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残疾人就业有哪些建议?丨快助残服

残疾人就业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只有形成政府主导、相关部门联动配合、全社会自觉参与支持扶助的大格局,残疾人才能真正融入社会的各行各业,快助残服的小编将从持续创造残疾人就业机会,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就业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残疾人实现更充分就业、更高质量就业。
对残疾人就业有哪些建议?丨快助残服

01持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继续发挥分散按比例就业的扩大效应,分散按比例就业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渠道。持续完善强化政策体系,通过设计合理的按比例奖惩机制,完善监督约束机制,鼓励备用人单位。尽量避免一刀切,根据行业实际情况规定安置比例。探索企业通过多途径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尤其是对于自身没有能力或未能开发适合残疾人岗位及工种,无法吸纳足够比例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如接受残疾实习生,与招用残疾人的庇护性工场签订工作外包合同等。

完善残疾人集中就业集中就业是残疾人传统就业的主渠道。新形势下完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同时建立福利企业规范化运营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信息化系统,对福利企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搭建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产品和服务展销平台,政府优先采购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的产品和服务,开发适合残疾人生产的产品。

激励创业是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基础。通过加大税收优惠、加大对残疾人自主创业补贴的扶持力度,设立残疾人创业扶持资金等多项目,为残疾人提供资本支持,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通过开展免费创业培训、组建创业服务队伍,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自主创业孵化基地,为残疾人创业者提供平台和机会。

结合残疾人自身条件和实际需求,积极拓宽新形势下的多元化就业渠道,探索社区服务、家庭服务、便民网点、电子商务等渠道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方式方法,实现残疾人社区就业和居家就业。

02稳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培训

利用科学有效的职业评估技术方法系统研究开发残疾人个性化适应岗位,形成残疾人职业选择指导手册,同时作为残疾人技能培训的方针指南。比如,对于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来说,操作性强、规律性突出的工作,如操作工、装卸工、搬运工基本无障碍。一、二等级的肢体残疾人,可以从事客户服务受理、质量检查类比较静态的工作,三、四等级的肢体残疾人可从事体力强度相对较高的岗位。

通过用地、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鼓励更多培训机构、中介服务公司参与到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推荐工作中。同时,探索残疾人培训机构和中介服务公司评价指标体系,如培训人数规模、培训质量、一次性就业率等,每年据此评选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并给予奖励。

鼓励支持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求及残疾人特点与第三方机构建立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辅导式就业,开发实用性培训课程,为残疾人提供见习机会,使培训真正与就业相衔接。

通过职能部门、用人单位、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多主体共同参与残疾人培训就业的共同治理,积极开展残疾人岗位适应性评估和跟踪服务。

03积极营造残疾人就业环境

加强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指导,帮助残疾人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正视自身的实际条件,积极参与相关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学习能力,掌握一技之长。引导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健康良好的就业认知和就业倾向。在适当降低工作预期.找到合理定位的同时,自强自立,主动抓住就业机会和创造就业机会。

借助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残疾人自强形象和助残典型,增进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度和包容力,形成全社会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就业的社会风尚,为残疾人营造充满关爱的人文环境。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消除用人单位对残疾人的偏见。能够积极的按照一定的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

▼更多城市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