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旗下跨境清算公司新增35位重量級中外資股東,人民幣國際化再提速

記者| 苗藝偉

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跨境清算公司”)的工商註冊信息日前發生重大變動。包括5家外資公司和4家中國香港銀行在內的35家中外資股東增資入股,成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重要舉措。

天眼查數據顯示,4月28日,“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責任公司” 正式更名為“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有限責任公司”,去掉“上海”二字;註冊資本從實繳780萬人民幣變更為23.8億元人民幣。

此外,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更改為勵躍,勵躍曾任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企業類型從“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港澳臺投資、非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範圍變更為:為金融機構和中國人民銀行允許的其他機構提供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服務,數據處理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投資人委託的其他相關業務,相比此前,該公司服務範圍增加了 “中國人民銀行允許的其他機構” 。

值得注意的是,跨境清算公司新增35位重量級中外資股東。

跨境清算公司的控股股東依然為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持股比例為15.7%。股東中還包括了央行系公司,包括上海黃金交易所、中國金幣總公司、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中匯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北京集圓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12家。

中方股東新增五大行旗下的國際投資公司,包括:工銀(亞洲)有限公司、上海建銀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中銀投資有限公司、交銀國際(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農銀投資(嘉興)有限公司;以及八家股份制銀行旗下投資公司:招銀前海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上銀國際(深圳)有限公司、中信銀行旗下的信銀(深圳)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平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光銀國際金融產品有限公司、民生置業有限公司、興業國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此外,中方股東還包括上海國資旗下的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和新華社旗下的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來自中國香港的四家銀行也參與其中,包括:匯豐銀行、渣打銀行(香港)、東亞銀行、恆生銀行。

外方股東則包括五家公司: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新加坡星展銀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有限公司、花旗金融服務信息有限公司。

央行旗下跨境清算公司新增35位重量級中外資股東,人民幣國際化再提速
央行旗下跨境清算公司新增35位重量級中外資股東,人民幣國際化再提速
央行旗下跨境清算公司新增35位重量級中外資股東,人民幣國際化再提速央行旗下跨境清算公司新增35位重量級中外資股東,人民幣國際化再提速

根據跨境清算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顯示,2019年12月3日,跨境清算公司在上海分別召開2019年第一次股東會和第一次董事會會議。會議上,勵躍女士當選公司第一任董事長並聘任許再越總裁等高級管理團隊,來自工、農、中、建、交、銀聯等中資機構以及香港匯豐等外資銀行在內的36家股東單位代表審議通過了《公司章程》等數項議案。

此外,本次會議上還透露,自2018年3月人民銀行批准跨境清算公司增資擴股實施方案以來,36家股東單位踴躍兌現出資承諾。勵躍董事長在會議上表示,經過增資擴股,跨境清算公司資本實力大幅增強,將以此為契機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持續拓展業務範圍,努力為股東提供可以預期的投資回報;同時,確保跨境人民幣支付清算系統(CIPS)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截至2020年4月末,CIPS系統共有參與者957家,其中直接參與者33家,間接參與者924家。

間接參與者中,亞洲709家(境內399家),歐洲118家,非洲38家,北美洲26家,大洋洲18家,南美洲15家,覆蓋全球95個國家和地區。此外,央行報告顯示,2019年,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處理業務188.43萬筆,金額33.9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64%和28.28%。日均處理業務7537.15筆,金額1357.02億元。

跨境清算公司成立於2015年7月31日,初始註冊資本為780萬元人民幣,是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運營機構,官網介紹,跨境清算公司接受人民銀行的監督和指導,全面負責CIPS的系統運營維護、參與者服務、業務拓展等方面的工作。在CIPS運作之前,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主要有兩種模式:清算行模式和代理行模式。其中代理行模式較為普遍,一般為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可在境內代理行開立清算賬戶,通過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系統傳輸信息,境外參加行通過境內代理行走央行支付清算通道完成跨境結算,CIPS啟用後,外資銀行能夠藉助其在中國境內的機構直接接入CIPS,為其全球客戶提供人民幣清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