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四代人的精神食堂

濰坊濱海國際學校 袁延香

老公給大兒子帶回家一本書,馮驥才的散文新書《書房一世界》。裝幀極精緻,價格也不菲。隔著塑封的包裝,我反覆品味著。老公說:打開看吧,隔著包裝能看見什麼!我一笑,其實,我不是在看包裝。老公帶書回家的舉動引起了我許多的思緒,隨時能拿到新書,彷彿是前生沒有磨滅的執念,是心底塵封的希冀。冥冥之中,似乎與書也是一種緣分!

  從小,家境艱難。買書這件事是一種奢望。記得我花錢買的唯一一本書是中考前的一本習題集。看著父母辛苦勞作的身影,這樣的要求是連開口都不會的。但是,機緣巧合,我有一位愛藏舊書的爺爺和開書店的婆家!所以我便不用很操心書的來源了!出嫁前,仰仗的是家裡那些殘破不全但是卻非常好的舊書,出嫁後,就換了另一種更好的來源了!婆婆和老公對我往家裡倒騰書的要求從來沒有拒絕過,也從不會苛責什麼,頂多就是“看完拿回來啊”,其實我賴皮著都沒有還回去。藏書的念頭一直沒有熄滅!

爺爺·父親·舊書

  印象中,我從沒有從父親口中探悉關於爺爺從前的故事,但是同村的鄰居們不斷的向我輸入一個信息:你爺爺能寫會說,滿肚子學問。但是父親絕口沒提過。後來,我知道了,因為在那場唯成分論的運動中,爺爺那不著邊的中農成分讓父親受到很多困擾,父親飽受的不愉快我是能感覺到的。但是爺爺和父親愛讀書卻使我受到了莫大的好處!

  很小的時候,我在爺爺的房間裡玩耍,爺爺總會抱著我給講《東周列國故事》,驚異的是,那些故事竟深深的刻在我的印象裡:百里奚,介子推,蘇秦,趙氏孤兒,褒姒……這些故事不在於讓我記住了什麼,關鍵是他們引起了我童年無限的遐想,它為我打開那扇智慧的窗戶,它讓我遠離矇昧,彷彿看到了世界的另一端,回想一下,當時的我肯定是兩眼亮晶晶的,出神的想著那些遙遠的道理。

  不記得那是哪一年了,忽然有一天,爺爺和父親從壽光新華書店拉來了一拖拉機淘汰下來的舊書,那真是些舊書啊!但好在只是舊、破、髒而已,卻本本都是好書。爺爺和父親還專門做了一個書架,整整齊齊的碼在上面。當時,他們肯定是出於對於書的熱愛,卻沒考慮到對我產生了那麼大的影響!

我與“藏書”

在後來的幾年裡,我沉浸在這些“故紙堆裡”,因為耽誤了家務,也被母親呵斥過,我知道那是繁重家務辛勞後的發洩,母親一直是支持我的!

於是我偷偷的痴迷的讀著,沒有人引導我,也沒有人和我探討什麼,我就那麼像野草一樣汲取著它們的營養!

《紅樓夢》和《蹉跎歲月》不知道看了幾遍,《野火春風斗古城》《希臘神話》《東周列國志》……這是印象較深的幾本,有些不好的書隨手就棄了。看來小小年齡的我也是有模糊的鑑別能力的,哪本書好,哪本書沒有思想含量,還是辨別出了。

三十多年過去了,書中的人物的點點滴滴還是讓我印象深刻。現在想來,為什麼是它們能吸引人?因為好書都是作者字字血淚寫成的。後來,我發現我看的這幾本書都有了影視作品。我很慶幸,對這些作品,我先接觸了書籍而非影視,因為對於小孩子而言,文字是能讓他們產生無限遐想的。

前幾年,我跟上七年級的兒子探討關於名著的事情。那時,他處於逆反期,對老師們推薦的中外名著嗤之以鼻,反而對《斗羅大陸》那類的暢銷書格外上心。我跟他講:你知道為什麼名著能延續幾千幾百年而沒有被一代代人拋棄嗎?是因為有人要求嗎?不是的,因為他們自身的魅力,因為他們思想的力量是非常偉大的。相反,這些暢銷書大多是作者為了謀利而堆砌而成的文字,表面繁榮,內裡枯槁,像泡沫一樣。

結婚幾年後,我和老公商量,咱們一定要買一個書櫃,要藏書!家裡有藏書,對於孩子來講是最大的薰陶。

我從不主張,書要一本本借來讀,讀完便還上!讀書是要反覆讀的!讀書是一 歲年齡一歲心!

我從不主張,讀書非要記住什麼?背過什麼?積累什麼?讀書是對人的精神的灌溉,有它的存在,我們的精神不至於變得荒漠,對充滿不確定的人生有更通透的認識,能讓自己活得安逸恬淡!如果碰巧你的職業需要教化育人,那便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