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錦囊妙計,助你成就最好的自己!

2019年來了,大家都在朋友圈轉發自己立下的新年Flag。

變瘦、變美、變有錢……

總而言之,新的一年,都想變成最好的自己。

但是,怎樣才能信守承諾,夢想成真呢?

是時候奉上這三條錦囊妙計,助你成就最好的自己了!

01相信自己,不要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

一個女孩,如果個子矮、皮膚黃、眼睛小,不但不漂亮,甚至有點醜,該如何安排自己的職業生涯呢?

最起碼,按照世俗的標準,一定會和時尚行業無緣吧?

時尚界,多的是膚白貌美大長腿的美麗佳人,又怎麼會容得下一個不起眼的姑娘呢?

但,偏有一個人,不信這樣的邪。

2017年,24歲的澳大利亞籍華裔姑娘章凝,秒殺一眾超模和時尚界寵兒,登上了全球頂級雜誌《Elle》澳洲版6月的封面,而她正是開頭形容的那樣的姑娘。


三條錦囊妙計,助你成就最好的自己!

圖片來自網絡


最令人驚訝的是,這張封面照片竟然是用手機拍攝的,這是得多自信,多特別啊。

這位章凝姑娘,不但是時尚博主,還是一位作家、造型設計師、攝影師、模特……

她之所以得到人們的青睞,是因為無論什麼時候,她的眼睛裡都閃耀著自信。

不管多少人認為她是隻醜小鴨,她始終堅信自己就是白天鵝。

心理學上有個很有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又叫做“期望效應”或者“皮格馬利翁效應”。

那是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他的朋友雅布各爾曾經一起做過的一個實驗。

他們通過考試,將一群小學生分為了A和B兩個班級,並謊稱A班成績要比B班強。

結果一個學期下來,A班的成績真的明顯高於B班。

這說明,當一個人的自信心增強,就會激發內心的熱情,這種熱情會一直鼓舞著人們,直至抵達成功。

歌德在《浮士德》中寫道:只要你自己相信自己,就會得到別人的信仰。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若你相信自己,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02正確面對困難,引導自己走向成功。

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是什麼呢?是美麗的容貌、健康的體魄,還是我們平日常常掛在嘴邊的智商、情商?

不,都不是!

美籍亞裔心理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Angela LeeDuckworth在2013年的TED演講中,告訴了我們謎底。


三條錦囊妙計,助你成就最好的自己!

圖片來自網絡


她去過西點軍校、拼字比賽、研究過艱苦條件下工作的教師、銷售人員……

大量的研究表明,那些最終獲得成功的人,往往都具有一種無形的能力,她稱這種能力為“grit”。

“grit”的原義是沙礫、粗砂石、也可以解釋為決心、勇氣。

我們可以將它想象為在一堆砂子中間,最耐磨的那種顆粒。

也可以將它翻譯為“堅毅”,那是一種比毅力、堅強等等涵義更深更廣的能力。

擁有這種能力的人,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打擊和挫折,都有更多的勇氣堅持下去。

只有堅持下去的人,也才有可能從黑暗走向黎明,找到更好的自己。

有時候,不是才華決定一個人的成就,而恰恰是沒有被人重視的意志力。

但盲目地堅持並不一定能使我們成功。

“書聖”王羲之,日夜習字,不眠不休,

天長日久,洗筆時的墨汁將他家門口清澈的水池,染成了“墨池”。

那麼,是不是等我們也練出一個“墨池”,就一定也會成為“書聖”呢?

肯定不是!

這個過程中,還離不開“反思”。

反思每一次和上一次比有什麼進步,反思下一次還能有什麼改進。

在一次次反思中訓練自己的大腦,鍛鍊自己的心智,引導自己走向成功。

反思是成功的基石。

沒有反思,

王羲之洗盡天下湖泊也成不了書法大家,

沒有反思,

郭靖打遍人間樹木也練不成蓋世神功。

反思能力越強的人,心靈就越強大、心智就越成熟。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才能夠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大腦,反思自己的不足,從而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也才能夠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不斷試錯、不斷覆盤,不斷引導自己,堅定不移地走向成功的巔峰。

03著眼於未來,延遲滿足自己。

前段時間,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在微博上放了一張照片,那是她巡演《孔雀之冬》時,工作人員拍攝的。

照片中的她穿著露出後背的演出服,皮膚緊緻、線條優美,60歲的年紀,依然宛如少女,讓人羨慕不已。


三條錦囊妙計,助你成就最好的自己!

圖片來自網絡


一次採訪中,她向觀眾展示了她的午餐:一小片牛肉、半個蘋果,一個雞蛋。

採訪者問:“餓不餓?”

她說:“熱量已經夠了。你看我還不是照樣跳舞,從沒有倒在臺上?”

為了舞蹈,她自律到了極致。

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一個著名的“延遲滿足”的實驗。

這個實驗是讓十名兒童單獨待在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房間裡,桌子上放著他們最愛吃的東西——棉花糧、曲奇或是餅乾。

他們可以馬上吃掉這些零食,也可以選擇等研究人員回來再吃,能夠耐心等待的孩子可以獲得額外的一些棉花糖做為獎勵。

15分鐘後,研究人員回來了,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控制了對美味的慾望,兌現了獎勵。

米歇爾後來又進行進一步地追蹤調查,發現那些能夠“延遲滿足”自己的孩子成績更好、能力更強、與同學相處得愉快。

到了成年後,他們甚至能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體重。

我們從這個實驗可以看到:延遲滿足自己需要很大的自控力。

而這種自控力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自律”。

自律需要我們為了將來得到更多的棉花糖,放棄現在較少的棉花糖,為了將來更大的利益、放棄眼前的安逸。

生活中,我們經常也會碰到這樣的選擇。

不同於實驗的是,未來的利益可能並不像棉花糖那樣直接,也沒有人為我們做出保證。

所以,我們大多數人,

一邊憧憬著自已的苗條美麗,一邊貪戀於身邊的佳餚美味;

一邊羨慕著別人的鮮衣怒馬,一邊享受著自己的現世安穩。

我們都太在乎即時滿足。

當自己的一點點付出,沒有立即得到回報,就會覺得痛苦萬分。

當自己的前方看不到一絲絲曙光,就會立即心灰意冷、止步不前。

殊不知,

一個懂得延遲滿足的人,會懂得剋制、專注和死磕;

一個懂得延遲滿足的人,也才會收穫力量、喜悅和富足。

04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寫道:“人生困難重重”。

這句話是人生最重要的哲理,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開端。

而在這重重的困難之中,在一片荒涼而無邊的黑暗裡,又有誰能拯救我們呢?

唯有依靠擁有成熟心智的自己。

如果說人生是浩瀚無垠的星空,那麼心智成熟的人總能在群星璀璨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如果說人生是巨浪滔天的江河,心智成熟的人也會以信心做船,以自律做帆,激勵自己到達美好的彼岸。

生命是一場無法逆轉的旅程,而心智的培養也是一段漫長的自我修行。

認識自己、擁抱自已、反思自己、激勵自已,才能開啟心智,成就最好的自己。

也才能,

笑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不負時光的流逝,不負歲月的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