定律指出了强化行为的基本规律,如果做一件事能引发你想要的结果和回报,你就会不断重复它;而如果导致了你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你也就不会再去做了。

孩子曾经有过成功的经验,对于孩子便是一份极好的内在激励,当孩子对于自己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时,这将迁移到孩子的更多行为上,包括孩子的学习。

家长可以帮孩子建立荣誉墙或者记录里程碑事件,这都可以成为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最好的激励工具。

2、间接经验

看到与自己条件类似的人取得过成功,也很容易迁移到自己身上来,孩子会依据自己的逻辑,通过观察和了解,获得自己的推测。

当家长给孩子讲那些优秀的人的故事的时候,可以多与孩子建立一些联系,让孩子将自己的某些特质与成功建立联系,相信自己具备这样的成功素质。

3、社交劝导

听到别人说你能行,当我们从别人那里获得对自己肯定的信息时,我们会提升对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但这也是双刃剑,否定的信息,也可能降低我们的自我效能感。

父母给予孩子的赞赏,会让孩子更加肯定自己,但父母的这种赞赏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为了赞赏而赞赏。

4、生理信号

感知到自己在一项活动中投入的精力与时间,当我们在某项工作中十分投入,并在这份投入中感受到自己的愉悦,我们更容易在这项工作中提升自我效能感,就如同产生心流。

心流指的是当人们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情或某个目标中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它由积极心理学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在2004年提出,认为它就是人们获得幸福的一种可能途径。

别让假装努力毁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学习动力,你需要这样做!


三、让孩子学会科学学习,摆脱“低自我效能”的魔咒

要破除孩子低自我效能感的错误归因,纠正“基本归因误差”,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让孩子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产生学习的胜任感,从低效率或者无效率的学习中走出来,胜任的经验一旦获得,孩子的学习必将势如破竹。

1、归纳类比

归纳类比指的是探寻各种事例之间内在相似性的学习方法。运用类比不仅能帮助学习者理解其中蕴含的规律原理,还能提升在新情境中运用这些规律的灵活性。

当孩子不会在学习中使用归纳类比时,即使做再多的习题,也都是低效率或者无效率的工作,机械地重复不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因为没有掌握真正的规律,考试时题目内容改变,便无法找到正确的解法。

通过类比学习所获得的关键成果在于,学习者将核心概念应用于新情境的能力。这个结果意味深远,因为我们希望学习者在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判断问题的本质,从而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

如何培养孩子的归纳类比能力呢,在学习情境中运用类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在解释新的事物或观点时,把它类比成一个人们熟悉的例子;

比如我们可以用桃子的结构来跟孩子们阐述地层的结构,桃子孩子很熟悉,这样类比他便有了最基础的一些概念,记忆也很容易。


别让假装努力毁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学习动力,你需要这样做!


(2)提供两个或更多的类比事例,让学习者探索其中共存的深层结构。

例如,下面的这张图隐藏的共同的深层结构是什么呢?

别让假装努力毁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学习动力,你需要这样做!


动物自我保护的“伪装”,理解了深层结构,你便发现即使毫无关系的内容也有了沟通的桥梁。

2、对比组合

对比组合是一组能帮助人们观察到细微差别的极为相似的例子。通过对比组合的练习,我们可以提高对知识理解的精度,增强知识的可用性。


别让假装努力毁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学习动力,你需要这样做!


和归纳类比相比较,对比更多的要求孩子找出来不同的特征,提升对于知识细节的处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一场考试中,有些看似简单的题目却只有少数同学能够做出来,因为题目的设置考验到了更加细节的知识掌握方面,而很多孩子忽略了这种学习。某些开卷考试,孩子们却不知道使用哪个公式,也是缺乏这种对比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对比能力呢?在生活中经常让孩子进行相似事物的比较,并对比较进行分析。在区别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学会从“感觉”(视觉、味觉、嗅觉)中“感知”规律。对比组合把几乎分辨不出来的事物并排放在一起,帮助学习者练就“火眼金睛”的知觉能力。

例如下图,先让孩子区分两种结的区别在哪里,再试问孩子为什么其中一种比另一种更结实。


别让假装努力毁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学习动力,你需要这样做!


3、以教促学

以教促学,指的是利用教导他人时萌生的责任感来提升学习动力的方法。通过为教授学生所做的准备、实际教授和观察反馈三个过程,提高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


别让假装努力毁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学习动力,你需要这样做!


以教促学也符合我们的学习记忆原理,学习金字塔显示,教授别人是留存记忆最佳的方法,高于其他一切的学习方式,可以达到90%。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别让假装努力毁了孩子,孩子真正具有学习动力,你需要这样做!


创造孩子需要教授别人的情景能很好地使用以教促学,比如成立同班同学互帮互助的组织:一名学生承担起辅导另一名同学的重任。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成绩好的同学可以通过给其他小伙伴讲题而进一步加深理解,而被辅导的同学也会因此获得更多关注与支持。

当孩子学会了科学学习,便为孩子打开了这扇学习的大门,学会了如何在学习中正确的思考,假装努力的魔咒便不攻自破了。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掌握了这些能力,才能让我们的生存更加有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