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剛開始,它慢、悶、亂,被不少人一集棄,可一旦你能堅持下去,就會跟他們一樣尖叫,年度十佳劇集已經預定。美! 驚豔!


《女鼓手》

The Little Drummer Girl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跨國劇,製作方,英國BBC&美國AMC。

復仇三部曲國內電影大獎拿遍(青龍獎、大鐘獎、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導演);幾乎每次新片都能入圍戛納(人送外號樸戛納)。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我要復仇》《老男孩》《親切的金子》《小姐》

繼把英國著名歷史懸疑小說《荊棘之城》改編成《小姐》後,他又把目光瞄準了約翰·勒·卡雷的《小鼓女》。

約翰曾供職於英國某間諜機關,離開後他拿起了筆,成為間諜小說家。

他已經出版的21部作品裡,有一半都被翻拍過:《柏林諜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夜班經理》……

但讓他變成間諜小說大家,還是這一部。

著名評論家兼作家威廉·F·巴克利曾在《紐約時報》上實名點贊。

《小鼓女》之於間諜題材,就如同《包法利夫人》之於通姦、《罪與罰》之於犯罪題材一般。

名導+小說家代表作,怎麼就拍出了“一集棄”?

第一集。

剛開頭是一場爆炸。

兇手,是一個綠衣男和她的女票。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他們引爆了德國某猶太外交官的家,致使他的孩子和父親當場喪命。

接著,進片頭。

一個陌生女人,在試鏡。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字幕來源人人影視,下同

試鏡到一半,鏡頭一切,德國。

毫無聯繫地轉到了那場爆炸案的調查室。

一個捲髮的老男人,以協助調查的名義正在盤問倖存的猶太外交官。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白襯衫的就是那個可憐的猶太外交官

而這個協助調查的老男人,在10多分鐘後,又出現在了以色列。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片頭試鏡結束後,那個女演員被劇團安排,來到了希臘。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時長已經過去了近1/4。

地點就已經變了3個,裡面涉及綠衣男、金髮女郎、猶太外交官、調查老男人、女演員……

沒有主次、沒有旁白介紹,只有一個又一個片段式的小故事。

雲山霧罩,摸不著頭腦。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是《女鼓手》缺乏路人緣的原因。

但它的亂不是導演不懂行、功力差,而是他任性。

任性地不平鋪直敘,任性地不交代任何背景,任性地不關照觀眾。

如果這樣你就對劇不耐煩了,那說明你還不瞭解它真正的——

故事的背景,巴以衝突

一場綿延了兩千年的遺留問題:

公元2世紀(101年至200年)前,巴勒斯坦國的原住民是猶太人。

但在一場由羅馬帝國發起,喪生150萬國民的屠殺後,猶太人被驅逐出巴勒斯坦。

隨後的1800多年裡,猶太人經歷了好幾次大規模的屠殺、歧視後,建立了猶太復國組織。

1917年,彼時託管巴勒斯坦的英國出臺一份文件,公開支持猶太人復國。

1948年,英國託管權到期,聯合國按照英國當時那份文件宣佈恢復其對巴勒斯坦的所有權,是以,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成立了以色列。

但周邊阿拉伯人建立的國家卻拒絕承認,並組成聯盟向其宣戰。

5次中東戰爭,3次以色列發動,2次阿拉伯國家發動,但每次都是以色列勝利。

每一次勝利,以色列的領土就向外擴張,並將96萬在前巴勒斯坦生活的阿拉伯人驅逐出境。

因為其他國家的介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衝突至今不斷。

《女鼓手》的故事,發生在1970年。

彼時,猶太人復國不到30年,卻不斷忍受戰爭。而阿拉伯人流散歐洲,在各國製造,專門針對猶太人的恐怖襲擊。

殺盡歐洲境內的猶太人

我們也要懲罰他們散居在外的人民

把我們的苦痛昭告天下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瞭解故事背景後你才知道,《女鼓手》的亂,不可避免。

那場爆炸,讓兩隊人浮出水面。

爆炸現場,紅色車裡的綠衣男,是巴勒斯坦某恐怖襲擊家族組織中最小的弟弟,多次在歐洲作案,已經引起官方注意。

調查的老男人,是設法潛入德國的以色列某情報科頭頭庫茨,他盯了那個家族組織很久。

他是推動劇情的關鍵人物。

庫茨正在謀劃一場好戲。

一出誘敵深入,把敵人一鍋端的間諜戲。

如果你想獵一頭獅子

用一隻玩具羊是不行的 諾亞

我們的羊必須是活生生的

必須聞起來、嚐起來都對

哪怕那顆心現在站錯了立場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你應該猜到了,引誘獅子的那頭活羊,就是開頭試鏡的女演員。

查理

她這次要扮演一個挑戰性空前的角色——

綠衣恐怖分子的女友,然後打入他的家庭內部。

怎麼打?

