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养良育(总序217):“我先上,爸爸再上,妈妈再上!”

出生第1026天(一)(总序216):“我先上,爸爸再上,妈妈再上!”

晚上我们俩把她从奶奶家接回来,进了楼门口准备上楼梯地时候她突然停下来,转过身来一脸严肃的对我们俩说:“我先上,爸爸再上,妈妈再上!”于是,她一个人先从一楼上到缓步台,然后转过身来指着我说“爸爸上!”妈妈以为她在开玩笑,也就跟着我往上走,她非常豪横的说“妈妈别上,没听到我说嘛?”于是妈妈乖乖地退了回去,我一个人先上到了缓步台。接着她再指着妈妈说“妈妈上!”。三人都上到缓步台后,她又开始往二楼上走。到了二楼后转身对我说:“爸爸上!”我根据她的指令快步走上二楼。由于妈妈手提肩扛两个大包,再被她这样一限制,有点不耐烦了。所以也没跟她打招呼就蹬蹬的上了楼梯。她立即像警察一样带着指责的口气说“不行,退回去,爸爸先上你后上,我说过的吗!”妈妈无奈地退回到缓步台。今天我们三口人从进楼门到进入家门比平时多花了好多时间。不过从观察和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讲,这点时间花得太值了。

慢养良育(总序217):“我先上,爸爸再上,妈妈再上!”


看过敏感期那本书的家长很快就会反应出孩子进入了秩序的敏感期。是的,这是孩子的秩序感,它让孩子像一台电脑一样输入什么程序就执行什么程序。这与她刚刚进入幼儿园过师生集体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每天晚上放学后所有的班级小朋友都要在教室里面坐好,谁的家长来了老师就喊谁的名字,然后这位小朋友才能从班级教室里出来被家长接走。幼儿园设计了这样一套程序以确保儿童离园时的安全。受到类似这样管理程序的影响,她对老师的管理方式产生了认同感,因为这样的认同会让她产生安全感。这是秩序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今天这个上楼梯场景中,她就是幼儿园的老师,我和她妈就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她叫谁上了谁才能上了,没叫到的不能上,这跟她在幼儿园里见到的情景如出一辙。

慢养良育(总序217):“我先上,爸爸再上,妈妈再上!”


除了认同感促进秩序感的发展外,秩序感还是未来儿童发展逻辑思维的“前序阶段”。儿童在刚开始发展秩序感时,我们会发现他们在执行或者维护秩序的过程中是比较生硬的,几乎不考虑别人的体验和感受,甚至会用尽各种办法排除一些干扰。这些“不近人情”的做法都是在为上学后发展出逻辑思维进行铺垫。逻辑思维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思考过程,思维形成了一个链条,中间不能有空白和错误的地方,否则就无法进行下去。这个思考过程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需要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同时压抑自己的感受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需要一个人发展出很好“压抑”、“屏蔽”和“控制”等心理功能,才能发展出比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她现在虽然还没有发展好和运用好这些心理功能,但是她现在用这种生硬到“不近人情”的办法达到了类似的效果,实现了维护和促进秩序感发展的目标。

慢养良育(总序217):“我先上,爸爸再上,妈妈再上!”


因此,当我们的孩子为了他们的秩序感而不断打扰、命令甚至是侵犯我们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想到这些打扰、命令和侵犯可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希望我们帮助他们维护自身的秩序感。如果能够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出现的种种“怪现象”,我们就是在为孩子成功发展好秩序感,以后成功发展出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2016.5.15)

慢养良育(总序217):“我先上,爸爸再上,妈妈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