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备胎:所有的成功,都曾对自己怂过

文丨胖李

最近,华为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之前,任正非在华为总部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更是引起热议。

看完了任正非接受中国媒体采访的实录全文,信息量巨大,值得细读,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任正非谈论对危机的看法。

如今,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岁月静好所蒙蔽,忘记古人留下来的遗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危机感,应该敲响我们每一个人的警钟。

谈备胎:所有的成功,都曾对自己怂过

危机从来不会给你打招呼,但永远有前兆

5月17日,海思总裁何庭波发布公开信回应华为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的实体名单。

信中写到: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

芯片“备胎”一夜转正,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有备而战。

据官方数据显示,2005年,华为实现了82亿美元的销售额;2006年,华为实现了110亿美元的销售额;2014年,华为登上全球电信设备商的巅峰;2017年,华为销售收入年报显示,收入达6036亿元,稳坐世界500强的宝座。

这些年,华为取得了累累硕果,但任正非从未因此安逸满足,在华为2015年市场工作会议上,他坦诚:“华为还担不起世界领袖的重任”。

是什么让任正非一直履薄冰?是资本的寒冬、人才的缺失,还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在任正非看来,这些都有可能是危机来临前的征兆,稍不留神,这些小苗头就会迅速火窜起来,引发大火。

危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任正非带领华为登上高峰,正是因为他清楚危机的特点,上阵杀敌的同时,更懂得居安思危,才让华为站稳了脚跟,成为行业翘楚。

如今看来,他曾发表的 《华为的冬天》,真是高瞻远瞩啊!

谈备胎:所有的成功,都曾对自己怂过

计划赶不上变化,不能应对变化,那就陷入危机

正如任正非所说,居安思危,而不是危言耸听。危机,是具有普适性的。

前段时间,在餐厅遇见了朋友啊强,他告诉我已经离开原单位了,去了一个陌生的单位重新工作。对此,我感到十分意外。

啊强是一名公务员,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为人很友好,称得上是好好先生,他不是一个会偷懒的人。这10年来,他主要负责上传下达领导的工作安排,他既要传达,也负责落实,领导对他的工作还是满意的。

记得在两年前,啊强曾和我吐槽过,他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在机关单位里,工作细微又繁琐,每天每夜地埋头苦干,一复一日,一成不变,提升空间甚微。

当时我曾建议他,不如换个部门试试。啊强是这样回答的:换个部门,要重新适应,重头开始,更何况领导是肯定我工作的,倒不如再努力一点,也许升迁机会就在后头。

谈备胎:所有的成功,都曾对自己怂过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啊强的单位遇上了机构改革,好几个科室要取消重组,啊强的科室就在其中,这样一来,人事将会有很大变动,去留问题使得单位人心惶惶。啊强信心满满地认为,以自己的能力,以及领导对他的认可,他可以避免这次人事变动。

结果,两周以后,啊强收到单位领导的通知,他被调配到原单位下属的一个单位,至于工作岗位,要听从新的单位安排。就这样,啊强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单位,新的单位偏偏就是他一直以来最不想去的单位。

其实,啊强有两次机会应对这次机构改革。第一次就是在他进入工作疲倦期的时候,鼓起勇气选择新的挑战,到不同的部门尝试。第二次机会就是早在机构改革的信息传开了的时候,他就应该提高警觉,想想万一。

听说破窗效应吗?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楼被拆毁。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信息与信息之间会产生无限种可能,这种可能,也许是红利,也许是危机。

因此,出现危机后,不要自我安慰和拖延,妥善处理各种突发变化,存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谈备胎:所有的成功,都曾对自己怂过

危机是一把双刃剑,能刺伤你,也能成就你

啊强的结果,让人感到唏嘘。但同是机构改革,我的另一位朋友小梅的结果就截然不同了 。

小梅同样是一名公务员,一直在县区的基层深耕,她性格外向,喜欢做宣传类的工作,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政务新媒体宣传,但由于她单位的领导思想比较固化,对新媒体宣传不太感兴趣,对于小梅的工作,更是忽冷忽热。

听说了机构改革的政策信息以后,小梅知道这将是她职业生涯的一次转机。她一边继续学习新媒体传播的技能,一边留意着系统内其他单位的动态。

得知市里要开展一个微视频的征集比赛,小梅立马就报名参加了。虽然她的作品没有拿到最高的奖项,但在她单位的系统内,她和她的作品都火了。此后,小梅的宣传作品越来越多,她的领导虽然不太接受,但收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她也乐得开心,并没有阻止小梅继续创作。

后来,借着机构改革的东风,小梅被选调到了市直单位,专职负责宣传工作。小梅不但如愿地继续干她喜欢的事,而且能力突出,在新单位很受重用。

小梅跟我说起这段经历,她跟我说了一句名言让我醍醐灌顶:危机是把双刃剑,它能刺伤你,也能成就你,关键就看你怎么做!

啊强和小梅的经历告诉我,危机当前,懂得为自己破局,才是上策!

不是有句话这样说,最大的危机,就是感觉没有危机。

如果现在的你风华正茂,拼命奋斗的时候,记得不要忘了常给自己洗个“冷水澡”!

谈备胎:所有的成功,都曾对自己怂过

生活需要适当的危机感,但不要沉迷危机,过度焦虑

TED有一个主题为不要在年轻时选择安逸的演讲,演讲者告诉我们不能轻率对待危机,更不要让自己停留在高中生危机,周末才去管管它。

不论工作、生活还是情感,适当的危机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管理好潜在的危机,做好充分准备,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未雨绸缪,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凡事都具有双面性,过于依赖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就可能会物极必反。刻意培养前瞻性布局思维,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多做几个假设,同时做好“备胎计划”,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备胎”一旦启用,分分钟能救命。

倘若危机始料不及,保持冷静,方法总比问题多。

对待危机,切记莫慌,不要让对手看出软肋。诸葛亮的空城计,告诉我们,在危难面前,沉着镇定的表型更让人害怕。保持冷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分析危机的产生原因,并能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

机遇往往是与危机并肩同行的,所以一旦遇到危机出现,一定要注意有没有可以逆袭的机会,学会用勇气和智慧的力量征服它,如小草一般的韧劲,饱经风雨蹂躏却从不倒伏。

谈备胎:所有的成功,都曾对自己怂过

拿仑曾说,最困难的时候,也就离成功不远了。人生就像一次远洋航行,必将遇到各个方向出来的强风巨浪,但只要你稳住船舵,总能把持方向,不会偏离航道。

不管正在读此文的你是否陷入危机,请加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