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不是年轻人的专利,黄昏恋更有助于社会和谐,你认为呢?

合肥宝迅


赞同!

恋爱不分国界,更不分年龄,所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都有恋爱的权利,尤其是对年迈的孤寡老人来说,如果晚年能够遇到另一半继续携手前行,这不仅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也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这岂不是两全其美,锦上添花之美事!

给大家讲两个故事吧。

故事一:姥姥守寡三十年,孤苦伶仃无依靠

姥姥五十五的时候,姥爷就去世了,去世的头一年,姥姥在大姨家住了半年在我家住了半年,之后还是搬回自己的老屋子生活去了,刚搬回去,姥姥还是有些胆小,总是吆喝我妈或者大姨去跟她作伴,可我妈和大姨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想去,没办法,姥姥晚上就开着灯睡,时间长了,也就接受事实了

姥爷走了没多久,村里就开始给姥姥说媒,但姥姥都拒绝了,坚持要守寡,大家想着可能是姥爷走的时间短姥姥接受不了吧,但过了三年,村里王大爷媳妇正好没了,大家就开始撮合他们两,王大爷为人老实,身体又好,跟姥姥又是老熟人,人家王大爷是一百个愿意,

可姥姥还是坚持要守寡,为此,姥姥还说我妈和大姨不孝

就这样一来二去,再也没有给姥姥说媒的了。

后来呢,大姨去城里给儿子带孩子去了,我妈呢去外边打工了,村里只剩下我姥姥,我舅舅倒是离我姥姥家不远,可人家压根就不怕别人说不孝,就是不养老。

所以,姥姥的晚年过得异常孤独,虽然大姨隔阵子回来来给她洗洗涮涮,可姥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吃饭都是糊弄着吃,真的是挺可怜的,如果身边能有一个老伴,我觉得比孩子们要靠谱多了。

故事二:王奶奶五十改嫁,有吃有喝有人陪

王奶奶五十岁没得老头子,五十二改的嫁,嫁的老头是我亲爷爷,两个老人自从结合之后,我爸爸和三个叔叔就少操好些心,王奶奶把爷爷照顾的非常健康,而我爷爷还会照着手机给王奶奶做好吃的,两个人把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逢年过节,两边的儿女也会给王奶奶和爷爷买许多东西,人们既羡慕王奶奶和爷爷,也没人说我爸爸他们不孝顺,反而还夸赞他们孝顺

去年,两边的子女还集资让爷爷带着王奶奶出去旅游了一趟,这对黄昏恋真是促进了两家人的和谐,小家和谐了,大家就和谐,社会就和谐。

所以,支持黄昏恋的点赞、点赞、点赞。


琳珥


恋爱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是完全正确的,黄昏恋更有助于社会和谐,我觉得有待于商榷,更有待于社会实践检验。

随着科学的发展,文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攀升。老龄化逐渐成为社会的大包袱,逐渐引起政府的关注,老年婚姻也成为社会的大难题。

黄昏恋带来老年婚姻毕竟不像年轻人那样风正气顺,因为黄昏恋毕竟诟病很多,矛盾较大,问题复杂。

其一,黄昏恋普遍不被社会看好,饱受世俗的责难,一般听了都以“老了还作”来评论,好像大家都公认老了就该忍受孤独。

其二,黄昏恋普遍不被子女认可,不支持父母再恋再婚的十之八九,子女的反对就像一堵墙,阻断了老年黄昏恋之路,使多少孤单老年渴望有个伴的愿望成空。

其三,老年人再婚涉及的财产问题,赡养问题,得病侍奉问题,等等方面纠葛太多,很难厘清,使很多老年人望而止步。

其四,国家没有针对老年人再恋再婚完善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遇到需要法律要干涉和判决问题时,只能借助和参考其他的法规办理,所以才出现对老年再恋再婚诟病多,干预多。

当然如果能给老年人再恋再婚一个清朗的空间,让他们能像年轻人一样自由恋爱,自由结婚,相互扶持,结伴终老,这也能促进家庭的和谐,为年轻人也减轻一些负担,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然是有好处的。

但如果我们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老年人,去规定和限制他们的自由,让他们安心养老等死,甚至对他们已经组合过的婚姻大加指责,拼命去拆散,对老人的一点财产大打出手,直至对驳公堂。这岂不是给和谐社会添堵吗?

所以我们应呼吁社会都应该关注和关怀老年人和再恋再婚,了解他们的内心痛苦,关注他们所想所望所愿。

更希望那些年轻的子女们,多想想你们的落了单的父母的孤单生活。孝心不仅仅是给老人吃好喝好那么简单。

好吃好喝并不是老年人的所求,孤独是老人最害怕,最难过的关!

人人都有老的时候,人人都要过这个关。该怎么过,想好了没有?


岁月浏涟


本人以实际行动支持黄昏恋,并以我们和谐美满的生活状态为黄昏恋赢得赞成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