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體經濟讓“錢袋子”鼓起來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年來,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隆治鄉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任務,以橋頭村為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示範點,創新黨建載體、發揮支部及黨員作用,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2019年,橋頭村共收益資金47.4萬元,“空殼村”迎來了集體經濟萌芽的春天。

橋頭村深入開展標準化規範化黨支部創建工作,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和完善“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黨員談心談話等真正打基礎、起作用的基本制度,並依託村級綜合辦公服務中心,掛牌成立橋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民主選舉程序,使村黨支部書記成為合作社理事長,進一步加強了黨對村集體經濟工作的領導。同時,建立橋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決策、財務、分紅等機制,健全完善農村產權交易管理辦法,在全村2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招募13個村級公益性崗位,切實增加了貧困戶勞動收入,為防止返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打下了堅實基礎。

為實施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該村統一實施貧困村光伏產業項目,由村黨支部牽頭,採取“黨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提高生產經營的組織化水平,不斷增強村級經濟實力。引進致富能人組建成立民和縣光林種植專業合作社,解決土地撂荒問題,共流轉土地100公頃,使124戶村民拿到了土地流轉資金,26戶貧困戶在家門口有了穩定的就業崗位。

此外,面對軟梨產量大、儲存難、銷路匱乏的問題,橋頭村黨支部積極聯繫聯姻結對的縣農業農村和科技局黨組,劃撥48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建成軟梨保鮮庫1座,並招募農民企業家興辦軟梨果酒製造廠1個,走上了聯企興村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快車道。同時,大力發展觀賞梨花旅遊經濟,建成80餘公頃連片梨花園,帶動橋頭村及鄰近村村民通過興辦農家樂、家庭旅館等方式,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