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摘编】农工党北京市委建议提升北京市药企在医保带量采购中的占有率,保持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优势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界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聚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捕捉、研究和分析问题,积极通过提案履行职责,提案内容涵盖了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呈现出提案结构更加优化、提案质量显著提升、提案数量趋于平稳、及时运用提案助力疫情防控的特点。

为更好地以公开促质量、促监管、促落实,即日起,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将通过“北京政协”微信公众号【提案摘编】栏目,摘登部分提案内容。您还可以通过北京市政协网站【网上提案点评】栏目,对已公开的千余件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的提案进行点评打分,并留下您对所关注提案的具体意见建议。

感谢您对市政协提案工作长期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关于提升北京市药企在医保带量采购中的占有率,保持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优势的提案》

近年来,随着医保控费走向深入,医保带量采购试点开始扩展至全国,直接推动国内医药行业发展格局整合重构:一方面大量国外巨头参与医保采购,进一步增强医药市场的外部可竞争性;另一方面“价低者得”,仿制药价格下降,迫使行业资源整合,从“重销售”向“重研发”转变。从国家医保局前两轮(“4+7”试点)带量采购结果来看,第一轮25个采购产品中仅有2个属于北京地区医药企业,第二轮仅有3个,第三轮扩展为全国采购试点,195个采购产品中,北京市仅有7家企业10个产品入选。由此可见,北京地区药企作为本市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承载者,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医药产业,优势作用发挥有限,亟须引起重视,提前谋划布局。

对此,农工党北京市委提出四点建议。

目的

国有生物医药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推进;药品跨省委托延伸监管协作加强,京津冀药品监管区域协作体系建立;药企制药工艺水平提升,药品质量和新药研发效率提高,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制度和MAH制度有效衔接;市级医药创新研发平台成立,产学研医协同合作,成果转化障碍破除。

现状

01 北京地区药企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数量少,仅为6个,排名第七,远低于前三名的江苏28个、浙江19个、四川16个,直接削弱了企业竞争力。

02 受土地空间、环境标准、房价高等因素制约,再加上外省市“抢人大战”,北京地区药企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远超其他省市。其中,以生物医药为例,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千亿级龙头企业,新药研发能力弱。从2018 年新药申报数量前50 名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北京仅有3家,远低于江苏的12家,上海的11家。

03 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中,获得批文数量不容乐观。

分析及建议

01从基金和医保入手 鼓励药企加速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程

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分期对评价品种提供资金支持,并探索构建全程跟踪服务。建立绿色通道,对率先完成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尽快纳入北京市医保目录,从市场激励角度,刺激药企开展一致性评价。

02完善政策保障 推动MAH制度落实

参考浙江省经验,依托学会、科研院所等共同建立MAH转化平台,协同推动药品MAH开发全要素资源集聚与精准化信息对接。发挥地域优势,探索制定“京津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跨省委托监管规定”,加强药品跨省委托延伸监管协作,共建京津冀药品监管区域协作体系。

03鼓励北京药企顺应医改趋势 主动调整经营策略

结合全球医药产业链专业化分工趋势,鼓励药企发展医药外包服务企业,助力补强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核心PI招募、罕见病患者招募等传统薄弱环节,提升制药工艺水平,提高药品质量和新药研发效率,有效衔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制度和MAH制度。加速推进国有生物医药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集中资源打造龙头企业。集合顶尖专家资源,组建专家顾问组,指导企业顺应医改,转变技术策略。

04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 依托首都科技资源优势 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模式创新

短期看,通过土地保障、税收优惠等政策倾斜,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进入医保的竞争力。长远来看,须充分利用北京作为首都,聚集的丰富研发和临床资源,一方面聚焦研发创新方向,加强政府引导和资金投入,发挥研发高地优势,重点关注生物医药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教育和培训世界领先的生物制造劳动力,制定符合模块化和可扩展的良好生产规范的流程和相关标准,避免对研发项目分散支持。另一方面,借鉴国外“VIC”模式、美国波士顿—剑桥地区科技集群主导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整合生物医药上下游资源,探索新型研发模式,共同成立市级医药创新研发平台,协助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破除成果转化障碍,促进产学研医协同合作。同时,加快建立生物医药数字化研发生态体系,加强生物医药企业数字化研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物医药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借助数字化转型的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