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學:人們到底是“因愛而性,還是因性而愛”?

人們到底是因愛而性,還是因性而愛?

這邊是進行精神戀愛的情侶沒有性接觸也能愛得死去活來,那邊是電影裡深情演繹的男女因滾床單而發展出深刻愛戀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會心生疑問:人們到底是因為相愛才會想要有性,還是因為有了性才會想要去愛呢?

性心理學:人們到底是“因愛而性,還是因性而愛”?

有這樣一句話:“愛情因性而更加美好,性因愛情而變得神聖。”這句話很好地說明了愛情和性的關係。

一對相愛的男女會自然地渴望與對方的身體深深融合(幾乎所有精神戀愛的伴侶都是因為不具備發生性關係的現實條件,而非刻意保持所謂愛的純潔性)。在毫無遮攔的私密空間裡,將自己完全裸露在對方面前,意味著要與愛人緊密結合,從而達到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忘我境界。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會感受到自己被愛人完全接納,而自己也選擇無條件信任對方,這是一種深刻的交流。這種交流是情感性的,更是肉體性的,能夠讓雙方更進一步地確認愛與被愛的感覺。

性心理學:人們到底是“因愛而性,還是因性而愛”?

在一對相愛的男女那裡,性的互動將加深他們的親密感和安全感,更會為他們的關係帶來更多的穩定感和確信感。

也有些時候,人們會一時對某個異性產生強烈的性慾望,在彼此毫無交集的情況下就對對方產生難以抑制的渴望。電影《苦月亮》就為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男女主人公在公共汽車上偶遇,產生了不可抑制的對彼此的渴望,繼而由性而愛,開始了一段充滿糾葛的感情故事。現實生活中也確實不乏因性而愛的例子,比如有人愛上“一夜情”的對象,先是把“一夜情”變成“多夜情”,然後兩個人結了婚,過上了幸福的小日子。

但現實是,這種由性關係開始的感情往往不容易善終。《苦月亮》後來的劇情發展是男主人公很快就對女主人公的身體失去興趣,兩個人開始了對彼此的虐待和折磨,並最終以悲劇收場。因為由性吸引而開始的感情,往往激情的成分更多一些。如果兩個人建立愛情關係後,不注意培養感情(尤其是信任感和親密感),那麼一段時間(通常是三個月至半年)之後,因性吸引而燃起的激情將很快由於新鮮感的消失而淡化,一段愛情佳話就會淪為香豔的風月故事。

性心理學:人們到底是“因愛而性,還是因性而愛”?

所以,社會學家經過長期的追蹤研究也發現:因愛而性的愛情會更容易穩定和長久;在愛情基礎上發展出的性關係,將會加深彼此的愛意,並使關係更穩固。而那些因性而愛的感情則更多地建立在激情的基礎上,如果要發展成長久的愛情,就需要在關係開始後加強彼此之間的瞭解和親密感的培養,否則關係就容易夭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