一頭。

在德國,把綠衣男截胡,關了起來。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另一頭。

在希臘,庫茨手下加迪緊急培訓女主。

他演綠衣男,帶她覆盤了和“男友”戀愛的全過程:

一見鍾情,然後寫信往來,接著在希臘約會,遊石宮、送寶石手鍊、吃午餐、酒店纏綿……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在實景實地體驗過後,女主的人物身份才算加載完畢,終於可以進入綠衣男的家族組織了。

好戲正式開始。

而之前的彩排,居然就花掉一半的篇幅。

接下來的故事正式進入《色,戒》——

訓練多時的女間諜上了戰場,卻迷失了立場。

她被戰爭撕成了碎片,交戰的兩個民族,卻都標榜自己是正義的化身。

同是以色為刀,王佳芝因情入戲,最後不忍以刀尖對準惡敵(易先生)。

而查理,卻握著刀,不知道哪一邊是惡。

在每一方,她都能切身感受到,那種堅定的恨,和深沉的痛。

以色列方,她在模擬戀愛中,愛上了“教練”加迪。

是他,讓她有了愛的感覺,讓那枚寶石手鍊有了靈魂和寄託。

可打入敵方內部,她發現他們是被驅逐的難民,拿起武器不過是為了重返家園。

演得像不像,關係到性命問題。

但她更深處在質疑的是——

究竟該扮演誰?

這麼深的局。

第一集沒踏進去,實屬正常。

再往下看,才會越陷越深。

樸贊鬱的鏡頭裡還是強迫症一般的精緻

顏色鮮明,濃綠、酒紅、明黃、寶石藍……只要有顏色,都是那個色系的最高飽和度,搶眼而不流俗。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構圖巧妙,光線、空間、音樂甚至顏色搭配,每一幀都在給劇情作註腳。

庫茨跟助手、加迪在旅館因當晚的計劃碰頭。

對於加迪的“訓練查理入戲的辦法”,庫茨和助手的態度在這張圖裡,就有喻指。

房間不大,被一面斜切的牆分成兩邊。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在整個計劃裡,傾注自己感情作為計劃一部分的加迪全身出鏡,意味著他是坦誠的。

庫茨是整個計劃的策劃者,但對於女主角查理的態度,卻有點曖昧不明,因此他沒有露臉。

而助手對這個計劃是不信任、且反對的,所以他的上半身幾乎被切掉。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諷刺加迪以愛行兇

序幕故事到達高潮時,你甚至還能從運動的每一個鏡頭,找到導演說故事的新意,以及他賦予故事背後悲壯的美感。

就說第三集最後,綠衣男被打暈,綁上正衝往高速的紅色車,那是庫茨確保他的女主角永遠不會被發現的最保險方式。

與此同時,是查理正在家裡讀二人互陳心事的“信”,信假,但裡面的內容取自綠衣男在論壇的演講。

他說,族人流落在外,世界無人關心。

只有一種方式才能被看見——

讓恐襲,成為最奪目的亮相。

兩個場景因為這同一句話被聯繫到一起。

綠衣男在的那輛車,失控撞上了高速護欄。

查理看著信,對照著回憶裡這個“最熟悉的陌生人”的陳述,若有所思。

只見周身冒火花的車駛過信封,沿著那行“恐襲是華麗的舞臺”下滑行,駛向毀滅。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又是樸贊鬱獨有的驚豔形式感——

既有一語成讖的悲,也有善惡難斷的灰。

海明威曾提出個冰山原則:

“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女鼓手》恰好也是這樣一座迷人的冰山。

有大把的爽劇,總喜歡一覽無餘,喜歡讓觀眾不費吹灰之力就能get到。

但最一流的爽劇一定不是這樣。

它所見極小,所指極大。

於《女鼓手》Sir想說的是——

千萬別被你的第一眼騙了。

對著海面上的一角說,切,這算什麼?


英國版《色戒》,又一部大尺度影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